摘 要:橫踢技術是跆拳道比賽中最為常見的技術動作之一,也是重要的得分方式之一。橫踢以盡可能的速度擊打對手,使攻擊目標部位猝不及防而得分為目的。這就要求在橫踢動作過程中,下肢末端環(huán)節(jié)獲取的速度要盡可能的快,下肢各環(huán)節(jié)要用最大的力量向打擊方向運動,而且身體的其他部位必須以一定的配合特征協(xié)調配合。文章通過文獻資料獲取跆拳道運動員比賽中橫踢過程的數據資料,從生物運動學角度進行分析,旨在揭示跆拳道橫踢技術要領和特征,探究身體各環(huán)節(jié)的運動對跆拳道橫踢打擊效果的影響,給跆拳道教練及運動員的教學與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訓練;跆拳道;橫踢技術;生物運動學
引言
隨著生物運動學分析技術被引入跆拳道運動的研究中,對跆拳道動作過程的各種技術診斷已經成為研究的熱點課題。利用生物運動學的分析技術,能夠從定量的角度對跆拳道運動形式進行描述,能夠更容易揭示跆拳道的各種動作原理,研究并優(yōu)化打擊技術,為制定技術訓練方案提供生物運動學依據。獲取到技術動作數據后,運用生物運動學方法將這些信息以運動學參量的形式表達出來,即主要反應出空間特征以及時間的參數,比如軌跡、速度、位移、加速度等。橫踢往往能夠獲得最佳進攻效果,橫踢動作逐漸成為比賽中使用頻率最高、得分能力最強的技術方法。
1 跆拳道橫踢技術的生物學分析
1.1 橫踢的下肢技術
與武術中鞭腿動作類似,下肢技術的目的是使肢體末端獲得最大線速度。在動作的全過程中,遵循骨轉動原理、杠桿原理等運動學原理。影響橫踢打擊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肌肉對骨杠桿的動力矩、進攻腿的打擊速度、肢體轉動慣量及肢體協(xié)調與配合等方面。
橫踢動作過程分為擺動腿的啟動、提膝、轉髖、踢擊、收腿階段,運動員進攻腿動作時序是膝關節(jié)屈-髖關節(jié)屈、外展-膝關節(jié)伸展。踝關節(jié)獲得最大速度的關鍵是髖關節(jié)的運動。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和腳尖的速度變化明顯,在踢中目標之前關節(jié)點的速度達到最大,打擊目標瞬間,如果膝關節(jié)沒有伸直,則會減小擊打力量,但同時有利于進攻方迅速回收擺動腿。
1.2 跆拳道橫踢上肢及軀干技術動作
轉動是生物運動的基本形式,人體軀干轉動慣量最大,軀干的轉動效果為相連四肢的轉動提供基礎。在橫踢動作中,軀干的運動方向和速度會直接影響后繼動作效果。橫踢技術動作中,為了維持身體的穩(wěn)定性,軀干需積極迅速后傾,為進攻腿擊打目標提供更大速度。動作結束后,軀干要積極繞額狀軸順時針旋轉,從而使進攻腿快速歸位,并維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腰部合理的轉動幅度及時機將上下肢的轉動有機結合,將明顯增大進攻腿打擊效果。優(yōu)秀運動員肌肉工作的模式為:肩部肌肉收縮帶動上臂擺動,而后腰部肌肉收縮,通過髖帶動大腿,大腿帶動小腿乃至腳尖。橫踢技術動作生物學分解三維坐標示意圖,如圖1所示。
2 運動參數解析橫踢技術動作
根據文獻資料,以國內跆拳道隊數名優(yōu)秀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為了保證運動技術的穩(wěn)定性,獲取每位運動員至少6次進攻型橫踢技術動作數據進行解析。從生物運動學角度分析橫踢動作,為改進跆拳道運動技術提供理論支持。作為橫踢技術研究的主要參數指標如圖2所示。
2.1 橫踢技術啟動階段動作分析
進攻方為獲得最佳進攻機會,應正確判斷對手姿勢出現漏洞并迅速發(fā)動進攻,快速啟動將為后續(xù)階段擺動腿末端環(huán)節(jié)獲得加速度提供基礎。跆拳道比賽中進攻機會轉瞬即失,速度是攻防要素的重要部分,而提高動作整體速度的關鍵是縮短啟動時間。從動作構成看,啟動階段髖關節(jié)屈肌為主動發(fā)力肌群,踝關節(jié)使擺動腿蹬離地面,因此,啟動階段影響啟動時間的關鍵因素是踝關節(jié)及髖關節(jié)發(fā)力技術。大多數運動員啟動時刻髖關節(jié)角速度較小,運動員在此項參數上差異較大,因此,啟動時刻髖關節(jié)角速度普遍較慢是影響啟動時間過長的關鍵技術原因。
2.2 橫踢技術提膝階段動作分析
提膝階段主要完成擺動腿大小腿的折疊及支撐腿的拉動,因此,衡量提膝階段技術優(yōu)劣的決定性因素是支撐腿向前拉動的距離和提膝末膝關節(jié)的角度。由轉動原理知,提膝階段擺動腿膝關節(jié)角度越大,擺動腿轉動慣量越大,影響擺動腿以髖關節(jié)為圓心的轉動速度,造成提膝階段延長,故屈膝不充分是造成提膝階段時程過長的關鍵因素。運動員從啟動瞬間到擊中目標之間的距離稱為打擊遠度,由擊中目標瞬間支撐腳和目標在水平面投影點之間距離,支撐腳向前拉動的距離構成。擊中目標瞬間,通過兩腿之間夾角來控制支撐腳和目標在水平面投影點之間的距離。增大兩腿間的夾角,可使此距離變大,從而使擊打遠度增大,兩腿間夾角可以通過柔韌訓練得以改善。
2.3 橫踢技術還原階段動作分析
在還原階段,重心下落,進攻腿回收,人體處于單腳支撐的極不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最容易遭到對方反擊,還原的速度是決定防守反擊的最重要一環(huán)。還原階段時間耗費的少,防止對手防守反擊,為下一腿的進攻爭取時間,即跆拳道技術動作應做到“快打快收、收比打快”。還原階段完成時間的長短很大程度影響了整個動作的完成質量,要提高還原階段的速度,縮短還原時間應該以提高肢體的相對速度為主,提高身體的牽連速度為輔。
3 結束語
高水平跆拳道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橫踢技術動作次數多、得分比重大、擊打效果好。橫踢技術動作的特點是軀干核心肌群首先發(fā)力,髖部前送而不屈髖,在提膝、踢擊順序中完成擊打動作。以“快打快收、收比打快”為核心技術理念,提高擊打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世明.對運動影像解析中若干運動學指標算法的探討[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41(1):55-57.
[2]劉健,李世明,周世效.我國優(yōu)秀散打運動員后鞭腿技術動作的運動學特征[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9,25(7):63-65.
[3]謝曉燕.對競技跆拳道主動進攻技術的研究[D].武漢體院,2008.
作者簡介:欒朝霞(1977-),女,碩士研究生學歷,江蘇警官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