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泉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廣西 欽州 535008)
重整分餾系統(tǒng)波動原因分析及處理
胡 泉
(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廣西 欽州 535008)
對某煉廠催化重整穩(wěn)定塔的波動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認為結鹽是造成波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關改造措施和水洗方案,介紹了在處理結鹽問題中遇到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
穩(wěn)定塔;波動;結鹽;處理 方法
催化重整(Catalytic Reforming),是石油煉制的主要過程之一,是在一定溫度﹑壓力﹑臨氫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使石腦油轉變?yōu)楦缓紵N的重整生成油,并副產氫氣的過程。長期的運行過程中,結鹽作為重整裝置生產上存在的一種現(xiàn)象,在格爾木石化﹑克拉瑪依石化﹑大連石化等我國多數(shù)大型煉廠都普遍出現(xiàn)過,造成了換熱器堵塞﹑反應系統(tǒng)壓降增大﹑分餾塔頂壓力失控﹑壓縮機氣閥動作失靈導致無法運行等故障。廣西某煉油廠重整裝置以精制石腦油為原料,生產高辛烷值汽油調和組分,同時副產氫氣﹑液化氣等產品。經過原料預處理[1]之后,重整進料中雜質應該達到以下要求:硫含量≤0.5mg·kg-1,氮含量≤0.5mg·kg-1,砷含量≤1.0μg·kg-1,鉛含量≤10μg·kg-1。裝置于2010年投產,經過一個檢修周期的生產運行,裝置分餾操作在2012年6月出現(xiàn)了波動,影響了裝置正常生產。
1.1 工藝流程
在催化重整中,典型的分餾工藝是指重整反應產物經過再接觸系統(tǒng),在高壓﹑低溫條件下提純氫氣和增加汽油收率后進入分餾塔。經過分餾塔的分離作用,塔頂?shù)玫揭夯瘹夂腿剂蠚?,其中液化氣出裝置,燃料氣送入燃料氣管網(wǎng);塔底得到符合要求的穩(wěn)定汽油,送往下游裝置再處理。
1.2 操作狀況及存在問題
經過一個檢修周期的生產運行,該裝置在2012年6月,分餾系統(tǒng)的操作開始劇烈波動,通過和5月相關數(shù)值進行比較,主要表現(xiàn)在靈敏板溫度﹑塔頂溫度﹑塔頂壓力波動大,塔底液位﹑塔頂回流罐液位波動大,難以維持平穩(wěn)操作。在2012年5月~6月期間,該裝置靈敏板溫度﹑回流罐液位,每天最大波動具體如下圖所示。其中圖1是靈敏板溫度波動,圖2是回流罐液位波動。
圖1 靈敏板溫度
從圖1和圖2可知,5月份靈敏板溫度很穩(wěn)定,一直在允許范圍內;回流罐液位波動也很小。而6月份靈敏板溫度每天的波動都超過允許范圍,隨著靈敏板溫度的變化,塔的回流罐液面也做周期性的變化,說明塔頂汽相流量在發(fā)生變化,當靈敏板的溫度開始上升的時候,正是汽相流量開始增加的時候,而回流量是相對穩(wěn)定的,所以回流罐的液面也開始上升。
1.3 問題分析
由于塔底溫度基本保持不變,而回流罐液位有很大波動,可以看出頂部霧沫夾帶現(xiàn)象非常嚴重,可作為塔頂部發(fā)生液泛的標志[2],導致分離效果變差??紤]到原料含氮﹑催化劑注氯的特點,結合上述分析和以往經驗,初步判斷在穩(wěn)定塔內部形成了銨鹽。在穩(wěn)定塔操作波動的這段時間,塔頂產品外送泵和回流泵多次出現(xiàn)機封泄漏故障,并且發(fā)現(xiàn)回流罐液位計因為堵塞無法使用。在維修機泵和液位計的過程中,均發(fā)現(xiàn)有白色粉末狀晶體,經過化驗分析后確認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銨。
穩(wěn)定塔操作異常,正是由于銨鹽結晶在塔板和降液管上積累﹑堵塞,致使部分塔板開孔率變小所引起的。
1.3.1 氯化銨生成機理分析
催化劑上要保持足夠量的氯,來保證催化劑良好的活性和選擇性,這是氯的一個重要來源。由于原料帶水和反應生成水等途徑,導致系統(tǒng)內有一定量水的存在,催化劑上的氯在反應過程中會隨著水的存在不斷流失。為了維持催化劑上的氯含量,在催化劑進行再生時采取不間斷注氯。從催化劑上流失的氯,一部分隨著重整生成油進入下游裝置,一部分融入重整氫氣,匯進氫氣管網(wǎng)。此外,催化重整作為一個復雜反應體系,對進料中的氮含量一直有著嚴格的要求,微量的氮經過反應后生產氨氣,在低溫部分與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銨,其反應機理如下。
氯化物隨同原料油經過預加氫催化劑轉化過程,被轉化為無機物HCl,其反應式為:
除轉化有機氯化物外,還可將有機氮化物轉變成無機氮化物:
無機氯化物和有機氮化物又會在低溫或常溫下互相發(fā)生反應,生成銨鹽:
生成的氯化銨從整體上減少了催化劑中氯化物的量。
1.3.2 塔板堵塞分析
在低溫部分生成的氯化銨,在反應熱的影響下變成霧狀微粒,通常會懸浮在油中,并隨其流動。當氯化銨晶體進入穩(wěn)定塔之后,隨液相油流經塔體時,部分晶體會吸附在塔表面,特別是流速很低的地方,如塔板體﹑浮閥﹑降液管等處。剩余的晶體隨液相逐層進入塔下部溫度稍低處沉積。高氣速的氣體在沿塔板上升時,將塔板上的晶體帶到上層塔板,并遇冷冷凝下來,沉積在上部塔板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塔板表面的晶體不斷堆積,使浮閥卡死,塔板開孔面積減少,塔板壓降增大,氣相過孔線速增高,進而發(fā)展為液泛﹑淹塔,操作紊亂,無法正常生產。
2.1 處理方法
為了保證生產的平穩(wěn),消除結鹽造成的影響,我國各大煉廠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包括降低重整氫油比,降低反應溫度,調節(jié)注氯量,更換重整催化劑,降低塔底加熱爐出口溫度,增加回流比,降低操作負荷和從塔底通蒸汽進行吹洗等。本裝置根據(jù)問題的分析結果,結合其他煉廠處理經驗和自身生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了以下解決方案:
1)在穩(wěn)定塔進料線上增加重整生成油脫氯罐,以脫出穩(wěn)定塔進料中的氯,從原料上減少氯含量,防止銨鹽在穩(wěn)定塔內大量聚集。
2)在塔頂空冷器前增加注水點,對空冷管線﹑換熱器管線進行水洗。此外,少量的水還可經由回流泵打回穩(wěn)定塔,對塔板進行沖洗。
2.2 處理結果及存在的問題
1)增加脫氯罐并將操作調整穩(wěn)定之后,生產車間對脫氯后油樣進行取樣分析,并與未脫氯前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對比情況見表1。從表1中數(shù)據(jù)可見,穩(wěn)定塔進料經過脫氯罐進行脫氯之后,油品的氯含量有了較大幅度下降,表明處理達到了預期效果。
表1 氮含量的分析
2)車間對穩(wěn)定塔進行了一次時長12h的注水試驗,在注水的過程中穩(wěn)定塔產生了小幅度波動。其中靈敏板溫度最大偏差19℃,塔底液位最大偏差14%,塔頂壓力最大偏差0.159MPa,回流罐水包液位上漲5%。經過分析后確定,注入的水在回流罐中停留時間過短,大部分水隨著回流進入穩(wěn)定塔,之后又迅速被蒸發(fā),導致塔頂負荷突然變大,最終引起波動。由于只有少量水留在回流罐中,溶入水中的銨鹽主要隨著產品被送出裝置。停止注水后,操作逐漸恢復穩(wěn)定。
經過以上對重整分餾系統(tǒng)波動的原因分析和相關處理,提出以下結論,為今后的生產提供指導和參考:
1)在保證催化劑所需氯的前提下,嚴格控制注氯量,防止系統(tǒng)氯含量過高;
2)在重整分餾塔進料管線上增加脫氯設施,嚴格控制穩(wěn)定塔進料中的銨鹽含量,將塔進料中的銨鹽有效去除;
3)在空冷器前增加注水點,對空冷管線﹑換熱器管線進行水洗。此外,塔回流中含有的水還可以進入穩(wěn)定塔,對塔板進行水洗。但此法容易造成穩(wěn)定塔操作波動,建議嚴格控制注水量,優(yōu)先保證生產的平穩(wěn);
4)重整原料中氮含量過高是造成結鹽的根本原因,如何能從源頭上減少氮含量,這是有待進行進一步研究的工作。
[1] 侯祥麟.中國煉油技術[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1.
[2] 劉香蘭.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分餾塔結鹽原因分析及對策[J].化工生產與技術,2004(5):44-46.
[3] 吳俊生,邵惠鶴.精餾設計﹑操作和控制[M].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1997:256.
Fluctuation Reason Analysis for Reforming Fractionation System and Treatment
HU Quan
(Guangxi Petrochemical Company, CNPC, Qinzhou 535000, China)
TE 962
:B
1671-9905(2014)11-0056-02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