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婧
摘 要: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為此,務必在班級管理中進行策略探究,以提高管理的成效。
關鍵詞:“勤”字為先;“嚴”字當頭;關愛有方
任教十年,當班主任八載?;厥走@些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獲,曾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的歷程,但我認為做班主任老師是不乏味的、是充實的?,F我從千頭萬緒的班主任工作中談談其中三個方面的做法。
一、跟班要“勤”字為先
要搞好班級工作,管理好學生,“勤”是必不可少的。我始終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以我堅持每天深入班級,緊跟學生。這樣才能了解學生,摸清學生的思想脈搏,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時發(fā)現問題,從實際出發(fā),有效組織教育過程,實現班級工作科學化、規(guī)范化,達到預期目的。在自習課或其它空余時間里,我總是及時到班組織交流,從不使班級處于無序無管理的狀態(tài)。有時間就進入班級與學生一起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讓學生知道老師是一位非常負責任的老師。由于勤到班級,能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動態(tài),及早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對班級工作就做到了心中有數。
二、治班要“嚴”字當頭
1.在嚴格的班級管理中需優(yōu)化班級管理隊伍
我采取先民主后集中,即先讓學生自主競選演講,然后進行投票選舉,再由教師權衡的方式選拔出一批班干部組建班委會,然后由班委會商討推選出各小組責任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構成階梯式管理模式。選出班干部以后,就要進行分工,明確班干部各自的職責,以避免相互扯皮和互相推諉。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我采用“三步走”的策略:從“扶著走”到“領著走”,最后“放開走”。通過各種方式幫助班干部樹立威信,并且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定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學生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2.在嚴格的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嚴明的班級紀律
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約束學生的思想、行為,才能使班級穩(wěn)定。所以每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組織學生重新擬定班規(guī)。學生根據我提供的思路單獨擬定班規(guī)或班規(guī)的某一方面,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員草擬的班規(guī)進行整合,緊接著班委根據老師提供的建議對小組擬定的班規(guī)整合修改,最后全班對班規(guī)進行逐條解讀、討論、修改、通過。通過公開制定班規(guī),讓每位學生能夠擁有對班級事務的表決權、建議權和批評權,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和認可,在內容上更容易理解,在行動上更容易自覺遵守。
3.在嚴格的班級管理中要加強落實量化考核
依據班規(guī)和量化管理規(guī)定,每位學生的基礎分為100分,由班委和值日班長督促檢查,依照條例加分或減分,并做好記錄。每周五進行集中考核評價,通過個人考核得分計算出小組成績,每周評選三個優(yōu)秀小組頒發(fā)紅旗,優(yōu)秀小組組長評為優(yōu)秀組長,優(yōu)秀小組得分最高的組員評為優(yōu)秀組員,分別進行獎勵,對考核處于末尾的小組和學生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有獎有罰,通過嚴格的量化管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主人翁意識也不斷增強了。
三、對學生要關愛有方
1.不歧視后進生,要偏愛后進生
做教師的都頭疼反感那些整天淘氣惹事的、成績不好的、錯誤不斷的后進生,但我們又不可能放棄他們,所以我對后進生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關愛,并且特別注意捕捉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像我們班的一位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但她擅長長跑,在運動會中取得了長跑第一名的好成績,于是我抓住這次有利的教育時機,在班內及時表揚她的拼搏精神,并多次找她談心,告訴她只要把賽場上的勁頭拿出來用于學習,成績一定可以進步,慢慢的我發(fā)現她對自己有信心了,學習興趣濃了。
2.不溺愛優(yōu)等生,要嚴愛優(yōu)等生
“優(yōu)生”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秀、品行良好而備受老師青睞,他們往往聽多了贊美,而偶爾有一句批評會翹起嘴巴,聽不進去。有一次我早早來到教室發(fā)現垃圾桶滿了,而負責這天倒垃圾的學生還沒有來校,于是我對已來到學校的一名優(yōu)生說:“垃圾桶滿了,快幫忙去倒一倒。”說一遍時,這孩子裝作沒聽見。當時,我很生氣,又嚴厲地說:“還不快去!”此時,這孩子才不情愿地去把垃圾倒掉。事后,我單獨找了這個孩子,批評了他這種不愛勞動的行為。對這類學生我從不寵壞他們、遷就他們。平時,班上的公益勞動,首先叫這些優(yōu)生去做。時時提醒他們“做學問得先做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熱情的人、向上的人。
3.不忽視中等生,要博愛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中容易忽略的群體,他們既不像優(yōu)等生那樣容易產生優(yōu)越感,也不像后進生那樣容易自暴自棄。對這類學生我掌握他們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他們,始終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們。比如,我班有個孩子,人小鬼大,特愛管別的同學的閑事,整天不是這個同學怎樣了,就是那個同學怎么怎么了。極愛操別人閑心,原本是個聰明的孩子,精力卻不能用在學習上。于是,我就把管理班上鑰匙的任務交給了他,要他每天管好教室里的開門、關門、關燈、關窗的工作,孩子的工作積極性很高,事情也做得很好。我在肯定了孩子的成績后,還希望他也用心學習,要學習、工作兩不誤,都能出成績。慢慢的,孩子在學習上更專心了,學習成績也有了較大進步。
總之,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對于每位小學教師而言是一項既復雜又艱巨的任務,對于整個小學教育而言,則是一個既重要又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每位小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努力學習有關班級管理的知識,研究和掌握該項工作的藝術和技巧,并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多種管理形式和手段,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趙忠心.班級管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劉敏.班級人文性管理藝術.新華出版社,2003.
[3]張文富.班主任工作藝術匯編.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