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機交互是利用交互技術,借助一些交互設備,比如鍵盤、鼠標等,實現(xiàn)人機交流。用戶接口又是人機交互的主要部分,用戶接口的設計涉及很多方面,只有充分地考慮到,才能實現(xiàn)人機交互的和諧。本論文首先對人機交互、交互技術、交互設備等進行簡單介紹,其次對用戶接口的設計進行詳細分析,包括表現(xiàn)方式、工作方式、實現(xiàn)方法等,最后對人機交互的重要性、局限性和展望進行闡述。
關鍵詞:人機交互;交互技術;用戶接口;交互設備;實現(xiàn)方法
中圖分類號:TP393
在如今的信息社會,計算機被廣泛使用,已經進入千家萬戶,人與計算機進行頻繁的交流,交互技術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達到人機更好的交互,人們已經經歷了很久的探究,人機交互技術在不斷的成熟,交互設備在不斷的改善。
1 人機交互的含義和發(fā)展史
人機交互是一種實現(xiàn)人們使用計算機方便快捷地學習和工作的方式。人機交互的發(fā)展歷程是漫長的,從擁有計算機開始,已經有半個世紀了,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命令語言界面、圖形用戶界面、多通道人機交互。
2 交互技術與交互設備的介紹
人機交互技術有三個組成部分,分別是人、交互設備、交互軟件。人機交互技術有精確和非精確之分。利用鍵盤,鼠標等進行輸入的交互過程是精確的。通過姿勢、凝視等傳遞交互信息的方式是非精確的。3D控制器、語音識別等都是新型的交互設備。
利用交互技術設計的交互式系統(tǒng)應具備一定的功能,那就是用戶可以自由地輸入、選擇等,這也就是所謂的用戶接口。過去的用戶接口與應用程序有密切的關系,幾乎融為一體,用戶接口是依賴于應用程序的。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用戶接口逐漸與應用程序脫離,形成了專門的用戶接口系統(tǒng)。一個好的用戶接口系統(tǒng)可以給用戶帶來許多方便,大大提高人機交互的效率,使得計算機的學習更容易,使用更簡單。
3 交互式用戶接口的表現(xiàn)形式
交互式用戶接口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包括屏幕的格局、顏色的使用、網格的設計、符號的運用等。交互式用戶接口的設計是在不斷優(yōu)化的,優(yōu)化的過程是在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的過程,所以對表現(xiàn)形式的設計總是按照一定的基準建立的,而且對用戶接口的正常使用是有一定保障的。
3.1 屏幕的合理運用。屏幕的規(guī)格是不一樣的,有大小、分辨率等方面的區(qū)別。所以就涉及對屏幕使用的優(yōu)化來達到屏幕充分、合理的運用。屏幕上往往會有不同的元素,元素的排列就顯得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它與屏幕的劃分保持一致的步調。所以屏幕就有對稱與非對稱之分。
3.2 字型的合理選用。用戶接口會顯示字幕,對字幕而言,字型的設計是關鍵的。字型使用得當將會給用戶不一樣的感覺,將使屏幕更加富有生機。而且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字體的搭配是有一定的套路的,不能太過另類,也不能太過單調,一般情況下標題、子標題使用黑體、文本使用宋體。而且每個人喜歡的字體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群喜歡的字體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交互式用戶接口的設計做到以用戶為本。比如在屏幕上大量使用黑體字,就會讓人感覺屏幕黑漆漆一片,很不清晰。另外對英文字符的使用要注意一下幾項,第一,英文全部使用大寫,就會使閱讀不流暢,并且占據(jù)的空間比小寫字母大。第二,字母與字母、字母和單詞之間要有恰當?shù)木嚯x,人們看字幕時才能輕松、快速地閱讀。第三,行與行之間的距離要控制好,如果行間距過密,整個屏幕就會很擠,讓人不想往下看。第三、每行的字數(shù)是有一定定數(shù)的,一般不超過60個字。
3.3 顏色和灰色的選用。信息的顯示涉及到顏色和灰度。顏色和灰度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使用同一種顏色和灰度,錯誤率就會增大。調查顯示,用戶接口使用頻率較多的是一種顏色的不同灰度,經常使用的灰度有五種。
3.4 系統(tǒng)的啟動。系統(tǒng)的啟動是用戶使用計算機的第一步,用戶接口的第一印象就在這一瞬間。對于不同的用戶,我們應設計不同的啟動。對于那些熟悉計算機使用的用戶,可以設計簡單的操作和命令,快速進入系統(tǒng)。對于那些初使用者,可以設計詳細的命令指示,一步一個腳印的進入系統(tǒng)。另外系統(tǒng)的啟動方式同樣可以有花樣,給用戶視覺享受。
3.5 窗口的設計。窗口是人與計算機交互的重要工具。窗口的形狀、標題位置、邊界、排列等問題都是窗口設計應考慮到的方面。用戶有時會一次使用多個程序,自然而然就會同時出現(xiàn)多個窗口。這時就設計到窗口的合并、排列等問題。
3.6 菜單的顯示。菜單的顯示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菜單有不同的顯示方式,常用的有固定式、翻頁式、拉簾式、增長式、彈出式等。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顯示方式。
4 交互式用戶接口的工作方式
每一個用戶接口都有其工作方式,而且其工作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有固定輸入/輸出方式、問答方式、表處理方式、命令語言、菜單方式、圖形符號方式等。有時人機交互并不是使用一種方式,而是幾種方式組合使用。
5 交互式用戶接口的實現(xiàn)方法
交互式用戶接口是通過菜單驅動、數(shù)據(jù)表格驅動兩種方法實現(xiàn)的。這兩種方法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它們都把用戶接口所具有的的功能顯現(xiàn)出來了。菜單驅動就是根據(jù)用戶選擇的功能一個一個從外而內的進行驅動,直至啟動想要使用的程序或者達到用戶期待的結果。菜單的組織、選擇隱含在菜單的驅動中,驅動的過程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同一菜單選擇不一樣,啟動的程序就不一樣。菜單的選擇有三部分,包括標號選擇、名選擇、位置選擇。而且它的實現(xiàn)是借助交互選擇技術的。菜單的驅動是要有相應的驅動程序,而且這些程序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指向下一層菜單,有的是提示作用的。數(shù)據(jù)表格驅動法是一種特別的方法,它是預先設計好控制程序,在用戶接口需要時提出來使用。既然是預先設計好的程序,那么這些程序就可以組成一個集合,在要使用之時將其調動出來。
6 人機交互技術的局限
人機交互技術雖然取得重大突破,但在使用用戶接口的過程中,人們發(fā)現(xiàn)它仍然有局限性。第一、不平衡的輸入和輸出,主要表現(xiàn)在帶寬的大小,輸出的帶寬大于輸入的;第二、交互設備主要是鼠標和鍵盤,而這兩樣東西的操作都要用手,所以切換非常頻繁;第三、屏幕的劃分仍然不太合理,應提高屏幕的使用率,有時在屏幕上操作時,真正利用的屏幕空間不多,屏幕被一些其他程序占據(jù)。第四、人機交互時人們通常都是通過視覺,長時間的交互造成視力下降等,應充分利用人的各個感覺器官。第五、計算機的普及,應使得計算機使用更簡單,操作介紹更詳細,對于那些知識水平有限或者接觸電腦較少的用戶來說,應使其更快地學會使用電腦,達到人機交互。這些局限性是可以改善的,相信未來不久就可以做到。
7 人機交互的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機交互會得到更好的改善,人機交互的過程是人與計算機磨合的過程,計算機需要不斷的發(fā)展,滿足人類的需要,人也要不斷地適應計算機,達到人機合一。從技術層面來講,交互技術的種類會逐漸增多,技術會越發(fā)高超,人機交互會越來越方便,而且用手輸入輸出的操作也會被慢慢取締等。
參考文獻:
[1]袁保宗.新一代人機交互的概念框架特征及關鍵技術[J].電子學報,2009.
[2]陳華生.王緒宜.宋勇.交互系統(tǒng)用戶接口的描述方法[J].計算機研究與發(fā)展,2010.
[3]方志剛.吳曉波.馬衛(wèi)娟.人機交互技術研究新進展[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8.
[4]林粵江.淺談人機交互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
[5]陳玉健,王南.交互式用戶接口[J].中國計算機用戶,2011.
作者簡介:徐時芳(1982-),女,貴州甕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與計算科學。
作者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貴州都勻 55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