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玲是個“白骨精”兼“結(jié)婚狂”,所有相親方式幾乎一一嘗試,也挑了多位男士“試戀”,但到目前為止,雖已年過30,仍舊獨守空房。玲說,她的“白馬王子”應(yīng)該每天都有驚喜給她,與她共度的每一分鐘都充滿激情,而且必須發(fā)誓一輩子都如此。我們只能對她說:“親愛的,你還是給上帝發(fā)封e-mail,讓他老人家給你訂做一個吧?!?/p>
某君則與玲恰恰相反,他二十出頭就奉媒妁之言跟一女孩結(jié)婚,婚后他嚴格奉行“過日子”原則,什么情人節(jié)、愛人生日、結(jié)婚紀念日,他通通視為平常,對妻子從來是直言直語,一點糖分也沒有。兩年下來,人家終于丟下他跟別人跑了。他憤憤不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看她到哪去找我這么會過日子的人。其實他不知道,找他這樣的過日子機器,還不如抱根木頭,因為就是木頭,時間長了說不定也能雕刻出美妙的造型。
玲與某君,都是誤入了極端。其實婚姻是最講究經(jīng)營之道的,它需要一些甜蜜,但又不能甜得發(fā)膩;它偶爾要有玫瑰或巧克力的芬芳,但鮮花多了要成“花癡”,巧克力吃得過多會發(fā)胖甚至導(dǎo)致“婚姻糖尿病”;間或來點驚喜很刺激,但玩過了頭容易導(dǎo)致“婚姻心臟病”……還有最重要的,一定要用中庸的眼光來看待彼此:你身邊的這個人,看上去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你這輩子就算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