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新聞通稿中,還是博覽會圖錄簡介中,28億這個數(shù)字近乎亮瞎雙眼。踏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十屆,本屆典亞藝博極盡隆重呈獻歷年最強、品質(zhì)達到博物館級的展品陣容,在8,000平方米的展覽空間內(nèi)共展出超過6,500件藝術杰作,這28億港幣的量級無不體現(xiàn)在藝博會的各個細節(jié)之中。依舊是老時間老地點,典亞藝博一如既往地選期于10月份。眾所周知,10月作為香港藝術市場的交投旺季,藝博會與拍賣扎堆舉行,每年這個時間點都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鑒賞家、策展人以及藝術愛好者,好不熱鬧。不過,今年十一期間港內(nèi)社會活動頻發(fā),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買家和賣家都略顯謹慎。鑒于藝博會通常無法統(tǒng)計總交易額和總交易量的原因,這28億的買賣究竟是盈是虧,也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大數(shù)字與小尷尬
為慶祝第十屆典亞藝博的推出,主辦單位將100所名聲顯赫的國際藝廊云集香江。他們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上乘古董,包括喜馬拉雅古代青銅器、罕有的波斯古代文物、中國瓷器、紡織、玉器、中國和歐洲古玩家具與裝飾藝術;藝術珠寶、銀器與鐘表;印象派與現(xiàn)代藝術及當代藝術。種類繁多,價格不菲。其中,由Rossi Rossi帶來的古西藏10-11世紀青銅蓮花手觀音立像(港幣27,300,000元)、由倫敦藝廊David Aaron Ancient Art呈獻一套沿自公元前一世紀的伊朗重要瑪瑙收藏(價值超過10萬美元)、西周早期四獸面紋簋則由香港御雅居展出;還有來自展商夏帕路古書帶來罕見的18世紀中國古藉,而Douwes Fine Art也帶來倫勃朗的珍貴版畫,MacConnal-Mason Gallery則有尤金·路易·布丹的名作《海灘場景》等。耀眼的珠寶展品還包括有理查德·伯頓親手送給太太伊麗莎白·泰勒的19世紀緬甸藍寶石胸針,它由香港藝術珠寶藝廊Dehres展出,價值港幣39,000,000元;來自專營歐洲古董銀器的Koopman Rare Art呈獻年份遠至1811年的喬治三世時期白金漢杯;現(xiàn)當代藝術與水墨方面則有季豐軒畫廊帶來的趙無極作品《28.8.96》(港幣約13,000,000元)和藝倡畫廊挑選出的由喻慧于2012年繪制《六鶴祥瑞圖》(港幣約2,000,000元)參展。
評價藝博會的好壞,交易量是重要標準。在開幕酒會當晚,倫敦藝廊Bowman Sculpture向一位香港收藏家售出了由尚·巴蒂斯·卡爾波所制的稀有紅陶雕塑《中國男子》。來自巴黎的藝廊杜夢堂專營20-21世紀以動物為主題的形象化藝術。今年于展場上售出了一批重要的繪畫和雕塑,其中包括奧地利藝術家翰莫特·考勒的作品《藍色美洲虎》;還有一件青銅雕塑《犀?!?,由專注于瀕臨滅絕動物的法國雕塑家丹尼爾·達維歐所制。另一家大會固定參展藝廊Gladwell Patterson表示十分高興可以同時遇上在香港和北京的新舊客戶。藝廊售出其展位內(nèi)最大的一幅油畫《寧靜的清晨》,由法國印象派畫家亞歷山大·路易·雅各布布所畫,買家為香港人。成績較去年更出色的藝廊還有 Gilden’s Arts Gallery,他們帶來了現(xiàn)代大師如畢加索、米羅、夏卡爾和馬蒂斯的親筆簽名版畫重返典亞藝博,并且先后售出了畢加索的《斗?!泛挖w無極的《無題》。董事Gildor先生表示:“我們今年見到許多收藏家重回藝博會,同時我們又開拓了新的客戶群。觀眾對畢加索的版畫和趙無極的作品均有著濃厚的興趣和龐大的需求?!?/p>
藝博會今年展出的東方與西方藝術之間的平衡亦明顯地提高,反映了亞洲藏家的收藏口味日趨多元化。參展商們都表示,入場的藏家們尤其對最珍稀的作品感到興趣。亞洲古董如青銅器、中國家具、瓷器、玉器和文房雅玩迎來了一貫的高銷售紀錄,許多收藏家均覓得心頭好。恒藝館成功售出了他們?yōu)榇髸卣埂爸袊鴮m廷藝術”準備的一件重要展品,年份可追溯至清初的黃花梨烏木書架,由香港兩依藏博物館館長以港幣1,600萬買下。與此同時,來自布魯塞爾的藝廊 Galerie Lamy 也十分高興售出了造工精細的明代宣德年間飛龍手柄青銅香爐,價值港幣50萬元。此外,88 Gallery售出了一組綠松石柜櫥,由專營“meubles bijoux”(寶石家具)而聞名的錦田工作室出品,價值超過100萬港元。
這些大數(shù)字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本屆典亞藝博的極致豪華,但大環(huán)境中的小尷尬也是不置可否的。對于港內(nèi)社會活動的干擾,典亞藝博聯(lián)席主席及總監(jiān)黑國強先生坦言道:“大會曾擔心近期公眾集會活動可能會對博覽會造成影響,結(jié)果香港這個市場再一次證明了她的實力,搭建工作以十分高效的進度完成,并如期舉行。至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出席并主持開幕儀式,進一步向海外參展藝廊表達了香港政府對典亞藝博及本地企業(yè)營商的大力支持。雖然入場人次因為社會事件有不可避免的減少,但是我們也很高興看到很多參展藝廊、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對藝博會的支持及認同。最令人興奮的是,大部份參展商對大會安排和現(xiàn)場銷售都十分滿意,特別是第一次來港的參展商都能取得很豐盛的成果?!?/p>
國際與本土
從地緣上講,香港是個四通八達的交匯點,從市場上講,香港是個自由貿(mào)易港,在沒有關稅沒有銷售稅的限制下,香港早已成為一個國際化的藝術品市場交易中心。香港舊屬英國期間,內(nèi)陸與海外的古董交易多在此地進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龐大復雜的古董市場,荷里活道這個風云變幻的古董街就曾顯現(xiàn)過多個世家重器。從里向外,從外向里,香港既是國際化的,也是本土化的,這一點從前來參展的展商中便可略知一二。
首次亮相于典亞藝博的國際知名藝廊進一步提升大會展品內(nèi)容的國際化程度。古玩項目有:專門經(jīng)營巧奪天工的日本工藝品的Malcolm Fairley與 Grace Tsumugi Fine Art;而Walter Arader Himalayan Art則主打西藏、中國和尼泊爾的重要鎏金銅像,作品可追溯到14-18世紀;Van Gelder Indian Jewellery為藝博會的珠寶項目增添一道來自天竺的亮色,精選作品為一套別致的傳統(tǒng)印度珠寶;此外,西洋經(jīng)典大師、印象派與現(xiàn)代油畫及原創(chuàng)版畫一直是典亞藝博的重要元素,今年該領域的權(quán)威Douwes Fine Art B.V.以介紹16-17世紀的西洋古典油畫為主,當中包括有巴洛克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倫勃朗的重要版畫,還有19世紀荷蘭浪漫派畫家們的作品;英國藝廊MacConnal-Mason Gallery首次在亞洲亮相,帶來19及20世紀殿堂級油畫及雕塑;國際印刷版畫的寶庫Sims Reed則帶來了20世紀著名藝術家們的原創(chuàng)版畫和紙上作品,包括安迪·沃霍爾、羅伊·利希滕斯坦、巴勃羅·畢加索及亨利·馬蒂斯。典亞藝博原生于香港,對香港本地藝廊也給予了相當大的關注度,旨在支持本地藝廊的發(fā)展。參展的本地古董藝廊包括:東風堂、恒藝館和Teresa Coleman Fine Arts;以及扎根香港多年、歷史悠久的當代藝術畫廊如藝倡畫廊、季豐軒、嘉圖現(xiàn)代藝術、Galerie Ora-Ora;更有3812當代藝術項目的參加。
藝術與公眾
當下,公共藝術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影響與日俱增,強大的公眾號召力和感染力表達出一個城市、一個地域的文化價值,喚起人們對社會問題的思考與認識。世界上所有的藝博會都是向公眾開放的,并秉承著這樣的公共藝術精神:藝術是屬于公眾的,人人都可以平等地參與和享受。正因如此,本屆典亞藝博會也如往常一樣,開設特展系列活動以及學術項目和專題講座。
第十屆典亞藝博共特別策劃了兩個別出心裁的藝術項目,其一名為“珍藏300年藝術展覽”。典亞藝博的專家團隊從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展品中,挑選出極具代表性的藝術杰作,演繹過去300年不同時期的藝術發(fā)展和特征,并與馬爹利干邑的300 年歷史互相輝映。馬爹利更會向博覽會的貴賓和傳媒獨家優(yōu)先展出由法國著名當代藝術家Bernar Venet設計的300周年珍藏版 Martell Premier Voyage酒瓶。同時舉辦的還有以中國盛世宮廷藝術為主題的展覽,題為“盛世經(jīng)典薈萃——中國宮廷藝術”,展出一些中國歷史上重要時期的宮廷擺設??v觀幾千年來,最優(yōu)秀的中國藝術品都是為皇帝制作。此次特展中國宮廷藝術,內(nèi)容包括明代中國古典家具、宋明和清康熙與及乾隆的中國瓷器;還有珍稀的明清漆器、鎏金銅和琺瑯作品,把盛世經(jīng)典的宮廷藝術薈萃并呈現(xiàn)給觀眾。
典亞藝博期間,來自香港和海外的知名學者也于場內(nèi)進行學術專題講座,包括喜瑪拉雅文明及中國傳統(tǒng)藝術專家Fabio Rossi先生、藝術史學家、藝術顧問及策展人Catherine Maudsley女士和香港藝術學院學術總監(jiān)陳國培先生所主講的講座。此外,香港藝術中心及香港藝術學院連續(xù)三年成為大會的指定藝術教育伙伴并在場內(nèi)開設展位,舉辦藝術教育節(jié)目和藝術工作坊,還有一直致力在香港推廣傳承中國傳統(tǒng)水墨藝術的水墨會更在其展位內(nèi)舉行水墨畫繪制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