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多層砌體結構在抗震設計中的應用

      2014-04-29 00:00:00張建輝
      基層建設 2014年13期

      浙江綠城東方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杭州 310012

      摘要:砌體結構房屋由于施工簡單、選材方便、造價低,多年來已成為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建筑形式。但砌體結構房屋墻體材料為脆性材料,結構整體性較差,使得抗震性能相對較低。因此,在分析砌體結構抗震性能的基礎上,本文對多層砌體結構的抗震設計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

      一、引言

      在地震力作用下,多層砌體結構由于其本身的結構特點,其抗拉、抗剪、抗彎強度及變形能力都比較低。由于多層砌體結構自重和剛度大,自振周期短,極易產生脆性破壞。這一類房屋大量破壞甚至倒塌,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雖然地震造成房屋破壞的因素較多,但總的來說有兩方面:一是地震烈度和場地的地質條件;二是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能力。多層砌體結構震害調查表明,只要經過合理的抗震設防,構造措施得當,保證施工質量,多層砌體結構仍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二、限制房屋層數(shù)和總高,合理進行結構布置

      為降低房屋可能受到的震害,新修訂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首先對多層砌體房屋的層數(shù)和總高度作了嚴格而明確的規(guī)定,并且作為強制性條文。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較高層數(shù)的房屋以發(fā)揮最大的經濟效益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房屋層數(shù)的增多、總高度的增加,使多層磚房的彎曲變形增加、剪切變形減小。作為以抵抗剪切變形為主的磚墻體,由于彎曲變形的增加,其上部墻體的抗震效果降低,下部墻體的抗剪能力下降。

      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設計中通常采用增加構造柱數(shù)量,增大圈梁、構造柱的斷面及配筋,以及采用配筋砌體等措施。隨著國內住房制度的改革,住宅的開發(fā)建設必須面對住宅消費的個人。現(xiàn)在人們買房子時,已不再僅為解決生存問題,還要關注起居、環(huán)境、生活質量等方面的綜合需要。住宅的高度太高,上、下樓太吃力,居住不方便。因此,多層磚房的層數(shù)和高度,以不突破規(guī)范的要求為好。

      三、房屋的體型應力求規(guī)整

      (一)平面

      一般房屋的平面最好為矩形,縱橫墻的設置盡可能對稱于房屋平面的兩個主軸,且上下層墻體應對齊。這樣遇地震時可使房屋能較好地保持協(xié)調一致,減少抗震不利環(huán)節(jié),抗震效果較好。如果房屋的質量中心和剛度中心不重合,地展時將產生扭轉作用,使房屋的震害加重。震害調查表明,房屋轉角處的破壞,往往比其它部位嚴重,平面上凸出或凹進的房屋,對抗震不利。

      (二)立面震害調查表明,建筑立面上的不規(guī)則要比平面上不規(guī)則帶來的震害更嚴重。立面上各部分高差過大,或有局部突出的小建筑物,或剛度突變、質量懸殊,地震時都易造成嚴重震害,甚至引起房屋倒塌。因此,當無特殊功能要求時,房屋應設計成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對稱、均勻分布的型式。一般情況下,應將重設備、倉庫、檔案庫、書庫等房間,盡可能布置在房間的下部樓層,使結構重心降低,以減輕震害。在磚混結構設計中不應過度追求大開間、大門洞、大懸挑及階梯形。由于剛度突變和高振型的影響,其頂部因地震時的鞭梢效應所造成的震害比正常情況下大得多,因此應盡量避免。

      四、縱橫墻體的合理布置和連接

      磚砌體房屋中縱橫向的墻體應對齊,使之與樓(屋)蓋形成空間剛度大、整體性好的空間單元,以提高房屋的整體抗剪能力??v、橫墻對齊貫通,還能減少磚墻、樓板等受力構件的中間傳力環(huán)節(jié),受力明確。在進行地震內力分析時,減少了誤差。

      (一)橫墻間距的限制

      磚墻在平面內的抗剪強度較大,但平面外的抗剪強度很低。因此,多層磚房的水平剪力主要由橫墻承擔。為了使大部分地震荷載由樓板傳遞給橫墻,要求樓板有足夠的剛度。為了防止因為橫墻過大的變形,引起縱墻的破壞,除對橫墻進行抗剪強度驗算外,還需根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第7.1.5條的規(guī)定,限制橫墻間距。

      (二)縱橫墻的連接

      縱橫墻連接處的豎向裂縫,在歷次地震中屢見不鮮,嚴重時縱墻脫離橫墻而倒塌。出現(xiàn)這種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內外墻沒有同時砌筑,咬搓不好。為避免這種破壞,除必須同時咬搓砌筑外,在地震烈度為7度的地區(qū),長度大于7.2m的大房間、以及烈度在8度和9度的地區(qū)外墻轉角及內外墻的交接處,當未設置構造柱時,應沿墻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并伸人墻內每邊不小于lm。值得一提的是,經常見到一些多層住宅的用戶,在房屋裝修中為了把小房間改成大房間,隨意拆除房屋內的墻體,使原來完整的墻體結構受損?;驗榱藬U大室內空間,封上陽臺,打掉外縱墻,甚至在窗間墻上拆磚來擴大窗洞寬度,破壞了原來連續(xù)的墻體,這將大大削弱結構的空間剛度和房屋的整體性,留下隱患,對抗展十分不利。

      五、有效設置構造柱和圈梁

      (一)構造柱

      震害分析和試驗研究表明,在多層磚砌體房屋的適當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并與圈梁連接使之共同工作,便可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整體性,防止或延緩在地震作用下房屋的突然倒塌,減輕房屋的損害程度,為了提高多層磚房的抗倒塌能力,抗展規(guī)范中根據(jù)抗展設防烈度、房屋高度和抗展薄弱部位的不同,規(guī)定多層磚房在一般情況下應按“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第7.3.1條規(guī)定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雖然對提高磚房的受剪承載力作用有限,僅提高10%-30%,但是對于墻體的約束和防止墻體開裂后磚的散落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構造柱應當設置在震害較重、連接構造比較薄弱和易于應力集中的部位。

      (二)圈梁

      鋼筋混凝土圈梁是增加墻體的整體連接、提高樓(屋)蓋剛度、限制墻體裂縫延展、提高房屋抗展能力的有效構造措施。圈梁還是減少構造柱計算長度,充分發(fā)揮其抗展作用的不可缺少的連接構件。

      六、附屬構件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的連接和錨固

      對于女兒墻、出屋面煙囪、屋頂間等非結構構件,地震作用時,由于受到“鞭梢效應”的影響,這類出屋面的房屋附屬物,地震反應強烈,破壞率極高。在地震烈度為6度的地區(qū),高出屋面的塔樓、樓梯間、水箱間的墻面上出現(xiàn)交叉裂縫;屋面小煙囪、女兒墻的根部出現(xiàn)水平裂縫、錯動、甚至倒塌。7度、8度烈度區(qū),上述展害更加普遍和嚴重。而在地震低烈度區(qū),地震時的人員傷亡主要是由于房屋附屬物倒塌所致。因此對于女兒墻、雨棚、挑檐等附屬構件,應與主體結構有可靠的連接和錨固,以免地震時倒塌傷人,產生附加災害。

      房屋頂層應盡量采用現(xiàn)澆板,以利防水,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及確保裝飾性挑沿的穩(wěn)定。突出屋面的樓、電梯間的構造柱應向下延伸一層,不應直接錨人頂層圈梁,出屋面的煙囪四角應加構造柱,女兒墻內應加構造柱,頂部加壓頂。出人口處的女兒墻不管多高,均應加密間距增加構造柱。裝飾貼面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連接,避免吊頂塌落傷人以及貼鑲或懸吊的較重裝飾物的墜落。當不可避免時,應注意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七、結束語

      重視抗震概念設計,在確定房屋總體方案、材料使用和細部構造中,遵守抗震設計的有關要求和合理原則,進行必要的抗震驗算,采取適當?shù)目拐饦嬙齑胧?,保證施工質量,才能使多層磚砌體房屋的抗震能力有所提高。當建筑物遭受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建筑物可能有一定損壞,經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xù)使用。當建筑物遭受高于本地區(qū)設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響時,不致倒塌或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參考文獻:

      [1].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0.

      [2].GB50003-2011 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西平县| 淮阳县| 徐汇区| 鸡西市| 宁德市| 达孜县| 宜城市| 麦盖提县| 图木舒克市| 新沂市| 乐安县| 阳谷县| 石河子市| 介休市| 饶河县| 京山县| 朔州市| 漳平市| 商丘市| 凯里市| 如东县| 梁平县| 长宁区| 盖州市| 和平区| 新营市| 三台县| 两当县| 宿迁市| 柳林县| 新野县| 固原市| 搜索| 定边县| 青海省| 甘南县| 旬邑县| 尚义县| 云林县| 北辰区|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