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克莉歐·蓮恩發(fā)行了一張在卡內(nèi)基音樂廳現(xiàn)場灌錄的專輯,旋即橫掃各大音樂排行榜。同年,格萊美授予她“最佳爵士女聲樂家”獎項——她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英國歌手。消息傳出后,被譽為“藍調(diào)爵士之后”的艾拉·費茲潔拉(Ella Fitzgerald)給克莉歐送去一束玫瑰,花間卡片上只有四個字“時機剛好”。
在過去的五六十年間,音樂界從不吝嗇對克莉歐的褒獎。不過,有一項榮譽是她本人認為最有用的——真正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了表彰她對爵士樂和英國樂壇做出的杰出貢獻,賜予她“女爵”封號。
“叫我克莉歐好了,”被問及該如何稱呼這位音樂家時,她幽默地說道,“只有在那個頭銜能起作用的時候,我才會用。很多人能夠理解約翰是‘爵士’(約翰·丹克沃,克莉歐的丈夫,偉大的爵士樂作曲家、薩克斯和單簧管演奏家,也被英女王賜封爵位),但‘女爵’?”她笑了起來,“我唱過《沒有一個像貴夫人》,我可不指望他們能理解個中含義!”
但不管她用不用御賜的頭銜,克莉歐在音樂界六十余載的傳奇經(jīng)歷(還不算上她與約翰·丹克沃爵士51年的婚姻),絕對有資格被尊稱為“夫人”。
克莉歐的嗓音能橫跨4個八度而不費吹灰之力,發(fā)聲靈動自如,與樂隊配合的擬聲吟唱更是天衣無縫,她完美無缺的分節(jié)和音準連前輩艾拉·費茲潔拉都贊嘆不已。問及如何保養(yǎng)嗓子,她說:“六十歲的時候,把煙戒了。僅此而已?!彼矎奈词苓^正規(guī)聲樂訓練?!拔腋赣H是歌手,所以我從他那兒學了很多。我在索薩爾讀書的時候,有位老師曾見過——或者說聽過我唱歌,認為我多少有點天分。必須有這么一些人,不斷給你信心。從此,我總是想著登臺演唱。如果我不能唱歌,”她停頓了一下,露出調(diào)皮的神情,說,“那我就在臺上打掃衛(wèi)生?!?/p>
后來克莉歐沒能去打掃舞臺,而是成為史上第一位同時得到格萊美三個音樂類別提名(爵士樂、流行樂、古典樂)的女歌手。
她的傳奇音樂生涯還要從60多年前那場面試說起。當時,出身音樂世家的約翰·丹克沃與美國爵士樂領(lǐng)軍人物杜克·艾靈頓的合作吸引了英國大批粉絲。約翰·丹克沃樂隊很快組建起來,但缺一位主唱。這時,24歲的克萊門泰·英格里奇(Clementine Langridge)敲響了練琴房的門。
一曲《紙月亮》唱畢,樂隊的幾位小伙子沉浸在繞梁余音中無法自拔。不過,眼前這位美人并非完美無缺——她的名字實在太拗口。作為牙買加和英國混血,克莉歐原名克萊門泰·黛安·坎貝爾(Clementine Dinah Campbell)。
“他們私下寫了好幾個名字,放在帽子里顛來顛去,跳出來的是‘克莉歐·蓮恩’(Cleo Laine)。他們是這樣告訴我的,然后我信了。”克莉歐咯咯笑著說。
六年后,克莉歐和約翰喜結(jié)連理,育有一對子女(后來都成為杰出的音樂家),從此他們的命運緊緊地交織在一起。
“我1951年參加了約翰樂隊的面試,1958年我們結(jié)婚了。”克莉歐笑著說,“所以,基本上我們的關(guān)系用一句話就說完了。在此之前,我到處試音,希望能進入這個行業(yè),但實際上一直沒有進展。我打電話給約翰要求試唱。最后,我被錄取了,從此開始了演唱生涯。從那以后……”她停下來,想要給自己的事業(yè)做一個摘要,良久,她放棄了,笑著說,“好吧,我確實干了很多很多事兒?!?/p>
克莉歐周游過世界,得過格萊美獎、托尼獎,與爵士樂界諸位大神都合作過:達德利·摩爾(Dudley Moore)、康特·巴錫 (Count Basie) 、杜克·埃林頓(Duke Ellington)……
除了獨特曼妙的歌聲,克莉歐還是名聲斐然的演員。自從在倫敦皇家劇院出演了托尼·理查德森的舞臺劇《飼虎之肉》(Flesh to the Tiger),克莉歐相繼接演《仲夏夜之夢》、《特洛伊的女人們》,并主演易卜生的《海達·高布樂》。天然去雕飾的演技為她贏得了挑剔的評論家的一致稱贊。
然而,克莉歐說這一切都不在計劃內(nèi)。“我的事業(yè)中,機遇占了絕大部分。我做過的很多事情都是之前想都沒想過的,如果你提前把它們擺到我面前,我會告訴你,我做不到。如果有人建議我唱寇特·威爾的歌劇,我絕對會說,那不是我的菜。但后來有人要求我這么做,于是我去學,并真的做到了。我覺得那是因為我的嗓子能做大部分歌手或演員做不到的事情?!?/p>
克莉歐又補充道:“當然,如果沒有約翰,也不會有我的今天。約翰對樂器和音符的掌控精準節(jié)制,而我擅長隨性而至的吟唱。我們就像嚴絲合縫的齒輪,在音樂的道路上相互推進。”
這兩位都有爵士封號的爵士樂殿堂級人物,依舊是目前全球娛樂界里最知名和最長久的夫妻。在這個平均婚齡不會超過三年的殘酷競技場,他們一直恪守著51年前婚禮上的誓言: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把他們分開。
2010年,就在夫妻二人創(chuàng)立的音樂會館“馬廄”(The Stables)40周年紀念日當天,約翰突感不適,送醫(yī)救治無效,與世長辭。噩耗傳來,克莉歐堅持出演為紀念日排演許久的音樂會,直到要演唱最后一曲時,她才向觀眾透露約翰已于當天過世。
“有一屋子滿懷期待的觀眾坐等這場特殊的音樂會,要是開場就說‘抱歉,約翰過世了,但我們?nèi)詴^續(xù)表演’——這該多掃興。”
事后,媒體邀請克莉歐述說,必須具備怎樣的勇氣才能做出如此選擇?!斑@跟勇不勇敢沒半點關(guān)系。我當時只想到那些可憐的觀眾;老早之前,我就與‘可憐的自我’達成共識了?!?/p>
“生活總愛把你推離常軌,所以你得時刻準備著,站穩(wěn)了。是的,時不時我會完全無法招架那深切的悲痛,但我會默默地哭泣,一個人,不讓別人看見。”
克莉歐今年已經(jīng)87歲了,但她仍未停止音樂事業(yè)。約翰去世后,“馬廄”仍然是爵士樂歌手和音樂家的聚集地;克莉歐甚至帶著沒有約翰的樂隊做了幾次巡演。
“我不是特別冷靜的人。感情只是被控制住了,當需要釋放的時候,我就唱歌?!彼f,“我把約翰的骨灰埋在花園里,就在池塘的旁邊。那兒景色很美,我每天都去看他。我坐在池塘邊,和他說話,把我的心唱給他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