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病毒隨病雞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經飛沫或塵埃傳給易感雞。雛雞飼養(yǎng)管理不善均可促進本病的發(fā)生。本文通過一病例,對該病的診斷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關鍵詞: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流行病學
中圖分類號:S854.4+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7-0071-02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呼吸道,病毒隨病雞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經飛沫或塵埃傳給易感雞。雛雞飼養(yǎng)管理不善,如過熱、過冷、擁擠、潮濕、通風不良、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等均可促進本病的發(fā)生?,F(xiàn)結合筆者遇到的一例傳染性支氣管炎與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的病例,把治療經驗介紹如下。
1 發(fā)病情況
2010年11月16日,黑龍江省望奎縣一養(yǎng)殖戶,于2010年10月14日購入一批AA商品代肉雞,33日齡時有28羽雞出現(xiàn)明顯呼吸癥狀:伸脖呼吸,夜間可聽見明顯的呼嚕聲,聚堆,腹瀉。次日,又有26羽雞發(fā)病,癥狀更加明顯,隨后第3和4天呼吸癥狀更加嚴重,排水樣糞便,帶有黏液。同時有病雞死亡12羽。畜主采用呼感康寧、速效治治療無效。
2 流行特點
該病受氣溫變化影響較大,尤其季節(jié)交替時期常發(fā)。20~40日齡的雞群多發(fā),雞群精神狀態(tài)較好,采食無明顯下降,即發(fā)病日起每天都出現(xiàn)病雞,怕冷、少食。常混有雞大腸桿菌病。
3 臨床癥狀
病雞初期有呼吸道癥狀,水樣腹瀉,未見死亡病例,3~ 5 d后有“掉頭現(xiàn)象”,即有死雞,雞冠、肉髯充血明顯。雞群狀態(tài)不佳,飲水增加,精神沉郁,閉目呆立,雙翅下垂,羽毛雜亂無光,排白色稀便。夜間可聞有鳴叫雞只。后期死亡率增加。
4 剖檢變化
病死雞脫水,腹部肌肉潮紅;喉部腫脹、充血;氣管有出血點。腎明顯腫大(圖1),花斑樣變,腎盂有尿酸鹽沉積(圖2)。心包膜增厚,與胸壁粘連,表面有白色滲出物(圖3、4);肝腫大,表面附有一層渾濁的纖維膜;氣囊壁混濁、增厚,附有黃白色干酪樣物(圖5);腹腔腸系膜也有粘連,個別死雞偶見腹水。
5 實驗室檢查
該病例經過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病理變化僅能初步判斷為疑似傳染性支氣管炎(圖6、7),經瓊脂免疫擴散實驗方法檢測,結果為陽性。血清中和指數(shù)在3.31以上。將新鮮病料按1∶5~1∶10加入pbs緩沖液制成組織懸液,離心取上清,加適量抗生素于4 ℃冰箱內反應2 h~4 h。然后接種于9~11日齡SPF雞胚或非免疫健康雞胚的尿囊腔內,37 ℃孵育36 h~48 h,取出部分雞胚,接種后3 d~5 d發(fā)生死亡。
6 治療
(1) 腎好嘉拌料,連用3 d;(2) 在飲水中投適量多維增強抵抗力,之后投入獨霸一方,連用3 d;(3) 降低飼料中蛋白質水平;(4) 飼料中添加少許微生態(tài)制劑,如益生菌類,增加體質,消除大腸桿菌造成的菌群失調癥狀;(5) 雞大腸桿菌病特效藥—桿菌必克飲水,連用3 d,第4天雞群停止死亡,糞便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