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討不同月齡沙烏頭公、母豬體尺性能及其生長規(guī)律的差異,本研究對江蘇省海門沙烏頭原種場2月齡、4月齡、6月齡、12月齡等4個階段的去勢閹公豬和未去勢母豬共72頭的沙烏頭豬體尺生長指標(biāo)進(jìn)行了測定及分析。結(jié)果表明:(1)性別對2月齡沙烏頭豬的體長有顯著影響,母豬體長極顯著長于公豬(P<0.01),但對2月齡的其它體尺性狀和其它時間段的所有體尺性狀均無顯著影響。(2)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尺性能生長規(guī)律不同,其中沙烏頭公豬4~6月齡體高、胸圍、胸深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6~12月齡體長、腿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4~12月齡腹圍、管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而沙烏頭母豬只有2~4月齡、6~12月齡胸圍生長速度快于公豬和6~12月齡胸深生長速度快于公豬。(3)相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尺性能生長規(guī)律不同,除了胸寬,沙烏頭公、母豬4~6月齡的體尺性能與其它時間段相比,生長均變緩。(4)此次測定的沙烏頭6月齡公、母豬體長、體高均比1991年測定的相比有所減小,不排除因群體數(shù)量減少導(dǎo)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應(yīng)加強對沙烏頭豬的保護、擴群與選育提高。
關(guān)鍵詞:沙烏頭豬;月齡;體尺;生長速度
中圖分類號:S813+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4)07-0067-04
沙烏頭豬是我國太湖流域優(yōu)良的地方品種,原產(chǎn)于江蘇省啟東市, 因其頭部大、耳下垂, 形似黃砂茶壺, 又是烏式被毛, 因而得名沙烏頭豬。沙烏頭豬中心產(chǎn)區(qū)在啟東市, 主要分布于海門及上海市的崇明縣[1]。近20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沙烏頭豬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種質(zhì)資源嚴(yán)重流失,亟待保護,今年2月被農(nóng)業(yè)部納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2] 。沙烏頭豬耐粗飼,抗病力強,母豬發(fā)情易受胎、產(chǎn)仔多、母性強等優(yōu)良特性[1],是江蘇省和我國不可短缺的寶貴豬種基因庫資源。
體尺性能可作為豬生長發(fā)育狀況評定的依據(jù),是豬生長速度的表現(xiàn)之一。性別對豬只的生長性能影響較大,一般認(rèn)為,閹公豬比母豬生長速度快,但性別對豬只的體尺性狀影響報道較少且尚無一致結(jié)論,而性別對我國地方豬不同月齡體尺性狀的影響則未見報道。在豬只在停止發(fā)育前,一般體尺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大。但在豬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各部位的生長通常是不均衡的,呈現(xiàn)不同的生長曲線。而目前對沙烏頭豬的各階段體尺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報道較少。本研究對江蘇省海門市沙烏頭原種場72頭包含2月齡、4月齡、6月齡、12月齡等4個階段的去勢閹公豬和未去勢母豬的體尺性能指標(biāo)進(jìn)行測定及分析,旨在探討不同性別不同月齡沙烏頭體尺性能及其生長規(guī)律的差異,為沙烏頭豬的科學(xué)生產(chǎn)和飼養(yǎng)提供參考,為該優(yōu)良遺傳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測定的沙烏頭豬只來自江蘇省海門市興旺肉制品有限公司,測定時間為2013年6月~9月,測定沙烏頭豬只數(shù)量共72頭,測定豬只的月齡和性別信息見表1,其中公豬已去勢,母豬未去勢。
1.2 方法
按照國家GB3038-82種豬檔案記錄規(guī)定方法進(jìn)行體尺性狀測定。主要測定指標(biāo)和方法是用軟尺測定體長、胸圍、腹圍、管圍、腿圍,用仗尺測定體高、胸深、胸寬。其中體長:自兩耳連線的額頂中點起,沿背線量至尾根的距離;體高:自鬐甲至地面的垂直距離;胸圍:沿肩胛骨后緣測量的胸部垂直周徑;腹圍:取腹部最大處的周徑;管圍:取管部最細(xì)處的水平周徑,其位置一般在掌骨的上1/3處;腿圍:由左側(cè)后膝前緣突起,繞經(jīng)兩股后面,至右側(cè)后膝前緣突起的水平半周;胸深:取耆甲至胸骨下緣的垂直距離。測量時沿肩胛后緣的垂直切線,將上下兩橫尺夾住背線和胸底,并使之保持垂直位置;胸寬:是肩胛軟骨后的胸部寬度。
1.3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10進(jìn)行初步整理后,用SPSS18.0軟件,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結(jié)果以平均數(shù)和標(biāo)準(zhǔn)差(Mean ± SD)表示。以P<0.05,P<0.01為顯著水平。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性別不同階段沙烏頭豬間的體尺性狀差異分析
由表2可知,性別對2月齡沙烏頭豬的體長有顯著影響,母豬體長極顯著長于公豬(P<0.01),但對2月齡的其它體尺性狀和其它時間段的所有體尺性狀均無顯著影響。 同時,2、4月齡的體尺性狀均以母豬較高,12月齡的體尺性能均以公豬較高,但各階段公母之間差異不顯著。此外,豬的體尺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長。
2.2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尺性能生長曲線分析
2.2.1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長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1可知,2~6月齡沙烏頭公豬與母豬體長的生長速度基本相同,但6~12月齡公豬體長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沙烏頭公、母豬2~4月齡階段體長生長數(shù)度較快,4~6月齡生長速度較2~4月齡變緩,6~12月齡生長速度最快。
2.2.2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高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2可知,2~4月齡和6~12月齡,沙烏頭公、母豬體高生長速度幾乎一致,但4~6月齡公豬體高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同時,沙烏頭公豬2~12月齡體高的生長速度基本相同,但母豬4~6月齡的生長速度變緩。
2.2.3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胸圍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3可知, 2~4月齡和6~12月齡,沙烏頭母豬胸圍生長速度快于公豬,但4~6月齡公豬胸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同時,沙烏頭公豬2~12月齡的胸圍的生長速度基本相同,但母豬4~6月齡的生長速度變緩。
2.2.4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腹圍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4可知,2~4月齡,沙烏頭公、母豬腹圍生長速度幾乎一致,但4~12月齡公豬腹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同時,沙烏頭公豬2~12月齡的腹圍的生長速度基本相同,但母豬4~12月齡的生長速度變緩。
2.2.5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管圍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5可知,2~4月齡,沙烏頭公、母豬管圍生長速度幾乎一致,但4~12月齡,公豬管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尤其是6~12月齡。同時,沙烏頭公、母豬均表現(xiàn)出4~6月齡的管圍的生長速度變緩,但6~12月齡的生長速度變快的曲線。
2.2.6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腿圍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6可知,2~6月齡,沙烏頭公、母豬腿圍生長速度幾乎一致,但6~12月齡公豬腿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同時,沙烏頭公、母豬均表現(xiàn)出4~6月齡的腿圍的生長速度變緩,但6~12月齡的生長速度變快的曲線。
2.2.7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胸深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7知, 4~6月齡,沙烏頭公豬胸深生長速度略快于母豬,但6~12月齡母豬胸深生長速度略快于公豬。同時,沙烏頭公、母豬4~6月齡的胸深的生長速度變緩。
2.2.8 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胸寬生長曲線分析
由圖8可知,4~12月齡沙烏頭公、母豬胸寬生長速度幾乎一致。
整體來看,沙烏頭公豬4~6月齡體高、胸圍、胸深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6~12月齡體長、腿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4~12月齡腹圍、管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而沙烏頭母豬只有2~4月齡、6~12月齡胸圍生長速度快于公豬 和6~12月齡胸深生長速度快于公豬。同時,除了胸寬,沙烏頭公、母豬4~6月齡的體尺性能與其它時間段相比生長均變緩。
3 討論
性別對豬只的體尺性狀影響報道較少且尚無一致結(jié)論,而性別對我國地方豬不同月齡體尺性狀的影響則未見報道,本研究首次進(jìn)行性別對不同月齡沙烏頭體尺性能進(jìn)行差異分析,發(fā)現(xiàn)性別對2月齡沙烏頭豬的體長有顯著影響,但對2月齡的其它體尺性狀和其它時間段的所有體尺性狀均無顯著影響。該結(jié)論與郭建鳳等[3,4]和丁月云等[5]發(fā)現(xiàn)性別對宰前商品豬或安慶六白豬的體尺性狀影響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與試驗豬品種、屠宰月齡、體重和營養(yǎng)水平等不同有關(guān)。
豬在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各部位的生長通常是不均衡的,呈現(xiàn)不同的生長曲線,而且不同性別間可能存在差異。本研究驗證了上述觀點,發(fā)現(xiàn)沙烏頭公豬4~6月齡體高、胸圍、胸深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6~12月齡體長、腿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4~12月齡腹圍、管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而沙烏頭母豬只有2~4月齡、6~12月齡胸圍生長速度快于公豬和6~12月齡胸深生長速度快于公豬。而且,除了胸寬,沙烏頭公、母豬4~6月齡的體尺性能與其它時間段相比,生長均變緩。張鏸予等研究表明甘孜藏豬在4~6月齡體長增長最快[6];張國漢等研究發(fā)現(xiàn)0~10月齡的華北型的內(nèi)蒙古河套大耳豬 體長增長公母豬均在0~2月齡增長最快,公母豬體高增長也在0~2月齡達(dá)到高峰[7];而對香豬的研究表明,香豬在0~l月齡體長、體高增加最快,日增長分別 為4.76 mm、2.44 mm[8],此次試驗0~2月齡沒有測定,不好直接比較。但對于結(jié)論的不一致可能是因為品種、生活環(huán)境和測定豬只數(shù)量不同的緣故。
此外,此次測定的沙烏頭6月齡母豬體長、體高和胸圍與2011年出版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1]中報道的1991年測定的6月齡母豬的體長(99.47)、體高(49.43)、胸圍(83.47)相比有所減小。6月齡公豬的體長、體高與1991年測定的體長(95.56)、體高(48.56)相比也有所減小,但胸圍有所增大,后者僅為77.5 cm??赡苁且驗轱暳系母淖兓蛘咭蛉后w數(shù)量減少導(dǎo)致性能有所退化引起,因此應(yīng)加強對沙烏頭豬的保護、擴群與選育提高。
4 小結(jié)
性別對不同月齡沙烏頭豬體尺性能影響較小,僅對2月齡沙烏頭豬的體長有顯著影響。不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尺性能生長規(guī)律不同,其中沙烏頭公豬4~6月齡體高、胸圍、胸深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6~12月齡體長、腿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4~12月齡腹圍、管圍的生長速度快于母豬。而沙烏頭母豬只有2~4月齡、6~12月齡胸圍生長速度快于公豬和6~12月齡胸深生長速度快于公豬。相同性別沙烏頭豬不同階段體尺性能生長規(guī)律不同,除了胸寬,沙烏頭公、母豬4~6月齡的體尺性能與其它時間段相比,生長均變緩慢。此外,此次測定的沙烏頭6月齡公、母豬體長、體高均比1991年測定的相比也有所減小,不排除因群體數(shù)量減少導(dǎo)致性能有所退化的原因,因此應(yīng)加強對沙烏頭豬的保護、擴群與選育提高?!酢?參考文獻(xiàn):(8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