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離岸人民幣總資產(chǎn)(包括存款、債券、貸款等在內)達到1.88萬億元,同比增長78%,相較2010年暴增650%,預計至今年年底總額將突破2.5萬億元
其中貢獻最大的仍為人民幣存款,總額達到1.5萬億元。在離岸市場貨幣總量中的占比為1.34%,與日元、英鎊等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此外,離岸人民幣債券在近兩年也成為熱門投資領域,境外主體范圍從香港擴展至臺灣、新加坡和英國等地。預計2014年點心債券市場(在香港發(fā)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被稱為“點心債”)的強勁增勢仍將持續(xù),有望超過7,500億人民幣
至2014年2月,人民幣的支付價值活動占有率(activity share in payments value)已達到1.39%。這使其連續(xù)第三個月躋身全球十大支付貨幣之列,并超越瑞士法郎,占據(jù)第七位、
隨著倫敦、新加坡、巴黎、中國臺灣等地相繼加大人民幣離岸業(yè)務,離岸人民幣中心之爭再度白熱化。但就目前而言,香港的霸主地位仍無無可動搖
目前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香港銀行體系中的人民幣存款約占全球離岸人民幣存款的 60%,而日均即期外匯交易量占比甚至達到90%。
憑借在全球外匯交易領域的獨特優(yōu)勢積極推進人民幣外匯交易業(yè)務,2013 年日均即期外匯交易量達到50 億美元,超越新加坡成為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人民幣整體存款增長驚人,目前在當?shù)乜偼鈳糯婵钪姓急瘸^30%。而在外匯收益及人民幣較優(yōu)厚利息回報兩項誘因之下,臺灣民眾對累積人民幣有強烈興趣。
極具潛力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而東盟則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以人民幣為計價結算貨幣的市場發(fā)展?jié)摿薮蟆?/p>
人民幣的流出途徑主要有以下幾個
當離岸市場具有足夠的規(guī)模及流動性、產(chǎn)品也逐步多樣化時,更多進出口企業(yè)就有可能選擇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職能有望繼續(xù)提升,近幾年來包括尼日利亞、泰國、南非、白俄羅斯、印尼等國家和地區(qū)已明確表示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當境內融資難度增加時,離岸融資可成為替代方案
盡管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越發(fā)重要,但與主要國際貨幣相比差距仍然明顯。據(jù)中國銀行發(fā)布的“離岸人民幣指數(shù)”(BOC Off-shore RMB Index,簡稱ORI)顯示,至2013年末人民幣離岸指數(shù)僅為0.91%。這意味著在離岸存貸款等國際金融活動中,人民幣在所有貨幣份額中的占比不足1%,美元及歐元等仍占據(jù)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