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疾÷孰S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者高達15%左右。其病理特征有支氣管黏膜腫脹、黏液腺肥大和分泌物過多,氣道狹窄,阻力增加,造成阻塞性通氣障礙。臨床上加強各項基礎護理及心理護理可提高患者與慢性病做斗爭的信心,避免接觸各種可能的誘發(fā)因素,防止疾病發(fā)展,保護與改善肺功能。
【關鍵詞】慢性支氣管炎 癥狀護理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氣喘等且反復發(fā)作為主要癥狀,每年持續(xù)3個月,連續(xù)2年以上。早期癥狀輕微,多于冬季發(fā)作,春夏緩解。晚期因炎癥加重,癥狀可常年存在。
一、癥狀體征
1.癥狀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部分患者發(fā)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由于遷延不愈而發(fā)展為本病。主要癥狀為慢性咳嗽、咳痰和氣短或伴有喘息。癥狀初期較輕,隨著病程進展,因反復呼吸道感染,急性發(fā)作愈發(fā)頻繁,癥狀亦愈嚴重,尤以冬季為甚。
2.體征早期多無任何異常體征,或可在肺底部聞及散在干、濕羅音,咳嗽排痰后羅音可消失,急性發(fā)作期肺部羅音可增多,其數(shù)量多寡視病情而定。慢性支氣管炎合并哮喘的患者急性發(fā)作時可聞及廣泛哮鳴音并伴呼氣延長。晚期患者因并發(fā)肺氣腫常有肺氣腫的體征。
二、輔助檢查
1.X線檢查2.呼吸功能檢查3.血液檢查4.痰液檢查
近年來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有明顯增多趨勢,特別是多見于感染的老年患者,痰涂片中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喘息型者可見較多嗜酸性粒細胞。
三、治療原則
1.患者有全身癥狀時,應注意休息和保暖治療,目的是減輕癥狀和改善機體的功能?;颊叱3P枰a充液體和應用退熱藥物??蛇m當應用鎮(zhèn)咳藥物,痰量較多或較黏時,可應用祛痰劑。
2.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對抗菌藥物并無明顯的治療效果,在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時應避免濫用抗菌藥物。但如果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膿性痰和重癥咳嗽,則為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對急性支氣管炎的患者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可應用針對肺炎衣原體和肺炎支原體的抗菌藥物,如紅霉素,也可選用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如有急性支氣管炎的表現(xiàn)應該應用抗流感的治療措施。
3.慢性支氣管炎急性加重期治療
(1)控制感染視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jù)病原菌藥敏結果選用抗菌藥物。如果患者有膿性痰,為應用抗菌藥物的指征。輕癥可口服,較重患者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菌藥物。
(2)祛痰、鎮(zhèn)咳對急性發(fā)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用祛痰藥及鎮(zhèn)咳藥物,以改善癥狀。中成藥止咳也有一定效果。對老年體弱無力咳痰者或痰量較多者,應協(xié)助排痰,暢通呼吸道。應避免應用鎮(zhèn)咳劑,以免抑制中樞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產(chǎn)生并發(fā)癥。
(3)解痙、平喘藥物常選用氨茶堿、特布他林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等短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若持續(xù)存在氣流受限,需要進行肺功能檢查。如果明確慢阻肺的診斷,必要時使用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或糖皮質(zhì)激素加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吸入。
(4)霧化療法吸入可稀釋氣管內(nèi)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霧化吸入有一定幫助。
4.慢性支氣管炎穩(wěn)定期治療
重視感冒的防治:感冒可使緩解期的患者舊病復發(fā)。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nèi)(至少1年),定期進行感冒的預防治療是很重要的,可用流感疫苗,或服用預防感冒的中草藥。
四、慢性支氣管炎的護理
(一)藥物護理
1.呼吸道濕化 急性期常有過度換氣,可使水分丟失致呼吸道分泌物黏稠,痰液難以咳出。因此患者濕化呼吸道后痰液稀化,利于排出。
2.超聲霧化 吸入常用生理鹽水10 ml加α-糜蛋白酶5 mg做霧化吸入,每日3次,每次20min。鹽水可濕化氣道黏膜,稀化痰液,α-糜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質(zhì),抗炎、消腫,促進排痰。
3.氧氣的濕化 吸入干燥的氧可使氣管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因此患者吸氧時應采取濕化瓶內(nèi)加入蒸餾水后吸入。
(二)吸痰
1.定時翻身 患者在護士的幫助下,每1~2h翻身1次。翻身時宜緩慢進行,同時配合拍背咳痰。
2.叩擊背部 通過叩擊震動患者背部間接地使附著在肺泡周圍及支氣管壁的痰液松動脫落。拍背的力量、頻率以使痰液排出順利,患者能承受為宜。
3.有效排痰 經(jīng)過采取上兩項措施,痰液大多從肺泡周圍進入氣道,此時鼓勵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囑患者用力咳嗽,以加強膈肌反彈的力量,排痰效果較好。
一般引流、叩擊、震動在早晨及臨睡前各做一次。如有肺不張和急性呼吸道炎癥分泌物極多時,可每2h做一次,但飯后1h內(nèi)不宜進行。操作時不需脫衣,以免受涼感冒。
(三)有效呼吸
1.腹式呼吸 讓患者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通過腹肌的主動舒張與收縮加強腹肌訓練。可使呼吸阻力減低,肺泡通氣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
2.呼吸訓練 用鼻吸氣,經(jīng)口呼氣,呼吸要緩慢均勻,切勿用力呼氣。吸氣時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氣時腹肌收縮,腹部下陷。呼與吸時間比例為2~3:1,每分鐘10次左右,練習數(shù)次后可稍事休息。每日訓練2次,每次10~15min。
3.縮唇呼氣 呼氣時將口唇縮成吹笛子狀,氣體經(jīng)縮窄的口唇緩慢呼出,稱縮唇呼氣。其作用是提高支氣管內(nèi)壓,防止呼氣時小氣道過早陷閉,以利肺泡氣體排出。
五、結論
支氣管炎主要原因為病毒和細菌的反復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煙霧粉塵、污染大氣等慢性刺激可發(fā)病,過敏因素也有一定關系。患者要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強肺功能鍛煉,為順利過冬打下基礎。香煙可致氣道免疫功能下降,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煙酒可以使支氣管上皮受損,容易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及預后不利。另外,應加強室內(nèi)通風,避免有害粉塵、煙霧和有害氣體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