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父親曾經(jīng)與孩子一同閱讀一個童話故事,故事里的小主人公很有趣,他被貼上了郵票然后“寄”到了他想到達(dá)的地方。小朋友聽完故事后覺得很新奇,也要求父親這樣做,結(jié)果父親覺得孩子不可理喻,明明只是一個故事,你怎么可以相信?親子關(guān)系就在這一吵一鬧中破裂了……
不恰當(dāng)?shù)幕卮?/p>
我沒有郵票!
這樣的回答是不會讓孩子死心的,他會繼續(xù)讓你去買郵票,也就是他的問題你沒有解決。
聰明父母的回答
你想寄到哪里去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在你身邊,你要找到一個能接收這封“信”的人才可以哦。
噢,你想寄到北京的外婆家呀,可以啊,不過我們不用貼郵票了,現(xiàn)在航空公司有一種“快遞”服務(wù),比貼郵票更有趣,直接就可以把你郵寄到外婆家了。不過要大一點的小朋友才可以哦,那你要趕快多吃飯,長大了,爸爸就把你寄出去,好嗎?
其實每個孩子聽完童話故事,都會有那么一點沖動——我也要。這個我也要,或許過了一兩天,就被他們遺忘掉了,所以把握機(jī)會和孩子幻想一下不是更好嗎?他不但會覺得爸爸媽媽很有趣,還會把你們當(dāng)成他最貼心的朋友。
(摘自《小豆丁大問題》 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編輯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