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也許你曾悄悄地和老師打過招呼:一個學年結束了,能不能給自己并不十分出色的孩子一個獎項呢?學習之星,進步之星,勞動之星,最有愛心獎,最誠實獎……不論什么名目,都可以,只為孩子能抱著一張獎狀回家,滿心歡喜,知道自己是個被認可的好孩子。
可是,你想過自己也可以給孩子頒獎嗎?
辦公室有位同事,蘭心蕙質,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她一直很用心地尋找著教育的智慧。在孩子讀小學起,每到年底,她都會舉行家庭頒獎儀式。她孩子現(xiàn)在就讀于南京大學。
因為沒人帶,同事的孩子提前一年讀小學,也許是年齡小的緣故,小男孩有點兒調皮,愛講話,愛搗蛋,作業(yè)也比較馬虎。一學期結束了,小男孩什么獎狀也沒有領到。放假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嘟著嘴很不開心,雖然在同事的安慰下一會兒又嘻嘻哈哈了,但同事卻有了心結:自家的孩子并不完美,可不完美的孩子也需要贊美。怎么辦?左思右想,她沒有去找老師補上一張獎狀,也沒有暗自神傷,而是去街上買了三張漂亮的卡片和彩色蠟筆,還買了些糖果、巧克力、玩具等?;丶液笏龑鹤诱f:“我們在家里也舉行一個頒獎晚會吧,到時候媽媽給你頒獎,你給爸爸頒獎,爸爸給媽媽頒獎,一定很好玩?!?/p>
就像期待一個好玩的游戲一樣,小男孩很激動。小男孩和同事一起拿起畫筆,把卡片的一面設計成獎狀的模樣,又在卡片另一面的空白處,畫上簡筆的小貓小狗,小花小草小人等插圖,然后挑選一個周末的晚上,一起布置客廳,一家人隆重地坐在一起,開始這個游戲式的頒獎晚會。
晚會的第一個程序是三個人分別說說自己一年來的進步、獲得的成績、對自己最滿意的是什么;第二個程序,根據各自的演說,三人討論,在特制的卡片上分別寫下什么獎項什么話語最為貼切;第三個程序,頒獎、領獎和挑選獎品;最后一個程序,三人各自發(fā)表獲獎感言,并說說來年對自己的期望,準備改進的缺點,也可以順便提提對他人的要求和期盼。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很有技巧,同事和她的先生會先強烈要求對方說說對自己的要求和期盼,然后做出一副心悅誠服的樣子,孩子在一邊聽得很心癢,也很迫切地懇求爸爸媽媽為自己提提要求,一切便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他們設計的獎狀名稱可謂五花八門:愛吃飯的好孩子獎,運動小健將獎,好心腸的媽媽獎,煮夫爸爸獎,最細心獎,最會賺錢獎,干凈男孩獎,書蟲獎……這些獎項看著很奇怪,很多樣,卻暗含匠心,涵蓋了學習、生活、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每當小男孩依照爸爸媽媽的指導,在獎狀的空白處填上名稱時,其實都是在心中悄悄寫下一種承諾,也寫下對自己的一份小小期盼。
一張張?zhí)貏e的獎狀掛在床頭,漸漸鋪展到了一整面墻,成了一份很別致的裝飾。調皮的小男孩,在一張張獎狀面前,一點點地優(yōu)秀起來,成績不錯,運動不錯,和爸媽的關系不錯,生活自理能力不錯,和同學朋友的相處不錯,閱讀不錯……他們一直延續(xù)著這個頒獎活動,只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在形式上有了一些小小的變化,變得質樸了,但也多了些真誠而實在的內心交流。
二
記得以前班里有一個學生,一次班會課上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其實自己沒有什么特別的訣竅,只是他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南大的學生,每天是行走在南大的校園里,這樣想著想著,不自覺地就以南大學生來要求自己了,而且越來越覺得自己有著讓人喜歡的意氣奮發(fā)、風華正茂的模樣。每當想偷懶時,這種想象就成為一種約束;成績偶爾落后時,這種想象又轉化成對失敗毫不氣餒的勇氣,和不斷前行的動力。這位學生就在這樣的想象里,漸漸走向了優(yōu)秀,后來,他考上了廈門大學。
這個學習的小秘訣,或者說這種有意思的想象,和那位同事在家里頒發(fā)的獎狀,意義其實是一致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種好的暗示,好的暗示不僅帶給我們愉悅的心情,還會逐漸地轉化成一種意念。
每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智慧的媽媽或爸爸。這樣的家庭頒獎晚會,對孩子到底有著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呢?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帶給家庭更多的歡樂和笑聲,讓孩子自覺不自覺地擁有了目標意識和反省意識,更重要的,是給了孩子一個積極向上的暗示,源源不斷地帶給孩子自信。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