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好朋友,是從小玩到大的那種,但最近我越來越看不慣她的所作所為。她總向別人借錢,卻常常不還。如果別人不借給她,她就背后罵人。雖然她沒有向我借過錢,但我看她這樣心里就是不舒服。我又不想失去她這個朋友,該怎么辦?
莎士比亞說:“朋友間必須患難相濟,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你有傷心事,他也哭泣,你睡不著,他也難安息;不管你遇上任何困難,他都心甘情愿和你分擔?!比绻业暮门笥堰@么做,我想我不會躲避,也不會視而不見,而會積極幫助朋友認識并改正錯誤。
但幫助朋友改正錯誤是要講究方法的,因為勸告別人,如果不顧及對方的自尊心,說得再對也沒用!就這件事,如果換成我,我會這樣做:找到我的另外兩位朋友甲和乙,事先說明用意,請甲模仿我朋友那陣子的言行,通過創(chuàng)設“看見自己”的情景,以“境”觸“情”,觸動朋友反思。情景是這樣的:
第一次: 我和我的朋友在食堂吃飯,甲和乙也端著飯菜坐過來了,大家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甲沖著我們嚷嚷:“誰有錢?借點錢給我?!闭f著把目光鎖定了乙,乙佯裝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次: 隔了兩天,我們四人又聚在一起,甲又沖著乙喊:“再借點錢給我!” 乙說:“上次的還沒還呢,又借?” 甲故意把目光掃向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目光有點躲閃,甲盯了一會兒我的朋友,又轉向乙說:“再借點,下次一起還。” 乙面露難色,但還是借給了她。我對甲說:“俗語說得好,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你應該盡快把錢還給乙,人家也有難處的,大家都是消費爸爸媽媽的錢,應該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然后我轉頭對朋友說:“你說,對嗎?”朋友點頭表示贊同。
第三次:又過了幾天,我們四人又坐在一起,甲又向乙借錢,乙說:“前兩次都還沒有還,我也沒有錢了?!闭f罷還把口袋翻給甲看。甲隨口一句:“太小氣了!” 乙氣得起身離開。然后甲就氣急敗壞地罵乙:“不夠意思,小氣鬼,借點錢有什么呀,真不夠朋友!”看到甲氣急敗壞、聲嘶力竭的樣子,我暗暗觀察我的朋友,她先是驚訝,然后是不忍直視,最后是臉一陣紅一陣白的。這時我對甲說:“在這件事情上,你自己理一理頭緒,問題到底出在誰的身上,是乙一直在幫你,你不但不領情,還要抱怨,是乙不夠朋友,還是你自己做得不夠到位?乙珍視你們的友誼,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幫你,換位思考一下,若你是乙,你會怎么想?人們常說,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專門苛求別人!你總不想做小人吧?”我的視線轉向我的朋友,我的朋友紅著臉,聲音很低地說:“是要換位思考,應該珍惜這份友誼?!?/p>
我和甲相視一笑,心中暗喜。任務成功完成!
我想通過這種情景再現(xiàn),讓我的朋友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然后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別人帶來的傷害。只要意識到自己錯了,改正就不會太困難。這樣,我既可以與朋友保持友誼,又可以幫助朋友改掉毛病,豈不是一舉兩得!
你也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