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武
【摘 要】
課堂教學文化的主角是學生,為此課堂教學文化建設屬于一種關于人的文化。初中生正好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他們渴望來自于教師的特別尊重和平等的對待,因此,應該開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為初中生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教學文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就是要探索一種平等自主、自主探究和師生互動的一種教育理念。為此初中教師應該重點為學生創(chuàng)作一種擁有這種課堂教學文化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本文主要論述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內容。
【關鍵詞】
初中 語文 課堂教學文化 教學資源
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自我發(fā)展,而課堂教學文化的建設需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xiàn)。課堂教學始終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陣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著嚴重的弊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等都不愿意新的課堂教學文化的建設與形成。為此在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這種改革時全面性的,包括理念、方式和模式等方面的變革。下面文章對如何開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進行論述。
1.重視對話是營造語文課堂教學文化的前提
學生、教師和語文之間是一種對話關系,只有展開師生之間的交流,才能開展真正的教育。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環(huán)節(jié),整個課堂是專斷、單調和失語的,缺少彼此之間的交流和對話。開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對話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傾聽、交流和思考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發(fā)展。重視對話是營造語文課堂教學文化的前提,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實現(xiàn)知識的沉淀和智慧的構筑。組織對話交流是構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平臺和渠道,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對話的情境將學生帶進對話中,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一種互動。
2.自主學習是構建語文課堂教學文化的關鍵
2.1巧妙引導,創(chuàng)設靈動的生命課堂
教育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但絕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語文課堂應該是自由靈活和妙趣橫生的。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課堂更多體現(xiàn)的是一種人文情懷,學生能夠更加自由和主動的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主動獲取知識并且發(fā)展探究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重點放在學生身上,結合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實際,然后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巧妙的領導,創(chuàng)設出一種靈動的生命課堂。
2.2解放時間,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講課,學生自己只有很少的時間。新課標背景下教師應該將一節(jié)課一半以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將時間利用起來。比如在學習語文課文《孔乙己》一文時,教師布置問題:談談對孔乙己的認識和評價。提前給學生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或者是分成小組,由每個小組自主決定由誰開始。最后再將學生談論的內容整合起來由教師做出總結。這樣就能將課堂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2.3民主放權,讓學生自由選擇
教師進行民主教學,讓學生處在一種和諧、平等、自由的氛圍愉悅的學習。教師不能統(tǒng)一要求學生用什么樣的學習方法,要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之間始終保持平等,從而將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的尷尬氛圍中解脫出來。
3.問題探究是拓展語文課堂教學文化的延伸
問題探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分析、探究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3.1樹立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
樹立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在探究的過程中一旦出現(xiàn)了挫折才能敢于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比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智力為學生設定難易不同的問題,教師可以給予適當?shù)奶崾荆亲罱K還是要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的給予學生評價。讓學生保持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比如,在學習完課文《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和思考,學生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菲利普一家之后還能夠平靜的生活嗎?”“于勒叔叔之后會回到菲利普家族嗎?菲利普家族會重新接納于勒叔叔嗎?”“于勒叔叔的命運后有所轉變嗎?后來還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這樣不僅鞏固和深化了課堂內容,而且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3.2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初中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還不成熟,教師給予正確的指導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研究思路,而且能夠增加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信心,避免學生陷入不必要的研究誤區(qū)。教師指導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對于探究和解決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比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學習,學生發(fā)表的看法可能是不成熟和不完整的,但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慕o予意見,但是不要隨意的打斷。比如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學生討論到菲利普家族在見到叔叔于勒之后的不同反應之后,普利普家族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反映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純粹的金錢關系”上面的,貧窮就會出現(xiàn)哥哥不認弟弟的悲慘的景象。經(jīng)過一番討論學生會逐步的明確文章的思想內涵。這樣就能將學生的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總之,開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新天地,需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價值。尊重學生的人格和發(fā)展?jié)撃?,賦予學生真誠的關懷與尊重。與此同時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多元化的,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師生之間有對話交流,才能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李芳萍.與生命同行的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J】.教書育人,2013(17)
【2】項立明.語文課堂教學文化建設的生命化思考【J】.家教世界,2013(17)
【3】柴曉蕓.讓語文教學提高班級文化建設的德育實效【J】.新課程,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