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LISTEN,LEARN&SHARE聽講的大學不抓瞎

      2014-04-29 00:44:03王永曦
      大學生 2014年11期
      關(guān)鍵詞:講座整理微信

      王永曦

      恍然間,四年時光悄悄溜走,我要和青春明媚的大學生活說再見了。這四年里,我自認為做得最有意義的事兒是利用課余時間在周圍高校旁聽了十幾門課程和幾十場講座。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三九寒天,我或許在聽講的教室里或許是騎著自行車奔波在聽講的路上。四年的聽講生活我受益良多,在這里,跟大家聊聊我的心得與收獲。

      學力的提升

      到底為什么去聽講?這很重要。

      有句話說得好:態(tài)度決定命運,聽講座的動機會決定收獲的多少和持續(xù)的熱情。同學們往往懷著各種不同的理由去聽講座,有的是純粹出于興趣想要多學習些知識;有的是呆在宿舍無聊,閑著也是閑著;有的則是因為正在做某個課題,講座的內(nèi)容和課題十分相關(guān),等等。最讓我無語的是,有的人只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很忙,去了講座現(xiàn)場就睡倒一片……我只想說,不以學習為目的的聽講都是耍流氓。

      我聽講座的初心是因為迷茫。高中的時候只知道要努力學,考出好成績考進好大學。大學的志愿是父親幫我決定的地質(zhì)方向,理由是男兒要有立身之本,這個專業(yè)好找工作。到了大學,對我來說野外考察苦不堪言,一上專業(yè)課就是圍著巖石繞圈子,做實驗的日子讓我絕望得看不到頭,這與我渴望的以書為友、修身靜心的大學生活實在反差過大。我不打算一輩子與石頭打交道,一時間又找不到人生方向,于是就打算去聽聽講座,沒想到成了愛好。

      一開始屬于“抓瞎”階段,基本上只要有時間、自己可能感興趣的講座我就會去。一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疲于奔命,有些講座講得很專業(yè),內(nèi)容越聽我越不感興趣,收獲不大。于是我仔細分析了一個月的聽講筆記,自己對歷史類、時政分析類和國學類的講座比較感興趣。之后我就遵循這個順序來聽講座,范圍縮小了收獲也就多了。另外,講座現(xiàn)場信息量大,演講人大多講得比較專業(yè),如果對相關(guān)領(lǐng)域知道得太少,聽的時候就會有困難,收獲更提不上了。于是,我找到北大的課表,系統(tǒng)地旁聽了中國古代史、秦漢魏晉南北朝政治歷程、20世紀世界史、大國崛起等課程,通過旁聽基礎(chǔ)課程,我對歷史學科有了更多的了解,聽這一類的講座也更容易聽懂了。

      在我看來,幾年的聽講生活大大提升了我的學習能力。如果用處理信息的能力來衡量學力,那就是獲取信息的能力與整合信息的能力。簡單地說是:怎么獲得講座的信息、怎么有效的整理演講人的信息使之為我所用。前面一條比較簡單,善加利用網(wǎng)絡(luò),微博、微信、豆瓣、各大高校主頁都會定期發(fā)布講座信息,有心人定期關(guān)注就好辦了。重要的是第二條,有效整合演講人提供的資訊并掌握好,往往被許多人忽略。

      我的同學A君就很好地掌握了這個方法。A君是典型的校園大忙人,參加好幾個社團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同時他還是一位聽講座達人。這位仁兄聽講座有一個習慣:提前查閱主講人的主要著作,對其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后決定是否去聽講。他去聽講座時,一定會帶著筆記本電腦。他打字速度奇快,一場講座聽下來,主講人大致的講稿就出來了。這還沒完,回到學校后A君會再次整理,把其中不了解的知識點搞清楚。事實上,他聽過的課程可以整理成完整的講義。我倆曾經(jīng)一起旁聽錢乘旦老師的《大國崛起》課,當我看到他發(fā)給我近十萬字的筆記時,只有一種被晃瞎雙眼的感覺。

      A君告訴我,聽一次講座后,整理信息他就要花上一個白天的時間。雖然費功夫,不過這樣一來,他對似懂非懂的專業(yè)知識會掌握得更加深刻。A君本科是學計算機專業(yè)的,他以優(yōu)秀的成績拿到法學雙學位的畢業(yè)證。他的下個目標是考上清華的法學博士,成為一位出色的律師。

      反觀我身邊的許多同學,他們也熱衷于聽講座,但是事先不做功課,往往跟著主講人的思路走,信息消化的程度很低;講座之后,聽講的音頻和照片存在電腦里越攢越多,學識卻沒見豐富多少。這其中是有個初心的問題——究竟是為了什么來聽講的?如果真的想收獲知識,那么這條路注定是不容易的,至少不會因為聽了一場講座就掌握了某一領(lǐng)域的高精尖知識,充其量是皮毛。

      分享最快樂

      在聽講座的過程中,除了學習能力的提升,我最大的收獲是觀念的改變:學會分享。這是一次在聽中央民族大學薩茹拉老師講座的時候她告訴我的,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我越來越意識到這句話的正確性。分享是把知識內(nèi)化后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相當于自己對這些知識有了新的理解與體悟。其次,分享的過程中其他的同學也會受益,幾個人的頭腦風暴往往會產(chǎn)生一些奇妙的想法。

      我習慣于把每次聽講座的感悟和收獲寫成博客,發(fā)到微信朋友圈里共享。我還注冊了微信公共號,把心得與收獲發(fā)出來,有相同興趣的人一起交流。剛開始這樣做時,有人嘲笑我,覺得我很“裝”,我不以為意。倒是在告訴大家我聽了什么的過程中,我感覺到了困難。我發(fā)現(xiàn),如果讓我說,我很容易就能表達出來,然而落實到文字,我寫著寫著就覺得文不對題,要么就是拖來拖去,一直難產(chǎn)。不過,堅持下來后,我發(fā)現(xiàn)困難變得不那么難了,文筆也漸有長進。此外,我身邊漸漸聚集了一批同樣熱愛講座的人,我們在一起談論的話題往往是最近旁聽的課程或者講座,這種彼此分享知識與收獲的感覺真好!后來,我組織交流會,我每兩周和大家一起分享最近關(guān)注的講座與課程,以主題演講+自由討論的方式開展,效果不錯。

      提到分享,我得說說朋友B君。他的微博有三萬多條,全是關(guān)于講座的內(nèi)容,盡管已經(jīng)工作,但他還是一有空閑時間就扎進校園里旁聽,是一個地道的講座迷。最可貴的是他的分享精神:開始是他本人每天通過各種渠道匯總附近高校的講座信息,整理好發(fā)到微博上。后來,B君開設(shè)了公共賬號,分成各個學校、不同種類講座的推送。隨著工作量的增加,他常常晚上一兩點忙完微博、微信的更新才能睡覺,于是他組織了一些志愿者維護微信公共賬號的運營,每天定時發(fā)布講座信息?,F(xiàn)在他的微博“北大清華講座——北京活動”粉絲數(shù)已經(jīng)接近14萬了,成了名符其實的大V。這樣的分享,他已經(jīng)做了3年。

      拆開擋在通向未來路上的墻

      我一直在分享關(guān)于講座的心得,沒想到因此有了更多的收獲。有一天,一位編輯老師私信我,希望我去當實習生,幫助她整理講座錄音,整理的文檔會發(fā)在刊物上。我欣然同意,既能學習還能掙點零花錢,何樂不為?我開始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沒想到越來越順手,到了大三下學期的時候,我組織起一個6人小組,每天發(fā)現(xiàn)周邊學校的精彩講座,遇到合適的就整理好發(fā)給編輯老師。從大二到大四,這份實習我做了兩年,發(fā)表了近三十篇講座的整理稿和三篇專訪,聽了近百場講座。隨著實習的深入,我忽然意識到也許未來的理想職業(yè)選擇是記者——我愛好廣泛,天文地理歷史政治都喜歡,就是不喜歡做實驗測數(shù)據(jù);我喜歡與人溝通,在與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總是很有收獲。

      我記得教《實用新聞學》的老師告訴我:想學好新聞要去實踐,想做出好新聞要去現(xiàn)場。所以,我利用暑假在報社實習,親身體驗了新聞的生產(chǎn)過程。經(jīng)歷了采訪被拒的杯具體驗,我發(fā)現(xiàn)新聞不只是電視里戴著實時傳遞耳機與主播對話的現(xiàn)場記者高大上的形象,更多的是需要一點點努力去“挖”出來的。一場暴雨可能讓鐵路晚點、客車停運,七夕節(jié)的到來也會帶動全市鮮花的銷售,那些平常小事中的不平常是新聞,我漸漸明白,只有腳踏實地地做實事,才有可能實現(xiàn)心中那個高大上的“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新聞夢。

      畢業(yè)前,我跟愛好聽講座的朋友聊各自的去向,大家對未來都信心滿滿,有人考上了北大新聞系的研究生,有人遠去新疆支教。我已經(jīng)拿到心儀的offer,將要去香港讀研,并繼續(xù)我的聽講生活。

      現(xiàn)在回想剛上大學時迷茫的自己,堅持聽講座并養(yǎng)成習慣,讓我受益匪淺。因為四處聽講,我接觸到不同學科的精英,真正了解到一個專業(yè)學什么、就業(yè)的方向等,不再像高中時看著專業(yè)名稱望文生義,百度一下就決定把四年的時光花在一個自己一無所知的專業(yè)。在經(jīng)過一次次的實踐后,我決定以后走新聞這條路。確定這個選擇,要歸功于聽講座幫助自己拆開了擋在通向未來路上的墻,我告訴自己:找到適合的行業(yè),做最好的自己!

      責任編輯:張蕾磊

      猜你喜歡
      講座整理微信
      微信
      高一零碎知識整理
      整理歸納中漸次堅實
      他只做有“思享”的講座,讓小小微信裝下一個“萬人體育場”
      山東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 14:25:46
      書法史講座(十二)
      書法史講座(五)
      微信
      微信
      微信
      一次生動有趣的講座
      琴童(2006年7期)2006-07-18 09:39:58
      平遥县| 乌拉特前旗| 民权县| 大同县| 长兴县| 比如县| 清丰县| 延安市| 卓尼县| 舒兰市| 塔河县| 瑞金市| 惠水县| 湄潭县| 梧州市| 罗平县| 文山县| 河源市| 新宁县| 上蔡县| 饶河县| 鞍山市| 恭城| 仁寿县| 临清市| 辽中县| 岐山县| 贵定县| 方山县| 托克托县| 洛南县| 政和县| 读书| 伊川县| 中阳县| 海伦市| 班戈县| 府谷县| 崇礼县| 鄱阳县| 黄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