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彬
世界上,沒有什么比戰(zhàn)場更考驗人的智慧。
張飛率領(lǐng)二十軍卒,騎著馬拖著樹枝,在長坂坡將曹軍精銳部隊迷惑地止步不前,讓人禁不住高喊干得漂亮。然而,面臨危機,倉促之間做出個別正確的決定,已然不錯,想面面俱到,難比登天。
果然好景不長,嚇退了曹軍后,三將軍就下令拆毀當陽橋,暴露了內(nèi)幕,讓諸葛亮連嘆可惜。其實,不要說莽撞人張飛,即使是八面玲瓏的諸葛亮,時不時也會觸碰人生的stupid line。
蜀魏相爭之時,諸葛亮工作壓力大,吃的卻少,被心明眼亮的司馬懿偵知,當即做出老對手食少事繁不能久活的判斷。胃衰體弱,聰明過人的諸葛軍師百密一疏,竟然忽略了這么重要的資訊。
按說,以他的智慧,對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不可能沒有清醒認識,特別是身處敏感的戰(zhàn)爭時期,高層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有心人爭著搶著當作不平常的信號,擱在腦子里仔細揣度。何況胃口的大小和好壞,直接和人的體質(zhì)魄力掛鉤,對于掌握國政的大政治家,這絕非個人隱私,屬于高度的政治秘密,萬一讓外人摸清底細,不利于己,更有害于公。
況且,這事早有先例可以借鑒。
《史記》記有廉頗的胃口。廉將軍被開除公職之后,離開趙國流亡在外,一直沒找到靠譜的工作,總想著梅開二度退而不休,回原單位補差。趙王身邊始終缺少得力的武將跟秦國抗衡,屢戰(zhàn)屢敗之下,不得不惦記橫刀立馬的老臣廉大將軍,來個返聘。這樣,一個老領(lǐng)導(dǎo),一個老部下,都有盡釋前嫌重新搭伙的想法。
雖說是君有情臣有意,但領(lǐng)兵打仗,依靠情投意合是遠遠不夠的,披甲騎馬揮刀,身體要過硬,單憑簡歷上寫的身體狀況健康良好一般,雖是白紙黑字,卻難以判斷,還是看胃口來得直觀明了。
廉頗雖是一介武人,卻很懂行市,知道達成意向之后,要來點實在的,于是抄起筷子端起碗,甩開腮幫子顛起大槽牙,一頓飯吃了米一斗,肉十斤,用實際行動開出了一份身體健康、能干革命的介紹信。
諸葛亮遍覽群書,這故事能沒看到?不大可能。同屬軍師出身的司馬懿,在這方面就老謀深算得多,隨時賦予胃口深厚的政治責(zé)任——假借胃口不好,釋放身體已經(jīng)朽木不可雕的假信息,迷惑他人。比如,在對手大將軍曹爽派探子來探望時,就躺在床上捧碗粥演戲,假意吞咽不下,唏哩嘩啦地流了一胸口,把自己偽裝得像馬上要躺在鮮花叢中接受親友悼念一樣,誰見誰都覺得這老頭兒再不會有啥威脅。然而,這邊公開撒迷魂藥、灌迷魂湯,那邊已經(jīng)私下將秣馬厲兵、圖謀不軌開展得熱火朝天,把瞞天過海這三十六計中的第一計玩得出神入化。
這么看,司馬懿真是個不錯的演員,這決不是諷刺與看不起,政治家時刻面臨驚濤駭浪,隨時顛簸在stupid line上下,處處小心尚且不保,時時站在線上,稍有不慎則全面陷落,眼瞅著那條線化成穹頂,壓得自己無法翻身。
想將事業(yè)和人生經(jīng)營得活色生香,只有不斷修煉,一面提高自己的stupid line,不斷筑成新的長城,一面利用對手的stupid line,讓其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諸葛亮這種雖然聰明也能利用他人stupid line的人,卻做不到像司馬懿那般時時處處應(yīng)用,很有可能,是在劉備還沒出發(fā)之時,就已經(jīng)候在門口等著迎接,或是聽說劉備想招人,自己立馬一溜煙地跑去投奔革命隊伍。
正因如此,諸葛軍師能夠發(fā)揮聰明才智在戰(zhàn)場上殺出一片天地,卻也偶爾冒冒失失跌跌撞撞地栽倒在line下,被人踩在腳底,沒能奪取更為廣闊的秀麗江山。
責(zé)任編輯:張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