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
新買的鬧鐘不知哪天壞了,小布熊的小裙子不知什么時候破了好幾個洞……真是又可氣又好笑,難道我家的孩子天生就是個破壞王?!
破壞背后有真相
實在是太好奇啦
洗手池邊上的洗手液擠出來就是泡泡,真好玩。于是孩子會一直擠呀擠,池里的泡泡會變得越來越多,孩子專注地會一直擠下去。直到——瓶子里沒有泡泡了!糟了,媽媽發(fā)現(xiàn)會生氣的。于是,孩子很聰明地又將水池里的水一起再裝回到瓶子里去。
各種新鮮的東東總是能激發(fā)孩子強(qiáng)烈的探究心理,摸摸、看看、聞聞、嘗嘗都用過后還是不能滿足。所以真相是,孩子在想盡辦法探究他感興趣物品的真相。
小手不聽話
只要按了開關(guān),音樂盒里的小人兒就自動跳起來,好想把小人兒拿出來玩一會兒。于是,孩子對著盒子想啊想,看啊看。最后還是很想看看里邊,輕輕打開,打不開。再用點力氣,還是打不開。再使點勁,“啪”,盒子是開了,但再也關(guān)不上了,小人也不會跳舞了。唉!
很多時候,這就是父母看到被弄壞物品前的真實過程。孩子的小肌肉群是需要通過很多練習(xí),很長時間才能自如運(yùn)用。所以真相是,孩子沒控制好小手的力度。
心情不好
剛剛開始嘗試社交活動的孩子有時在社交活動中進(jìn)行得并不順利,于是他就會有不好情緒需要發(fā)泄,如果剛好看到某個物品,那就會直接將物品破壞掉。其實,真相是他想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安撫,讓他自己開心起來。
破壞大王不可怕
破壞的后果要體驗
如果孩子破壞次數(shù)多了,爸爸媽媽也耐心地說過了,但似乎都沒有用。那就讓他直接面對后果吧。比如,他心愛的拼插玩具被破壞了,那就是沒有了,不能玩了。精心疊的折紙被弄壞了,如果想有那就再費(fèi)更多的時間去折一個。當(dāng)他體會到這樣的結(jié)果時,會比父母說很多句話都印象深刻的。
經(jīng)常練習(xí)小手指
練習(xí)小肌肉群的方法很多,和孩子一起從最簡單的折紙開始,或拿一支孩子握著合適的筆來作畫,畫條彎彎的線,再畫條直直的線。這些看上去簡單的動作,對于孩子來說并不容易。慢慢的,孩子有了信心,也就更會喜歡這些小游戲,小手當(dāng)然就會聽話啦。
心情不好,說出來
爸爸媽媽下班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把孩子當(dāng)朋友一樣說說自己一天中高興的和不高興的事情。說到不開心的事情時,和孩子抱抱,或聽首歌,并告 訴他自己這 樣好 多了。還可以出去散散步,為孩子準(zhǔn)備一個平日他鐘愛的毛絨玩具做聽眾,通過這些方法,慢慢地,讓孩子學(xué)會如何處理壞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