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大叔
時間恐怕是《少年時代》中最令人難忘的存在吧,當(dāng)很多電影用屏幕漸黑漸亮的方式過渡出“12年以后”時,《少年時代》卻真的花了12年的時間去描繪了一幅少年的真實成長圖景。
時間,在《少年時代》中具有了密不透風(fēng)的連貫性。我們看到了時間的偉力,也看到了成長這個偉大自然法則的發(fā)生,它不再是智者口頭上狡黠的哲語,也不是電影里一句生硬的臺詞,我們看到的是一幅活生生的圖景和一段被時間融化了的戲劇。在《少年時代》中,故事不知不覺地和時間起了化學(xué)反應(yīng),就像釀酒的藝術(shù)一樣,水的平淡和糧食本身的普通因為時間的作用而發(fā)生了改變,本來平淡無味的兩種東西,經(jīng)過酒曲的點綴,在時間的作用下,最后進發(fā)出的是沁人心脾的醇香。對于《少年時代》而言,匠心獨運的林克萊特便是起點綴作用的酒曲,而時間便是使《少年時代》像美酒一樣醇厚的真正秘訣。
成長是《少年時代》的主題,其中所包含的成長不僅限于片中的少年,還包括了家庭的成長與演變,以及父母的變化。逐年的細心刻畫,使得這種變化不再是純戲劇式,而是帶入更多自然而然的由心而生。演員們可以演繹任何不屬于他們的人生,但是當(dāng)這種演繹附上時間的籌碼之時,演員自身隨著時間產(chǎn)生的變化也會悄無生息地融入劇情。這一切的作用,使得《少年時代》少了些微戲劇性,卻增加了更多紀(jì)實的成分。
男主角從6歲到18歲的生活經(jīng)歷,基本上覆蓋了一個人最初階段的成長史,從懵懵懂懂的兒童到為青春而苦惱的少年,導(dǎo)演林克萊特用瑣碎細膩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一切,伴隨著成長而來的父母、家庭、友情、愛情、理想,統(tǒng)統(tǒng)成為每一個成長階段的鮮活注解,導(dǎo)演在平淡之中找到了永恒的東西。全片主要靠對白推進敘事,這也是林克萊特一貫的話癆風(fēng)格。在看似瑣碎的對話中,總是能找到生活最為本真的細膩,這自然也是生活最真實的狀態(tài)。就像他之前的黎明、日落、午夜愛情三部曲一樣,抓住了生活中的本真與細膩之處,不論多平淡的故事都會顯得美麗動人。愛情三部曲中,林克萊特選擇了一對戀人人生不同階段的三個一天,《少年時代》中,他選擇了少年成長的十二個夏天,一樣的瑣碎與細膩,一樣的平淡而雋永,《少年時代》是成長版的黎明、日落、午夜三部曲合集,也是林克萊特電影精神的一種延續(xù)和升華。
電影中的十二個節(jié)點具有連貫性,也有自身特別的時間屬性。從布蘭妮活躍樂壇、混血王子新書發(fā)售會、奧巴馬競選、ladygaga大紅大紫、視訊聊天、膠卷相機、數(shù)碼相機等等,你或多或少總能從電影圖景的流行文化趨勢或者科技趨勢中找到相應(yīng)的時代節(jié)點。這些生活中細微的變化和片中角色的成長之間有割裂不斷的聯(lián)系,時代對人生活產(chǎn)生的影響便存在于這種無聲無息的侵入中。每年一度的父親探視,從開車帶孩子兜風(fēng)到視訊聯(lián)絡(luò),人和人的交流方式也在改變。我們很容易在主角的成長中看到時代的變遷,這種變遷不是來自于僵硬的“大事記”電視新聞報道,而是悄無聲息侵入生活的那種時代感,因為真正侵入我們生活的是無數(shù)帶著時代烙印的小事物。林克萊特對于這種細微變化的妥善把控,也正是此片真實與細膩的一個注解,在主角成長的過程中,影片沒有脫離實際的時代,它的真實源于真實。
艾拉·薩爾蒙完整的成長歷程給予了影片無可比擬的時間軸,恰好處于每一個年齡階段的薩爾蒙根本不必修飾其表演,影片中主角沉默寡言的叛逆期、懵懂的初戀期、離家遠行時的迷茫期,現(xiàn)實生活中的薩爾蒙應(yīng)該也在同步經(jīng)歷??吹酱?,我們不需要太多思考便能會心一笑,因為這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成長階段嗎?影片不復(fù)雜也不花哨,男孩平凡成長過程濃縮下來的三個小時并沒有變成流水賬,反而有了某種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不是來自洶涌的戲劇沖突、精密的電影語言、眼花繚亂的視覺沖擊、深刻的故事哲理,而是來自時間偉力下的真實,這是源于生活真實而又高于生活真實的藝術(shù)。因為有了這種藝術(shù)的真實,我們的心靈才得以從更高的地方去審視我們所看到一切平凡普通中的不幾與特別。電影留住時光的魔力,在此讓人如夢初醒。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飼養(yǎng)烏鴉》
父親猝死在了情人的床上。下一刻,小女兒安娜在廚房安靜而仔細地洗著手里的水懷,兩者之間似乎有著某種奇怪的聯(lián)系。老祖母不能言語也無法行動,終日里只能坐在輪椅上,對人生充滿絕望,于是安娜愿意幫助老祖母死去,拿來了自己偷藏起的毒藥,當(dāng)她將標(biāo)簽讀給老祖母聽的時候,才知道,那只是食用蘇打粉
安娜執(zhí)著于逝去的母親的愛,面對風(fēng)流冷漠的父親、水性的姨媽以及心求死的老祖母,懵懂的安娜次次想到了罐子里的粉末。
《飼養(yǎng)烏鴉》,片名出自西班牙句著名的諺語,你飼養(yǎng)的烏鴉,長大以后會來啄你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