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韓國人的姓氏

      2014-04-29 13:24:35譚汝為
      尋根 2014年4期
      關鍵詞:新羅后裔李氏

      譚汝為

      韓國人的姓氏,除樸姓之類外,許多姓氏如李、張、韓、金、高、盧等,與中國漢族姓氏相同。

      韓國人與中國漢族相同的姓氏,二者雖有聯(lián)系,但作為家族血緣關聯(lián)并不大。因為在歷史上,朝鮮人的漢姓大多出于仰慕中原的心理而自己改的,但也確有少數(shù)是由中原漢人遷徙到朝鮮半島后保留了中原姓氏。朝鮮族人中的漢人后裔,估計在千萬以上。打開電腦點擊“韓國尋根”四個字搜索,可查到許多韓國名人、望族來中國尋根的信息。

      韓國姓氏即使與中國漢族姓氏同為一個漢字,也不能說二者就是一碼事。現(xiàn)在流行的朝鮮文字,是在朝鮮李氏王朝世宗時期發(fā)明的。在發(fā)明朝鮮文字之前,朝鮮人用的就是漢字。朝鮮文字發(fā)明之后,并沒有獲得廣泛應用。大部分士族子弟,在朝鮮李氏王朝統(tǒng)治時期,仍學用漢字。直至現(xiàn)今的朝鮮和韓國建立之后,朝鮮文字才大規(guī)模推廣開來。

      金、樸是韓國兩個大姓。金姓主要來自新羅國王金閼智和伽耶國王金首露。樸姓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樸赫居世(新羅國王雖然為同一家族,卻有樸、金兩個姓)。這兩個姓都屬于神話傳說的姓氏。濟州島的高姓和梁姓,也來自神話傳說。百濟國王扶余氏和高句麗國王高氏,是自己起的姓。高麗滅亡后,王氏王族紛紛改為玉、全、田等姓。

      還有一些姓氏,是古代中國皇帝或者朝鮮半島三國國王賜姓(例如中國皇帝賜的甘泉文氏、新羅國王賜的金海許氏)。再如:百濟義慈王之子扶余隆在亡國后到中國唐朝學習,被唐高宗賜為徐姓。新羅第三代儒理王將全國劃分為6個部落后,給每個部落的酋長賜姓,比如俱禮馬賜姓為孫,蘇伐都利賜姓為崔等。

      有些朝鮮古姓和中國傳人的姓同為一個漢字,但其本貫(即祖籍)不同。從中國傳入朝鮮的主要姓氏,例如印姓(晉朝使臣印瑞的后裔),閔姓(宋朝使臣閔稱道的后裔),杜姓(北宋真宗兵部尚書杜慶寧的后裔),朱姓(南宋末年避難高麗的朱熹之孫朱潛的后裔),張姓(元朝公主陪嫁人員),左姓(元朝駐耽羅島牧馬官左亨蘇的后裔),明、升二姓(明初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的后裔),孔姓(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難),等等。韓國李姓,部分是從中國傳人的,如唐朝援新羅將領李茂的后裔、西漢文人李般第24代孫李璜的后裔、高麗開國功臣中國元朝人李之蘭的后裔、漢樂浪太守李震的后裔等。中國漢族的某些姓氏,雖與朝鮮姓氏相同,但其始祖不同,比如李氏,既有新羅時期、高麗時期自己創(chuàng)氏的,也有賜姓的,如全州李氏、公州李氏、仁川李氏等。

      歷史上,曾有國王給亂民起侮辱性的姓,比如高麗太祖給百濟遺民起的牛、馬、象(后改為尚)、獐(后改為張)、豚(后改為頓)等姓氏。還有一些古代姓氏,其來源不詳,比如傳說箕子來到朝鮮后傳下來的鮮于、徐姓,辰韓傳下來的蘇姓,還有百濟時的幾個大姓——沙、燕、解、國、真、苗等。

      韓國人口最多的五大姓金、樸、李、崔、鄭中,金氏可考的有106個本貫,樸氏有70多個本貫,崔氏有43個本貫,全為本土起源,沒有從中國傳過去的相同姓氏。在李氏109個本貫中,有30多個是從中國傳人的。在鄭氏35個本貫中,只有瑞山鄭氏、瑯訝鄭氏兩個本貫的始祖來自中國。

      朝鮮和韓國的姓氏,完全來自漢唐直至明朝時期的中國,有完整家譜文獻可為佐證的,有安、卞、邊、蔡、曹、陳、池、丁、范、方、房、洪、蔣、吉、康、孔、廉、盧、明、南、潘、千、秦、秋、任、沈、慎、石、宋、魏、閻、嚴、楊、殷、印、禹、朱等。在族譜記載中,相傳始祖是商周、戰(zhàn)國、秦漢時代進入朝鮮的中國人姓氏,有林、魯、柳、車、羅、呂、南宮、芮、王、吳等。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新羅后裔李氏
      關中李氏骨傷學術流派簡介
      關中李氏骨傷學術流派簡介
      尋找恐龍后裔
      豬李氏桿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xiàn)、診斷與防治
      域外漢詩:新羅新生代詩人崔匡裕的漢詩研究
      婁新羅
      寶藏(2018年1期)2018-04-18 07:39:24
      遼《韓德源嫡妻李氏墓志》校補
      《哥倫布后裔》中的歷史改寫與雜糅敘事
      高句麗滅亡后遺民的叛亂及唐與新羅關系
      天安新羅舒泰酒店正式開業(yè)
      美食(2016年8期)2016-08-21 13:57:44
      茌平县| 清流县| 吕梁市| 武鸣县| 霸州市| 厦门市| 郓城县| 双柏县| 巴里| 株洲县| 那曲县| 天气| 南宫市| 舞阳县| 九龙坡区| 易门县| 怀仁县| 岢岚县| 新乐市| 北京市| 武清区| 花莲市| 和硕县| 普洱| 自贡市| 高州市| 阳新县| 巩义市| 霍州市| 孝昌县| 辽阳县| 丰原市| 宣汉县| 凯里市| 乐业县| 林甸县| 布尔津县| 静海县| 宜宾县| 乌兰察布市| 两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