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淦江
從1998年開始,我專注于使用大畫幅相機和黑白膠片拍攝我國的古建筑、古民居,其中一個專題就是拍攝《門神》系列。在拍攝過程中有選擇地拍繪或刻在門板上的門神。全國各地的畫師不同,所畫的門神也不一樣,帶有較強的地方特色。國內(nèi)的門神,由于受文革的影響,破壞嚴重。但在海外,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的唐人街的門神,繪得精美且保存完好。由于我拍攝的門神是特指用顏料繪在門板上的門神,在拍攝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這些門神會隨著時間流逝而褪色、剝落。翻修的門神難有老一輩的手藝,少見精品。加上國內(nèi)大興三舊改造,鼓勵村民入住農(nóng)民公寓,大量的古民居、古祠堂被征用、被推倒,用以發(fā)展房地產(chǎn),建工業(yè)區(qū),這種手繪的民間藝術(shù)越來越難找到。作為一個攝影人,有責任記錄這一即將消失的藝術(shù)。所以我拍攝這一專題,全部采用8×10相機,用依爾福HP5黑白膠片,利用每年的公共假期,在廣東省內(nèi)、全國各地乃至東南亞各國拍攝,希望能再現(xiàn)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涵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