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平
[摘要]本文通過對《旅游法》的概述,簡單的分析了旅行社中常見的問題,闡述了《旅游法》出臺后對旅行社的影響及發(fā)展展望。
[關鍵詞]《旅游法》;問題;影響;展望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9-0215-02
1引言
在旅游法沒有頒布之前,我國只有與旅游行業(yè)相關的一些行政法規(guī),如《旅行社條例》和《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等,沒有一部強制性的綜合性法律來約束我國正在快速發(fā)展的旅游業(yè)。由于法制環(huán)境的缺失,我國旅游業(yè)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成為制約我國旅游業(yè)健康發(fā)展,轉型升級的最大障礙。旅游法的出現(xiàn),既凸顯了對旅游者、旅游經營者和從業(yè)人員的合法權益的保護,也強化了旅游經營、旅游服務合同、旅游監(jiān)督管理等的規(guī)范,使我國的旅游業(yè)朝著規(guī)范化的方向發(fā)展,當然,這也對我國的旅行社業(yè)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2《旅游法》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經2013年4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次會議通過,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堵糜畏ā贩挚倓t、旅游者、旅游規(guī)劃和促進、旅游經營、旅游服務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監(jiān)督管理、旅游糾紛處理、法律責任、附則共10章112條。
3旅游法實施前旅行社常見問題
3.1低價團、零付團費
在零付團費運行模式下,組團社不付給地接社任何資金,只輸送客源。在這種模式中,游客的基本旅游消費,以及地接社的折舊費、利潤、稅金、導游服務費等都來自導游所交的人頭費和旅游服務供應商的簽單。游客必須花費一定數(shù)額的指定消費項目費用,導游也只能通過各種方法宰客賺錢,不然自己不但賺不到工資還要賠錢給旅行社。
3.2導游無底薪影響導游服務質量
旅行社為了省去付給導游人員的一部分工資,招聘兼職導游帶團,兼職導游掛靠在導游服務公司,沒有薪水。兼職導游的責任心以及維護企業(yè)聲譽方面相對于專職導游來說比較薄弱,這樣會導致服務質量的不斷下降。其次由于帶團沒有底薪,甚至還要交人頭費,購物和自費項目的回扣就成了導游謀取收入的重要來源,導游變成了導購,勢必會降低導游服務質量。
3.3旅游服務合同不規(guī)范
雖然說有旅游主管部門規(guī)定使用的規(guī)范合同,但是仍有旅行社逃避簽合同,或與游客簽訂合同時經常有意地把一些條款表達得很模糊,逃避一些責任,甚至在出團后隨意更改行程。尤其是在購物和自費等項目的條款上隨意性大,缺乏對一些必備條款的約定,如游客權利、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等,損害游客的合法權益。
3.4以承包掛靠等方式或無證經營旅行社
《旅行社管理條例》明文規(guī)定承包掛靠等方式經營旅行社是違法行為,但由于申請旅行社的門檻較高,使掛靠行為還是遍地開花。這種經營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服務質量的不確定性、惡性競爭削弱旅行社的競爭能力、逃避國家稅收等。
4《旅游法》出臺后對旅行社的影響
4.1確立了旅行社經營資質
《旅游法》第二十八條明確了旅行社設立的基本條件,第二十九條對旅行社業(yè)務進行了分類,旅行社的經營范圍要明確記載于《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上。第三十條再次強調不得出租、出借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旅行社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4.2創(chuàng)造相對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旅游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游活動,誘騙旅游者,并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游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旅行社組織、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費旅游項目。但是,經雙方協(xié)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響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這條法規(guī)打破了旅行社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經營模式,游客長期以來習慣選擇低價團消費,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旅游市場有消極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有利于重整旅游市場秩序,走出低價團的誤區(qū),為旅行社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
4.3保護導游人員的合法權益
《旅游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旅行社與其聘用的導游人員必須簽訂勞動合同,從法律層面明確規(guī)定了旅行社與導游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導游人員的合法權益從根本上得到了保障。此外,還規(guī)定旅行社要向導游人員支付勞動報酬并交納社會保險費用,聘用臨時導游提供服務的,也要全額支付導游服務費用。針對中國旅游市場的一些潛規(guī)則,還提出了不得要求導游墊付或向導游收取任何費用。
4.4旅游服務合同法律制度確保服務質量,明確特殊責任承擔
《旅游法》用整個第五章來對旅游服務合同進行規(guī)范,是對《合同法》的有效補充?!堵糜畏ā烦鲇趯β糜握叩谋Wo,強調了旅行社的告知、說明義務、旅行社履約責任、旅行社協(xié)助返程義務、行程結束后30日內旅游者要求無條件退貨、退費的權利和住宿經營者實際履行合同的義務。
《旅游法》對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間、委托社和代理社之間、組團社和地接社之間、旅行社和履行輔助人之間的特殊責任承擔也都做了具體的處理。第七十條第二款明確了因旅游者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造成人傷或財損的,旅行社免責;第三款規(guī)定了旅游者在自由活動中發(fā)生的人傷和財損,旅行社僅在未盡事前提示和事后救助的情形下才承擔相應的責任規(guī)定。這兩點是以往打官司的爭論焦點,旅行社到底要不要承擔責任,從而降低了旅行社的經營風險。
此外《旅游法》第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和六十七條解決了旅游團不能成團的處理、旅游者或旅行社的單方面合同解除制度和因不可抗力等影響行程的處理。包括合同不能履行、合同解除和變更、危及旅游者安全和造成旅游者滯留的具體處理。
4.5建立了旅游糾紛訴前調解機制
《旅游法》增加了雙方當事人申請“調解組織”予以調解的規(guī)定,這種調解可與新的《民事訴訟法》相銜接,調解結果已經法院確認,即具法律約束力。調解組織的設定,由于其他地位與性質獨立于旅游行政部門和旅游經營者,使旅游者多了一個討公道的便捷地方,有利于快速處理旅游糾紛。
4.6確立旅游安全保障制度
《旅游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旅游者購買、接受服務時,應當向旅游經營者如實告知與旅游活動相關的個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動中的安全警示規(guī)定。第一次在旅游法中提出旅游安全的對象包括旅游經營者的安全經營和旅游者安全活動雙核心。旅游者對重大突發(fā)事件要予以配合,違反安全警示規(guī)定的要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4.7進一步用活了質量保證金
《旅行社條例》中已經對質量保證金上提及了動態(tài)管理,《旅游法》第三十一條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質量保證金本金可用于墊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險時的緊急救助的費用。
5旅行社在《旅游法》出臺后的發(fā)展展望
旅行社經營模式發(fā)生根本變化帶來了旅行社經營成本的上升,使得團隊旅游報價回歸合理價位,必然帶來價格的大幅上漲。短期內,團隊旅游需求得到抑制,大量旅游者將轉向散客游,旅游需求將在散客市場得到充分釋放,散客游將受到旅游者的青睞。一部分旅行社可能生存空間被擠壓而無法經營,被淘汰。旅行社面對新的法律,都不得不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如何調整經營模式,并且在合法的范圍內適應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那么,旅行社在經營模式上就要以自身優(yōu)勢為核心,對于旅游經營模式重新定位。比如在旅游產品上,可以聘請更為優(yōu)秀的旅游人才加入到旅行社中,用來打造高端產品模式,多方拓展,開發(fā)新產品,豐富經營內容。既然消費者更喜歡不受拘束、靈活度高的散客旅游線路,就應把散客市場作為重點研究的市場,根據(jù)消費者的需求,幫助旅游者安排旅游行程。
另外,旅行社必須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目前一些旅行社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并沒有建立起內部管理信息網絡,從而導致了旅游經營格局混亂。如果能把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企業(yè)的經營管理中,不但可以及時有效地獲得各種信息,而且能夠強化溝通,實現(xiàn)信息資源共享。電商是將來旅行社發(fā)展的方向,能給越來越多的散客提供方便,這對傳統(tǒng)的旅行社經營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
6結論
我國旅游業(yè)由于《旅游法》的出臺而重新洗牌。旅行社應擺好心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盡管傳統(tǒng)的經營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新的經營模式也會隨之出現(xiàn)。
參考文獻:
[1]葉海玲.淺談旅游法對旅游業(yè)的影響及旅行社的應對策略[J].旅游縱覽,2013(12).
[2]張圓媛.淺析新《旅游法》出臺后對旅行社經營的影響[J].旅游縱覽,2014(2).
[3]孫海琴.基于旅游法實施后的旅行社應對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24).
[4]張丙英.淺談《旅游法》對旅游行業(yè)的影響[J].經營管理者,20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