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
【摘要】要使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真正有效,教師應該把握好教材、學情、理念這三個支點,靈活運用教材,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關注課堂的教學細節(jié)。這樣,課堂才能為學生撐起一片充滿創(chuàng)造與活力的自主空間,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會是一潭活水,才能滋生出更多的養(yǎng)料。
【關鍵詞】學程設計;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教材;學情;理念
有效教學是課堂永恒的追求,要提高教學效率,準確有效的學程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如何在有限的40分鐘內既夯實雙基,又培養(yǎng)能力,還能愉悅學生情感?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走進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注重實效性
教材是學生從事音樂學習活動的“出發(fā)點”,是資源,也是權威,我們應該尊重。從理念上,我們要變“教”教材為“用”教材,因此,教師一定要深刻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分析教材的前后聯(lián)系,結合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加工、整合,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將靜態(tài)的教材文本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活動,這樣才能生成有效的學程設計。
重慶市特級教師謝曉梅老師執(zhí)教的《加減乘除》,就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補充和加工?!都訙p乘除》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單聲部兒童歌曲。為了增加歌曲的豐富性和變化性,謝老師設計了簡單的二聲部練習。為了很好地達成二聲部的演唱效果,謝老師導入部分通過聲音與節(jié)奏的游戲,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變換不同的節(jié)奏,結合體態(tài)律動,讓學生看著老師的柯爾文手勢練習和聲音程,設計得非常新穎,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練”的教學理念。聽完課后,在與謝老師交談的過程中,我們才得知,她是在接觸了本地學生以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臨時對教材進行了重組。她特別強調借班上課,由于學生的知識基礎、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學習的現狀和出現的問題及時有效地調整教學內容,控制教學進程。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就應對教材理解深刻,并有獨到的見解,能夠于平凡中見新奇,發(fā)人之所未發(fā),見人之所未見,做到胸有成竹地把“書中的知識”變成“心中的知識”再變成“孩子的知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充實有效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之中。
二、走進學生,尊重學習需求,遵循現時性
由于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方式不相同,老師就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預設多樣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策略,發(fā)揮出每一種教學方法的獨特魅力。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學,把握好情景的創(chuàng)設,才能構建真實有效的智慧課堂。
但是在很多一線教師的課堂上,我們發(fā)現,很多教師照搬教案,生搬硬套,課堂上缺少了一種生成意識和及時捕捉、隨機處理課堂新信息的能力。當課堂上新的問題出現時,教師“果斷”采取了避開的原則,依舊按照預設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完整節(jié)課,完全不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沒有很好地、深層次地去挖掘課堂教學,使課堂失去了靈動與活力。如果老師事先預料到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可能方向,課堂教學中就能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從而在課堂上及時、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合理、高效的音樂學習。
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珍視學生的一種變化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課堂上的現時表現,像黃美華老師一樣,對課堂進行精心的預設,讓課堂具有一定的彈性空間,同時巧用學生課堂上的動態(tài)生成,讓樂趣與生機、智慧和巧妙激蕩在課堂中,使課堂成為精心預設和精彩生成相統(tǒng)一的彈性的調控過程。
三、走進理念,關注教學細節(jié),呈現完美性
其實,不管什么樣的學程設計,它不是一種僵死的、可以生搬硬套的模式,而是一種教學理念的折射。我們所倡導的有效學程設計,要求我們一切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持續(xù)發(fā)展,以學定教,把學習的主動權、學習的時間、思維的空間還給學生。教師要成為指示牌、引橋,讓學生獨立地走路、獨立地“吃飯”。我想,一種學程設計并不能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但一種教學理念卻可悄無聲息地穿梭縈繞在教學的每個細節(jié),讓不同的課堂生成出同樣的精彩。
在鎮(zhèn)江市中小學音樂學科“高效課堂”的教學研討活動中,有一位教師執(zhí)教的蘇教版一年級歌曲《小小的船》一課,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一年級小朋友嗓音稚嫩,唱歌不注意方法,極易喊唱。為避免孩子大聲喊唱,符合《小小的船》的歌曲意境,在解決聲音要高位置演唱時,老師做了這樣的引導:在分別感受了2拍子和3拍子的星星的“眨眼”律動之后,老師說:“讓我們用輕柔的聲音向遠處的星星道一聲晚安吧!老師用空靈的聲音喊道:星星——晚安——!”一年級小朋友咋咋忽忽地喊道:“星星——晚安——!”老師聽后隨即循循善誘:小星星要睡覺了,我們這么大的聲音,小星星能睡著嗎?教師用幽默的語言誘導,學生高位置地呼喊“星星——晚安——”,漸漸地由“大喇叭”般的嗓音轉變?yōu)榭侦`悠遠的輕聲。在基本學會歌曲之后,老師又說“月亮船已經高高地升上了天空,我們的聲音應該在什么位置?聲音位置要高一點,傳得遠一點,我們帶著這樣的感覺來唱一唱?!边@樣形象的語言激發(fā),學生自然就能用高位置的、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在整個歌唱教學環(huán)節(jié),老師在解決聲音難點過程中避免了枯燥的知識講解,讓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自然地唱出最優(yōu)美的聲音。這是一種理念,當學生出現錯誤時,及時引導糾正,在充滿童趣、樂趣的探尋路上,學習知識,達成目標。以新的理念為支撐,關注教學細節(jié),你的課堂必定是一種最完美的呈現。
成功的課堂教學與精妙的教學創(chuàng)意和驚艷的教師魅力密不可分。要使我們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真正有效,教師應該把握好教材、學情、理念這三個支點,靈活運用教材,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關注課堂的教學細節(jié)。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為學生撐起一片充滿創(chuàng)造與活力的自主空間,學生獲取的知識才會是一潭活水,才能滋生出更多的養(yǎng)料。
參考文獻
[1]吳銳淼.中小學音樂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2]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3]吳斌,金亞文.音樂課程標準解讀[J].中國音樂教育,2012,(10).
[4]萬偉.動態(tài)生成的理論解讀與案例剖析[J].江蘇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