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共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4-04-29 00:05:23張路唐昌維
      2014年26期
      關鍵詞:共情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張路 唐昌維

      摘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心理學的不斷發(fā)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突破點,共情作為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的概念,它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啟示意義。本文通過對共情內(nèi)涵的闡述、共情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結合點的分析,了解到共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并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對共情的運用。

      關鍵詞:共情;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韓非在《說難》中說過:“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此話的意思是指說服人的真正難處在于把握被說服者的心理特點,在于說的話能不能打動被說者的心。由此可見,中國文化自古以來就有“共情”的傳統(tǒng)思想,說明“共情”在古代是作為和諧人倫與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基本要求,不僅有利于個人的持續(xù)發(fā)展,也有助于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引入共情理念,可以實現(xiàn)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換位思考,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發(fā)展,實現(xiàn)被教育者道德的內(nèi)化,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教書育人”的目的。因此,如何發(fā)揮共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將是筆者探索的重點。

      一、共情的基本內(nèi)涵

      共情也稱為神入、同理心、同感、投情等,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Mayeroff認為共情就是關懷一個人必須能夠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須能夠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樣,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樣從外面去審核、觀察,必須能夠與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進入他的世界,從內(nèi)部去體認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標和方向。

      人本主義創(chuàng)始人羅杰斯認為,共情是咨詢員能夠正確地了解當事人內(nèi)在的主觀世界,并且能夠將有意義的信息傳達給當事人。明了或察覺到當事人蘊涵著的個人意義的世界,就好像是你自己的世界,但是沒有喪失這“好像”的特質。通俗的講,共情就是能夠設身處地的去體會他人的內(nèi)心感受,并且把自己設身處地的了解讓對方知道,同時還要把自己的情感向對方遷移,達到感染對方的目的。

      二、共情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點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思想形成、發(fā)展和變化的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而這些規(guī)律又和心理是同步的,因此,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從思想現(xiàn)象來深入研究人的思想觀念形成的規(guī)律,也要以心理過程的規(guī)律為依據(jù),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共情作為心理學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以人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為基礎,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了解他人的處境和思想。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視對受教育者個體和群體的心理研究,缺乏對教育對象的理解和尊重。教育者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往往以單向灌輸為主要方式,將學生看成了單個沒有思想的客體,這種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嚴重違背了受教育者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講課內(nèi)容枯燥乏味,不能夠結合生動的子來講,損害了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觀能動性,甚至產(chǎn)生抵觸和厭學的情緒,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去了心理活動的基礎,嚴重削弱了工作的實效性;在于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教育者總以長者、老師的身份自居,以過來人的口氣對學生說教,將自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強加給學生,忽視了學生的感受,未能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共情方法的引入恰好解決了這一難題,彌補了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缺陷。通過共情,師生之前能夠更好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使共情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達到真正結合。

      三、共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共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雙邊關系

      情感是人與人心靈連接的紐帶,是交往的核心所在。通過共情,能夠理解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并感同身受,將自己設身處地了解到的信息反饋給對方,已達到彼此間的共鳴,加深彼此間的認識和了解,關系也就會更牢固。

      教育者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利用共情去體會學生的心情和心理規(guī)律,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理解程度、思想變化、性情脾氣、價值觀取向等等,適當?shù)恼{(diào)整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教育者在生活上對學生關心愛護,體察入微,理解支持,尊重鼓勵,不僅可以加深教育者對學生的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從而產(chǎn)生一種愉快和滿足,學生對教育者就會更加信任,為以后彼此間能夠相處融洽打下了基礎。

      2、共情有利于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通過雙方的“共振”產(chǎn)生的,即只有當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雙方心理需要相吻合,引起彼此間感情上的“共鳴”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生由于受到了尊重和理解,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從而也帶動了老師的主動性。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老師布置的任務當中,對老師有效教學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比如,在大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的老師上課出勤率高達百分之百,有的老師上課無人問津,凡是善于與學生共情的老師,其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學生就能夠發(fā)揮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也能夠根據(jù)學生情緒方面的狀況及時調(diào)整上課的方式和講話的藝術,不僅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也同樣促進了教師的職業(yè)水平,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共情有助于促進被教育者道德的內(nèi)化

      俗話說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會有什么樣的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學生在還沒有完全成熟之前,都會有一個學習的重要參考,學生由于在校經(jīng)常與老師接觸,那么老師往往會充當這樣的角色,老師的言談舉止,做事風格,神態(tài),語言,動作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冷漠的老師培養(yǎng)出來的也必然是冷漠的學生,具有共情能力的老師,就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給予其適當?shù)墓膭?、支持、安慰、幫助等等,在無形中也教會了學生如何去與他人相處。學生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就會不自覺的運用共情的技術,真正做到道德行為的內(nèi)化。

      4、共情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也就是做人的工作,要想解決人們存在的各種思想問題,歸根結底在于找準問題的關鍵。采取共情的方法,把自己置身于對方的環(huán)境當中去感受對方的思想,將心比心,換位思考,了解其需求,預測其動機,切準對方思想的脈搏,然后做到對癥下藥,以達到人的心理態(tài)勢適應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

      5、共情有利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馬克思說過世界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時代的不斷更迭,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斷更新。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的發(fā)展,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帝國主義文化軟實力的入侵,西方思想的滲透,最終形成了學生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價值判斷趨于實用化、功利化,使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和挑戰(zhàn)。學生就業(yè)壓力、學習壓力、經(jīng)濟壓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發(fā)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值得我們?nèi)ブ匾暋鹘y(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jīng)不能有效發(fā)揮其作用,因此共情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緩解了學生與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的關系。

      無論在什么時候,角色的互換、平等的對話都將是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共情的運用

      1、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了普遍的運用和重視。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就要學會換位思考,切忌以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關閉自己的心扉,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唯有運用換位思考,共情的方式,才能達到彼此心靈上的共鳴,才能找到共同語言,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2、正確對待個人的需要

      心理學和社會學理論告訴我們,影響社會個人思想變化的因素歸根結底就是需要,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知,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在不同時候,不同的人對同一需求的強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必須根據(jù)每個人所處的地位與環(huán)境,研究其需求結構和引起思想波動變化的原因。當一個人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往往會引起其思想上的波動變化。我們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找到引起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通過同情,讓自己變?yōu)閷Ψ?,從對方的視角認識和找出心理問題,找出影響思想波動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從而使對方達到心理的平衡點。

      3、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就是要遵循人的本性,及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善于將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教育重要的目標。在面對教育對象時,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做到充分了解其個體需求和心理感受,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人的存在和社會的發(fā)展服務的。

      4、創(chuàng)建“微博班級”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微博成為了新一代人群的寵兒。“大V”因其在微博世界中的廣泛影響力,觀點容易被大多數(shù)學生接受。借助微博平臺創(chuàng)建“微博班級”,開展一些傳遞正能量,輕松活潑,時尚八卦的主題討論來影響學生的思想。由于科技的發(fā)展,人與人的交流更多的是借助于電話,電腦,電子產(chǎn)品來進行,造成了很多學生孤僻,喜歡獨處的性格,“微博班級”的創(chuàng)立,有助于吸引這些同學參與進來,通過共情這種有效的溝通方式,來化解他們心中的苦悶和壓力,舒緩負面情緒,巧妙的運用群體的評論來引導其敞開心扉,正視自我,回歸正常的生活。

      結束語

      共情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素質。筆者從四個方面來分析了共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由于共情作為心理學中的概念,其運用的領域還有待開發(fā)。本文僅對其作用做了簡要的概括,鑒于其復雜性,對于教育者如何培養(yǎng)其共情能力,如何對共情能力進行評估等等都沒有涉及。因此我們要堅持對共情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時也要看到共情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巨大作用,以期在以后能夠更加完善共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作者簡介:貴州財經(jīng)大學)

      參考文獻:

      [1]鄭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2006.

      [2]李莉.微博與共情[J].閩西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報,2012.

      [3]楊定昕,彭曉紅.淺析“共情”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教育時空,2008.

      [4]陳權,張寧.論共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2006.

      [5]滿豐,陳文斌.論共情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

      [6]鄧文,趙慧莉.談共情如何影響心理咨詢[J].文學教育,2014.

      [7]袁志成.談“情感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思想教育,2008.

      [8]康麗娟,張新宇.共情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09

      [9]張緒元.《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中國戲劇出版,2009.

      [10]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共情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
      網(wǎng)紅會和打工人共情嗎
      發(fā)現(xiàn)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共識 共進 共情 共學:讓“溝通之花”綻放
      幼兒共情能力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26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
      滁州市| 庄河市| 乾安县| 敦化市| 景宁| 孝义市| 会宁县| 怀来县| 电白县| 龙里县| 梅河口市| 胶南市| 新竹县| 蕲春县| 富民县| 盈江县| 潞城市| 新宾| 永丰县| 鄂尔多斯市| 松原市| 平江县| 安远县| 珠海市| 天全县| 庆安县| 慈利县| 家居| 休宁县| 上犹县| 廉江市| 万州区| 犍为县| 昌乐县| 柳河县| 阿克苏市| 台南县| 都匀市| 萨迦县| 济宁市|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