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花等
摘要 [目的]研究適宜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 (Lévl.) Hutchins]扦插繁殖的激素及其濃度。[方法]選用3種激素,分別為根旺、NAA和IBA,濃度均設(shè)計3個水平,分別為500、1 000、1 500 ml/L,以清水為對照。[結(jié)果]根旺、NAA和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的影響是不同的。總體上,NAA對插穗生根的促進作用較明顯,IBA和根旺的促進作用次之。其中IBA 1 500 ml/L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率、成活率、須根數(shù)的影響都明顯高于其他處理,生根率達70%,比對照(2%)高68個百分點。其中對須根長促進作用最好的是NAA 500 ml/L。激素對插穗萌枝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結(jié)論]該研究可為昆明山海棠扦插繁殖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昆明山海棠;激素;扦插
中圖分類號 S682.3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03-00677-02
昆明山海棠[T. hypoglaucum (Lévl.) Hutchins]為衛(wèi)矛科雷公藤屬植物,別名雷公藤、斷腸草等,落葉蔓生或攀援狀灌木,生長于海拔1 300~1 800 m,圓錐花序頂生,花紅色,花期8~9月,是良好的應(yīng)花景觀植物。有劇毒,全株可入藥,有祛風(fēng)除濕、舒經(jīng)活血、消炎的功效。筆者,研究其扦插繁殖的適宜激素及其濃度,為其更好地應(yīng)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昆明山海棠1年生枝條,藥劑(根旺、IBA、NAA),70%乙醇,保鮮袋、毛巾、枝剪、盆子、量杯、量筒、玻璃棒等。
1.2 試驗方法
1.2.1
穗條的采集。2013年2月27日從米易縣晃橋水庫采集穗條,選擇長勢良好、健康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條。枝條采集后,立即用濕布包裹放于塑料袋內(nèi),保持枝條濕度。采回的枝條立即埋入沙內(nèi),保持濕度,次日進行扦插。
1.2.2
插穗的剪切。將采回的穗條剪切成20 cm長短枝條,每個枝條保留3個芽,枝條的上端第1芽上方剪切成平口,下端從第3芽下方剪切成45°的斜口,每21枝一捆為一組,共10組。
1.2.3
激素處理。
按照試驗設(shè)計,配制好不同濃度的激素溶液后,將剪切成捆的穗條放入容易中浸泡,浸泡深度10 cm,處理時間為60 m,對照不作任何處理。
1.2.4
插床的處理。扦插基質(zhì)為河沙+蛭石,扦插前24h用稀釋至6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基質(zhì)進行消毒。
1.2.5
試驗設(shè)計與扦插方法。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試驗設(shè)計,選用3種激素,每種激素設(shè)3種濃度,共9個處理,設(shè)1個對照,每一處理設(shè)3個重復(fù),共21枝,采用直插法,壓實插條周圍的基質(zhì),并立即澆透水,使插穗與基質(zhì)充分接觸,保持一定的濕度(表1)。
1.2.6 插后管理。
為了能有效地控制溫度和濕度,扦插試驗在大棚內(nèi)進行。扦插后每天早上噴霧1次,保持插床濕度和空氣濕度??刂乒庹?,遮陰度70%。
1.2.7 生根調(diào)查與統(tǒng)計分析[1]。扦插60 d后進行生根統(tǒng)計。統(tǒng)計穗條的生根率,選取生根的穗條,統(tǒng)計根數(shù),測量最長不定根的長度,分別求其平均值;觀察愈傷組織的發(fā)生情況。在觀察記錄的基礎(chǔ)上,對生根率、成活率、須根長和須根數(shù)的平均值進行方差分析,并對不同處理間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2]。
生根率=生根的數(shù)量/樣本數(shù)。
成活率=(生根的數(shù)量+有愈傷組織且發(fā)枝正常)/樣本數(shù)。
1.3 數(shù)據(jù)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07統(tǒng)計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 17.0進行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不同激素處理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的影響
2.1.1 對生根率的影響。不同濃度激素對昆明山海棠生根率的影響不一樣。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對昆明山海棠的生根率影響明顯高于對照,其中處理6濃度1 500 ml/L 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的促進作用最好,生根率達70%,處理6、7、8之間差異不顯著;同一激素不同濃度之間,除根旺處理插穗的生根率差異不顯著外,IBA
和NAA對處理插穗的生根率差異顯著,NAA較根旺和IBA效果更佳。
2.1.3 對須根數(shù)和須根長的影響。從表2可以看出,處理6濃度1 500 ml/L 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須根數(shù)的促進作用最好,與處理1、3、4、5、8、9、對照有顯著差異。對照對昆明山海棠插穗須根數(shù)影響效果明顯低于其他激素處理,說明各種激素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的生根數(shù)量有促進作用。
根旺不同濃度處理插穗之間差異不顯著;IBA不同濃度處理插穗之間處理6的效果明顯較處理4、5好;NAA不同濃度處理插穗之間差異不大,但處理7的效果比處理8、9好。綜合分析,處理1、2、3、4、5之間沒有顯著差異,而與處理7有顯著差異。
2.1.4 綜合分析。 通過試驗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昆明山海棠屬于愈傷組織生根型,木質(zhì)化程度高,不容易生根,生根率較低,但容易形成愈傷組織。采用激素處理對生根率的影響差異達極顯著水平,對成活率、須根數(shù)、須根長的影響均有顯著差異。
2.2 不同激素處理對昆明山海棠插穗枝條發(fā)芽的影響
經(jīng)方差分析,萌枝量的F值是1.187,P值是0.355,表明激素處理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的萌枝量的影響不顯著。萌枝長度的F值是0.644,P值是0.747,表明激素處理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的萌枝長度的影響不顯著。
3 結(jié)論
(1)根旺、NAA和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影響不同。NAA對插穗生根的促進作用較明顯,IBA和根旺的促進作用次之。
(2)激素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率有極顯著的促進作用。處理6濃度1 500 ml/L 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生根率、成活率、須根數(shù)的影響都明顯高于其他處理,生根率達70%,比對照2%高68個百分點。其次,處理7濃度500 ml/L NAA、處理8濃度1 000 ml/L NAA對生根率、成活率、須根數(shù)、須根長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其中對須根長促進作用最好的是處理7濃度500 ml/L NAA。
(3)處理5濃度1 000 ml/L IBA對昆明山海棠插穗的生根率影響低,但其愈傷組織是最多的,而且數(shù)據(jù)顯示對須根數(shù)和須根長的影響不是最差,原因可能是其生根晚于其他處理,在調(diào)查時還未完全生長所致。
(4)激素處理對昆明山海棠插穗萌枝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明道緒.田間試驗與統(tǒng)計分析[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5.
[2] 劉東煥,趙世偉,郭令羽,等.不同激素和濃度對杭子梢和多花胡枝子扦插生根的影響[C]//中國植物學(xué)會植物園分會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園.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12):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