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不久前,德裔好萊塢導演克里斯蒂·里比自籌資金,拍攝了一部梳理釣魚島歷史爭端的紀錄片,他以西方人的視角得出一個結論:釣魚島屬于中國。這部紀錄片今年3月已經在美國上映。但是,對于這一消息,日本媒體選擇了集體沉默。
是的,在涉及與中韓有關的敏感問題上,代表社會第四權力的日本媒體,要么保持沉默或小心謹慎以示“中立”,要么頗有意味地放大負面效果,以此來迎合政府立場以及民粹主義思潮。
日本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報紙發(fā)行體系,七成以上日本民眾依賴從報紙獲取資訊,日本媒體也一向以“中立、客觀、專業(yè)”自詡。但是隨著安倍政府與中韓兩國在歷史問題和領土爭端方面的分歧日漸增大,日本各大媒體也在發(fā)生微妙轉變,集體右傾的趨勢明顯。
當日本右翼風雨無阻地在東京大久保地區(qū)游行謾罵韓國人、中國人時,各大媒體也在有意無意地推動著“厭華憎韓”情緒在日本社會四處蔓延:不是炒作“中國威脅論”就是炒作“中國崩潰論”,罵中國和韓國的書籍成了暢銷書,就連紅遍亞洲的《來自星星的你》也遭到日本電視臺禁播……
多年來,中日韓三國的恩怨糾葛并沒有隨著二戰(zhàn)的結束走向和解。當日本首相安倍打著“積極和平主義”的幌子,將三國關系帶入更加僵持的局面時,日本媒體選擇性“失聰”的癥狀愈加嚴重,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中產人士也走向偏右。顯然,這無疑令陷入冰點的日中、日韓關系雪上加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