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霞
摘 要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漢字的歷史演變蘊含著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漢字的書寫則對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理解中華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小學低年級的書寫教學則顯得極其重要,如何更好地指導學生書寫則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 重要性;觀察比較;培養(yǎng)習慣;重視指導;提高效率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書法教育對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品質具有重要作用。漢字從其形成、演變、發(fā)展,期間經(jīng)歷了源遠流長的歷史過程。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優(yōu)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蘊涵了獨特的民族智慧、哲學思維、審美情趣和人文情感。時至今日,書寫教學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基礎?!币虼?,大力加強寫字教學,規(guī)范學生書寫,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應盡的職責,應納入語文課堂教學的范疇,遵循規(guī)律,著力抓好,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同時要求寫字姿勢“正確”。怎樣才能做到以上要求呢?
一、觀察字形,走好書寫訓練第一步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寫字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弄清漢字各個筆畫所在的位置。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字形時,要利用各種有效方法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加以聯(lián)想,活化漢字字形,只有熟記了字形,才可以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在臨寫練習時看一筆、寫一筆的“搬字過紙”的不良現(xiàn)象,養(yǎng)成寫整體字的良好習慣。
二、比較分析,認識漢字的間架結構
低年級的寫字教學自始至終都必須充分利用好田字格,發(fā)揮田字格在寫好漢字方面的橋梁作用。首先,在一年級上冊語文的寫字教學伊始,應該讓學生認識田字格,并知道田字格可以幫助寫好第一個漢字。其次,在動筆練習前,要指導學生仔細的觀察、分析田字格中的書寫范例,初步熟悉漢字的筆畫形態(tài)和間架結構。再次教師要詳細指導寫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guī)則,要求每一個字,每一個筆畫,都要盡量要求。一橫,一豎,一撇、一捺……教師都要筆筆指導到位。教師的示范是學生寫字的先導。在指導學生整體認知之后,教師要在黑板上畫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學生展示寫字的全過程。教師要邊演示邊講述: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第一筆在田字格的哪個部位落筆,每一筆畫的名稱、運筆方法以及筆順等,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如“苦”字,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艸”在田字格上半格;“古”的“一”在橫中線上,“|”在豎中線上,兩筆的交叉點正好在橫中線與豎中線的交叉點上,“口”在田字格的下半格。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僅僅范寫還遠遠不夠,由于受到觀察能力的限制,學生的臨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時,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皮”,在觀察“皮”后,我讓學生臨摹,學生寫出來的“皮”字,五花八門。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寫得太短,有的把“又”寫的太窄,有的又寫得太寬……這時我將他們這些字在黑板上“公開亮相”,和書上的范字進行比較,并逐一幫助他們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賞著自己的“杰作”,孩子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比較之后的書寫,效果令人滿意。
三、培養(yǎng)習慣,鞏固、糾正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
《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闭_的寫字姿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有利于保護學生的視力。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終身受益。習慣的形成是需要相當長時間的持之以恒的訓練,對一些學生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還不夠正確的學生則需要不斷的糾正。書寫前,可組織學生唱唱寫字歌、做做寫字操,幫助學生回憶正確的書寫姿勢;書寫時,在學生耳邊輕輕提醒,對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不夠正確的學生要耐心指導,可以允許他們適當減少書寫的量,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四、重視指導,保證時間
低年級處于寫字教學的起始階段,書寫能力還比較弱。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學具或板書的直觀演示,結合識字游戲的寫字練習,指導學生書寫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和品字結構的字,并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書寫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以培養(yǎng)先觀察,再寫字的良好習慣。教師還應以自身正確、認真的板書作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寫好字。另外,課堂上應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寫字時間,在課內完成一定量的寫字練習,這樣既便于知道糾正不良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又不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五、循序漸進,勤寫勤練
在語文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堅持寫字五步法,即“看——描——寫——查——改”。
“看”就是要求學生看準每個字的運筆步驟,間架結構,書寫位置??醋?,是為了察看字形,從整體上感知字的形體,從細微處認知字的筆畫。“描”則是在學生看準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田字格中的范字,一筆一畫地進行描摹,盡量做到手寫心記,加深印象。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字的雛形后,再對照例子在“描描寫寫”中的田字格中,認真“寫”,在書寫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握筆方法和坐姿。此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全神貫地注看準田字格,認清筆畫位置,盡量不用橡皮擦,力爭一次就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整潔。寫完不等于寫好,這時,就需要學生自“查”,即檢查書寫的漢字是否準確、規(guī)范。檢查時可采取同桌互評和自己觀察為主,好在哪里,對不足之處應該怎樣修改。教師在此過程中,對一些錯誤比較普遍的字,一定要及時進行全體訂正,講解。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后,就需要“改”,即對已經(jīng)出錯或不夠規(guī)范的字進行修改,修改時要根據(jù)例字認真書寫,不可養(yǎng)成多次涂改的習慣。
總之,寫字教學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寫字教學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寫字的本身,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說“書法教育的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過程?!痹谛W低年級識字階段要特別重視寫字教學,將書寫訓練形成常態(tài)化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語文教材資源,持之以恒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努力改進寫字教學方法,讓學生提高書寫能力,繼承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讓祖國書法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