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如皋初級中學,江蘇如皋,226500)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沖破原有學習方式的束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角,讓教師做好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鼓勵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合作學習有利于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能激勵學生在合作交流中實現競爭與探索;有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在合作討論中生成知識,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夠充分挖掘學生自我潛能,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競爭共贏;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實現學習目標。
合理的小組可以使合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分組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興趣、成績和能力等綜合因素,在自愿結組的基礎上適當調配,保持成員的“優(yōu)、中、困”的組合形式。在每次的合作學習中,組內要有明確的分工,每個學生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以挖掘其潛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鍛煉。
形式活潑的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精心設計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多讓學生動手、動腦,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生在熟悉的合作氛圍中,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變得敢言、敢做、敢想,在對中心問題進行合作探究的同時,可以讓學生體會探索、合作學習的愉悅。
適當的評價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組合作中,要實現沒有“多余人”,就要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利用“合作得很好”“你們小組想出的辦法很有用”等激勵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促進學生之間形成團結合作、競爭互助的關系,以喚醒學生內心的欲望,激發(fā)學生的潛力。
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生動有趣、具有目的性,既要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要能夠順利切入到課堂的主題上來。在教學中,情境要為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引導學生從中發(fā)現問題,促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上來,激發(fā)學生對新知識探索的欲望,從而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主動參與。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時,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從A地到B地的距離是720千米,一輛汽車從A地出發(fā),以50千米/時的速度向前行駛,那么汽車行駛的時間t小時和距B地的距離S千米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為________。小玲為了給希望工程捐款,準備每月存款10元,那么小玲開始的月份數x與小玲的存款數y元之間的函數關系式為________。這兩個問題不是很難,學生很快就將答案寫了出來。簡單的問題情境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建立函數思維。通過問題情境的建立,直接揭示了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引導學生對一次函數進行理解和談論,為接下來的合作學習做好鋪墊,對一次函數的概念和運用有了清晰的認識,建立了學生對新內容學習的熱情。
教師的引導對合作學習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熟知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掌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難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學生的思維導航,充分發(fā)揮好自身的主導作用,做好學生的后盾。例如在學習《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時,首先從簡單的方程入手,建立具有一定梯度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步步攀升,順利實現對自我的突破。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這樣幾個難度遞進的方程式:①5x-4=6x,②4x+3=5x-9,③10-3(x-4)=x-(x-5),④1/5(x+6)=1/7(x+9)。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總結這四個方程式的解題步驟,再讓學生觀察思考第四個方程式與其他三個的不同,看能否先轉化為與前三種相同的整數形式。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再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細心觀察每個小組,針對學生難于突破的問題進行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分數轉化。最后進行全班交流討論、總結解題方法:在解分數方程時,在方程式的兩邊同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數,這樣就能去掉分母將分數方程變?yōu)檎麛捣匠?。通過這樣的引導,教師靈活調控了課堂的安排,按時、高效地完成了學習目標。
學生要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才能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在合作學習中,有些學生不愿配合進行合作學習,也有學生比較內向,不愿意交流。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給予點撥,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fā)點,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學習所帶來的快樂,激勵學生的主動性,優(yōu)化學生的合作。例如在學習有關《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時,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任務,統計每位學生每周在家干家務活的時間,讓學生計算出全班學生干家務活時間的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在整理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就會產生疑問:統計這些數據太浪費時間了,要是有其他簡單的方法就好了。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建立討論小組,在組內進行分工合作,每組派一名學生負責本組的時間統計工作,其他同學負責統計其他小組成員的時間。通過建立圖表的方式,短短的幾分鐘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極大提高了統計效率。
合作學習既是合作的,又是競爭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教師可以建立一個相互競爭的展示臺,將每個小組的宣言、組規(guī)、目標展示出來,對小組的成員實行多元評價,不單純地以成績?yōu)闃顺?,將每個小組、每個學生平時的積極表現進行量化。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理解來回答問題,基本正確的給1分,完全正確的給2分;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表現積極的、勇于展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給1分;在思維上有創(chuàng)造性的突破,靈活地運用簡捷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給5分;在每一單元的成績測試中,成績優(yōu)秀的、進步最快的,都可以得到相應的積分。把學生每天的課堂積分寫在“小組合作學習激勵評分表”上,使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表現情況一覽無遺,這樣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差距,以此激勵學生。每月、期中、期末評選出優(yōu)秀的團隊和組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這樣的多元化評價,每個小組之間既是合作的又是競爭的,這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新的時代是一個合作競爭、實現共贏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緊跟時代要求,結合教學實際,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探索合作學習模式,靈活地應對小組合作中的各種情況,確保課堂能夠高質、高效,實現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讓合作學習在課堂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熊惠民.數學思想方法通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2] 呂世虎.初中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 黃家衛(wèi).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