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勝
摘要:當前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學歷偏低、專業(yè)素質不高、教師緊缺、宣傳力度不夠,這些問題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面對這些問題,需要引進一大批高素質、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教育部門應鼓勵廣大優(yōu)秀青年教師到農村任教;學校應加大信息技術教育的宣傳力度,使領導、家長能配合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開展,這些是信息技術教育振興的關鍵。
關鍵詞:信息技術; 現狀 ;問題;對策及措施
信息技術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為目標,同時強調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倡導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信息素養(yǎng)就是以“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的收集、加工、處理、表達與交流來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的素養(yǎng)。即在信息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fā)信息方面的修養(yǎng)和能力。而信息技術教育又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迅速、系統(tǒng)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主要渠道。
信息技術教育是一門邊緣學科,自2000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號)。通知要求,“從2001年起開始用5-10年的時間,在中小學(包括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跨越式的發(fā)展”。由于國家的重視和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信息技術已在各級各類學校迅速開展。通過新課改的培訓和幾年的信息技術教學,我懂得了關于新課改的許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我還從中學會了如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而結合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并可以從一堂又一堂的課中反思信息技術教育的不足,激勵著我對信息技術教育現狀進行思考,并探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對策。信息技術教育應怎樣開展,如何開展得更好。下面我談談本人的認識。
一、當前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信息技術教師學歷結構偏低,教師整體專業(yè)素質不是太高。近年來,雖然師范類大學生在逐年增長,但還是不能滿足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另外,信息技術教師年齡比較年輕,缺乏相應的教育教學經驗。據調查,很多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特別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35歲以下比例占很大比重,若不加強理論知識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的交流總結,很多學校信息技術教師難于勝任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
2.邊遠地區(qū)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緊缺。邊遠地區(qū)學校由于條件艱苦,交通不便,教師不愿去,即使去后也穩(wěn)不住。
3.教師素質不高或固有知識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信息技術是一門興起的學科,師范院校近期培養(yǎng)的師資及現任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能完全適應這一迫切需求?,F有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中,師范類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占極少數,大量是其他學科轉任或兼任的教師。這就造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缺乏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對策。例如:舊的教育觀念就是由教師通過講授、板書以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或者灌輸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的地位。在這樣一種結構下,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媒體是輔助老師向學生灌輸的工具,教材則是灌輸的內容。
二、原因分析和對策探討
1.信息技術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需要引進一大批高學歷、高素質、業(yè)務能力強的教師隊伍。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以通過招聘高校信息技術專業(yè)畢業(yè)的大學生或其它單位信息技術業(yè)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加入信息技術教師隊伍。對于年輕教師要增加教育投入、要加強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培訓,無論是培訓經費、培訓形式、培訓內容等方面都要加強。特別是對農村學校的教師,更要讓他們有時間、有經費、有條件參與各種形式的培訓,這樣他們才能為鄉(xiāng)鎮(zhèn)教學質量提高奠定基礎,為農村的教育發(fā)展做出貢獻。為此教育部已采取相關措施:鼓勵高等學校積極參與中小學信息教育技術的培訓,充分發(fā)揮大學和中等師范學校的學科優(yōu)勢,分中級和初級兩個層次水平對中小學專業(yè)教師進行培訓。
2.由于校編政策不科學,編制配備過緊,統(tǒng)得過死,脫離了教育實際。教育部門應調整用人機制,鼓勵優(yōu)秀青年教師到廣大農村任教。
國家規(guī)定的農村小學師生比為1:23,但在某些邊遠地區(qū),由于種種原因,編制不甚合理。編制定死到學校后,教育系統(tǒng)無法根據各個學期各個學校的學生情況對學校編制實行動態(tài)管理,造成某些學校出現教師剩余,某些學校又出現教師緊缺的情況。因此,制訂科學的編制標準,充分考慮偏遠山區(qū)農村中小學的實際情況,不搞一刀切,這才是實事求是的辦法。對于邊遠地區(qū)學校信息技術教師緊缺,教育部門應調整用人機制,鼓勵年輕一代教師到邊遠地區(qū)任教,進行鍛煉,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另外應加強遠程教育在邊遠地區(qū)積極開展。
3.由于信息技術是一門剛興起的學科,所以專業(yè)技術人才相對缺乏。
隨著信息技術課程的普及,部分省市計劃開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崗位培訓,培訓的對象是非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在任或擬任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轉任與兼任的教師數量將在二三年內達到高峰。但是,部分參加培訓的教師經過學習,雖然取得了合格證,但基本的技能還是沒有得到提高,無法勝任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還需長期的努力。
三、信息技術教育存在的誤區(qū)和解決措施
加大信息技術教育的宣傳力度,使領導、家長能配合信息技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優(yōu)化教師的課堂教學,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提高。
1.由于學校的信息技術教育現狀,使家長誤認為信息技術是一門不重要的學科,不重視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相反認為信息技術僅局限于對計算機的操作,這樣會使學生沉迷于網絡,在網上玩游戲、聊天等,影響其它學科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這種情況,信息技術教師在家長會上應向家長闡明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把學習信息技術容易走入的誤區(qū)給家長講明,特別是網絡的利與弊,使家長也能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育,達到能輔導學生對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目的,走出信息技術教育的誤區(qū)。
2.學生一上信息技術課就想到上網玩游戲、聊天等,不注重教師的正確引導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提高,產生教師和學生不能很好地配合,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甚至走信息技術教學誤區(qū)。為此,信息技術教師應采取各種方法和措施,引導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學習,讓學生從普遍的認識誤區(qū)轉變?yōu)樘岣咦陨硇畔⒓夹g素養(yǎng)而學習。
總之,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與提高,除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各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外,還需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的不斷努力。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是農村地區(qū),大部分學校在農村,覆蓋面廣,學生人數多,只有加強對農村信息技術教師隊伍的建設,才能更好地為農村學生服務,為經濟建設發(fā)展作貢獻,所以,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信息技術教師隊伍是信息技術教育振興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的通知》教基[2000]33號文件
[2]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簡報2005-03-29 (總第2期)
[3]《信息技術教學法》 長春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第0615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