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彬張艷娜馬念先周旭獻
(1.西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900;2.西平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3.容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4.西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一例豬偽狂犬和鏈球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報告
鄭彬1張艷娜2馬念先3周旭獻4
(1.西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駐馬店 463900;2.西平縣畜牧獸醫(yī)技術服務中心;3.容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4.西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2013年4月,河南西平縣某豬場保育豬群發(fā)病,病豬出現(xiàn)體溫升高、嘔吐、腹瀉,個別出現(xiàn)神經癥狀,很快死亡,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筆者到現(xiàn)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并采集病料,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解剖檢查和實驗室檢測,診斷為豬偽狂犬和鏈球菌病混合感染?,F(xiàn)將情況介紹如下。
斷奶仔豬剛分群十多天開始發(fā)病,精神沉郁,體溫高達40℃以上,個別豬關節(jié)腫大,站立不穩(wěn),渾身顫抖,耳朵、四肢末稍及肛門周圍皮膚發(fā)紺,隨后出現(xiàn)嘔吐、腹瀉、四肢劃動、頭往后仰,發(fā)病后3~4d相繼死亡。發(fā)病后用一些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
外觀消瘦,被毛粗亂,耳朵、四肢末端皮膚發(fā)紺,部分腦軟膜及實質出血,胸、腹下部和四肢內側皮膚出現(xiàn)暗紅色出血點,眼結膜充血,有漿液性和粘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切面呈黃褐色和暗紅色,氣管內有白色泡沫,肺充血水腫,肝臟有散在灰黃色壞死點,邊緣有出血灶,脾臟腫大,胃底黏膜有出血或潰瘍,腎臟呈灰褐色,有散在的針尖大的出血點,腸系膜淋巴結有點狀充血和出血點。
3.1 顯微鏡檢查
采取剖檢豬的心、肝、脾、肺、腦及淋巴結等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鏡下可見單個、成對或3~4個排列的藍紫色的球狀細菌。
3.2 血清學檢查
豬偽狂犬病毒gE抗體IgG診斷試劑盒(酶聯(lián)免疫法),采取10份保育豬被檢血清加樣、溫育、洗板、加酶、溫育、洗板、顯色、終止、讀數(shù),結果為10份樣品A值(S)/臨界值(CO)均大于1,判定為gEIgG陽性。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實驗室檢驗結果,診斷為豬偽狂犬和鏈球菌病混合感染。
4.1 發(fā)病豬迅速隔離,對死豬進行集中焚燒深埋,對豬舍環(huán)境、用具進行清毒。發(fā)病期間堅持2d消毒1次,病愈后5d消毒1次。
4.2 對沒有發(fā)病的保育豬只每頭用偽狂犬基因缺失苗進行緊急接種2頭份,發(fā)病的豬只每頭接種3頭份。對種公豬、未孕母豬于配種前及妊娠母豬產前15d進行注射豬偽狂犬基因缺失疫苗3頭份。
4.3 對保育階段的豬群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證供給充足的營養(yǎng),提高豬群機體抗病能力,減少分群應激。
4.4 對發(fā)病豬進行藥物治療,注射干擾素、頭孢噻呋鈉、柴胡、維生素C等藥物對癥治療。
4.5 防止狗、貓等動物竄入豬舍周圍活動,全場滅鼠,切斷傳播途徑。通過兩周時間的治療,疫情已經完全得到了控制。
5.1 斷奶仔豬要做好轉群準備工作,特別注意保暖、飼料轉換和場地適應工作,減少應激。
5.2 保育階段的豬感染鏈球菌病,多為場地消毒不嚴格造成。轉群前一定要對保育舍用燒堿進行全面消毒。
5.3 種豬要加強偽狂犬疫苗的接種工作。定期對種豬進行偽狂犬等疾病的抗體監(jiān)測,以便根據抗體水平及時采取免疫注射和其它的相應措施,防止傳染病的發(fā)生。
1004-2342(2014)05-0034-01
S855.3
C
201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