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品格
陳章侯蔑視顯貴
陳章侯性誕僻①,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錢隨手盡。尤喜為貧不得志人作畫,周其乏。
凡貧士藉其生,數(shù)十百家。若豪貴有勢力者索之,雖千金不為搦②筆也。有一齷齪③顯者,誘之入舟,方將鑒定宋元人筆墨。舟既發(fā),乃出絹強之畫。章侯頭裸體④,謾罵不絕。顯者不聽,遂欲自沉于水。顯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終一筆不施。
【注釋】①誕僻:怪僻。" ②搦(nuò):握。" ③齷齪:骯臟,引申為品行卑劣。" ④頭裸體:不戴帽子。
筆記小品:一個人的品格,決定了他處事的風格。別人送給他的金錢隨手便花光,尤其喜歡為貧窮不得志的人作畫,以周濟他們的貧困??墒牵斈切┖兰澷F族等有勢力的人向他要畫,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會提筆。為了不給那個人品卑劣的顯達者作畫,他竟然大罵之后跳了水。陳章侯扶貧濟困,剛正不阿,蔑視權貴的品格,是值得每一個人學習的。
鏈接:1921年10月的一天,在日本東京神田區(qū)中華留日學生青年會會館,近千名中國留學生聽當時日本政界赫赫有名的所謂“黨政之神”尾崎行雄演講,可他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國仍叫做“清國”,還帶有明顯的諷刺意昧。 突然,大廳中“呼”地站起來一青年,用流利的日語說:“請問尾崎行雄先生,你怎么能把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國仍然稱作清國呢?是不知道中華民國這個事實,還是故意這樣稱呼?”駁得尾崎行雄啞口無言,被迫道歉。這個青年就是郁達夫。
關鍵詞:本職
言默戒
鄰之人有雞夜鳴,惡其不祥,烹之。越數(shù)日,一雞旦而不鳴,又烹之。已而謂予曰:“吾家之雞或夜鳴,或旦而不鳴,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雞鳴能不祥于人歟?其自為不祥而已?;蛞锅Q,鳴之非其時也;旦而不鳴,不嗚非其時也,則自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與焉?若夫時然后鳴,則人將賴汝以時夜①也,孰從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異此?未可言而言,與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禍也。故書之以為言默戒?!?/p>
【注釋】①時夜:司夜,指打鳴報曉。時,掌管。
筆記小品:鄰人有一只雞在夜里打鳴,厭惡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過了幾天,另一只雞天亮了卻不打鳴,便又把它烹吃了。雞打鳴也好,不打鳴也好,同人又有什么相關昵?只是它們打鳴打的不是時候,如果它們按時打鳴,那么人將靠他們報曉,誰還會烹吃它們呢?這不禁使人想到:人的發(fā)言與沉默也是這樣的。不應發(fā)言而發(fā)言,同應當發(fā)言而不發(fā)言,都足以招致災禍啊。
鏈接:唐朝顏真卿在被貶時教育子女們說:“政可守,不可不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為官不可不守本職。他還表示自己雖然因為向朝廷直抒己見,得罪了權貴者而遭貶斥,但并無可恥之處,他希望子孫們領會他的心志,恪守自己的職責。顏真卿是顏杲卿的弟弟,顏杲卿在被安祿山抓去后,大義凜然,罵賊而死,顏真卿和他哥哥一樣,在安史之亂中據(jù)城守敵,指揮若定。在李希烈叛亂時,他以76歲的高齡,罵賊而死。兄弟倆都是忠于職守的官員。
關鍵詞:關愛
恨不使朝士見
林道人詣謝公。東陽時始總角,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聽之,再遣信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币蛄魈楸阂詺w。謝公語同坐曰:“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見!”
(選自《世說新語》)
筆記小品:僧人支道林去見謝安,謝朗那時還是小孩,病剛好,身體不堪勞頓。他和林公清談,說得很累。謝朗的母親王夫人在隔壁聽他們辯論,兩次讓人叫謝朗回去,都被謝太傅留住。最終王夫人親自出來,哭著把兒子抱回去了。能夠與達官貴人一起攀談,是難得的機會,但是,如果為了這一目的而不顧身體,那是得不償失的。王夫人深明這一點,其實是她真正疼愛兒子的一種最真誠的表露。
鏈接:印度有一個叫布提亞·辛格的小男孩,在4歲半時就完成了42.195公里的馬拉松跑,人們稱他為馬拉松神童。2007年,5歲的辛格計劃用10天時間跑完500公里行程。然而,就在他準備開始自己的漫漫征程時,大量警察奉政府命令封鎖了辛格的長跑路線。政府的理由是:辛格只是一個5歲的孩子,而500公里的路程,對他的體力和情緒都是一個負擔。讓一個孩子去嘗試不屬于他年齡的生活,是一種極大的殘忍。國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責任保護一個孩子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