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霞
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界已從重新轉向重學,教師應更多地使用積極的、開放的教學方法,體驗式學習的提出順應了這一趨勢。在傳統(tǒng)上,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記筆記即可。而體驗式學習則要求學習者發(fā)揮主動精神,對自己的學習負主要責任,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體驗式學習強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認為沒有這種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完成。思想品德教學中引導學生體驗性學習需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樹立開放的教育教學理念
理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科學而先進的理念是教學取得成效的催化劑。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思想品德課教師來說,尤為重要。首先要轉變課程觀念,力求將課程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學科走向學生,使課程不只是“文本課程”,而更是“體驗課程”,即課程不再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教師和學生不僅是課程的傳授者、接受者,而且成為了課程的主動參與者和開發(fā)者。其次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從“傳道”、“授業(yè)”、“解惑”走向“教學相長”,我們追求的是師生思想、情感交融,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把教學的本質定位為交往,就是把學習的活動定位于與書本對話,與老師對話,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的過程。再次要轉變學生觀,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本身就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學生思想、行為中的閃光點更是思想品德課的重要資源。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特定的認識主體和信息交流主體。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裝滿知識的容器”。因此,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熱愛每一個學生。我們必須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都是具有開放性的自我創(chuàng)造者。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的個性是多樣的,因此,我們不能用統(tǒng)一的尺度衡量每一個學生,用統(tǒng)一的模式規(guī)范每一個學生。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現(xiàn)在,計算機迅速在發(fā)展和普及,已逐步在思品教學中發(fā)揮作用。計算機自身能力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服務于思想品德教學中體驗性學習。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的只是圖片和文字,應在教學中把圖片、音樂、動畫結合起來,讓學生能有學的興趣。比如教學《多彩的生命構成了繽紛的世界》這一框時,可以播放動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畫面,喚起學生的注意。在課堂氣氛活躍時,播放動物為大自然增添美麗顏色和無限生機的圖畫或影像,以及動物為人類帶來益處的片斷,學生的印象深刻,從心里認同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珍貴動物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從而增進保護動物的情感。讓學生在體驗中明理,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再如,學生對“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缺乏感性認識,我編輯“汶川大地震后救援活動”的錄像資料,展示廣大軍民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風采,體現(xiàn)了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開放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體驗
我們在使用手中的課本時,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既善于利用課本,又敢于跳出課本。我們的課堂應既包括課本內容,又充滿生活內容、現(xiàn)實內容和時代內容。
為上好《計劃生育與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這課,我課前帶領學生沿著潮白河邊,了解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兩岸綠樹成蔭,河水清澈,但住在河兩旁的居民有時將垃圾倒在河邊,不時可見白色垃圾,各色塑料包裝袋隨風亂飄。有些工廠更是隨意向江中排放工業(yè)廢水。這一組組畫面向學生敲響了警鐘,學生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刻不容緩,我們要從自我做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教學必須讓學生用心去經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艱辛,體驗他人的奮斗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學生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
四、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驗
學生知識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僅立足于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樹立大教育觀,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思想品德課實踐活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個體的活動,如書報的閱讀、資料的收集整理、觀察記錄、制作廣告詞、調查報告等。二是群體的活動,如參觀訪問、社會調查、興趣小組、合辦壁報、召開主題班會等。在上《我愛我家》之前,我組織了一個“今天我當家”的活動,讓學生當一天家,從早晨買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間。課堂上,讓學生交流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說,在理菜時最好需要幫忙;有的說,在感到累的時候需要歇一歇;有的說,媽媽天天做這些事情,真不容易啊。通過讓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體驗勞動的艱辛,激發(fā)了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父母的理解與尊重。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身體驗到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激發(fā)其求知欲望,鍛煉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思想品德教學中體驗性學習的運用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去思考,豐富了他們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甚至去創(chuàng)造的條件、機遇、場景、讓靜止抽象的概念變成了動態(tài)的可視的形象畫面,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獲求知識的興趣,又讓學生經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該有效的利用體驗性學習,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充分發(fā)揮體驗性學習的優(yōu)勢,發(fā)揮其提升教學質量、增進教學實效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