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婕,周肖英
(無錫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
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比較
董瑞婕,周肖英
(無錫衛(wèi)生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無錫 214028)
目的 比較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對照組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實驗組采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從學生學習成績、學習效果自評、教師同行評價幾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兩組教學效果。結果 兩組在學生學習成績(主觀題)、學習效果自評、教師同行評價上具有顯著性差異。結論 情景模擬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內科護理學
1.1 對象
在我校2010級護理專業(yè)中,隨機抽取兩個班作為實驗組(103人),兩個班作為對照組(94人)。兩組護生年齡17~20歲,平均年齡(18.45±0.22)歲,全部為女生。兩組護生在性別、年齡、基礎課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教材
選用衛(wèi)生部“十二五”規(guī)劃教材中供五年一貫制護理專業(yè)使用、馬秀芬主編的《內科護理學》(第二版)。
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在傳統(tǒng)教學法的基礎上,在疾病護理環(huán)節(jié)采用案例教學法,提供案例,經(jīng)學生討論得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措施。實驗組除傳統(tǒng)教學法外,課前給學生提供案例,分組并布置任務,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讓小組成員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將該疾病的癥狀、體征,發(fā)病原因、誘因,實驗室檢查、主要治療和護理過程展現(xiàn)出來,各組選派代表進行評分,并現(xiàn)場提問、答疑,最后由教師歸納總結,公布結果。
2.2 評價方法
評價內容由3部分組成:(1)各系統(tǒng)理論考試成績。(2)學習效果自評。學生從知識、技能、素質3個目標來評價自身學習效果。這與我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相統(tǒng)一。(3)教師同行評價。邀請同課程教師、相關專業(yè)課教師聽課,并進行反饋[1,2]。
2.3 統(tǒng)計學處理
3.1 各系統(tǒng)理論考試結果
內科護理學課程全部結束后,將兩組各個系統(tǒng)的主觀題、客觀題得分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客觀題差異無顯著性;主觀題總分15分,除循環(huán)系統(tǒng)外,其他系統(tǒng)得分均有顯著性差異,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各個系統(tǒng)理論考試主觀題得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各個系統(tǒng)理論考試主觀題得分比較(±s,分)
組別 呼吸系統(tǒng) 循環(huán)系統(tǒng) 消化系統(tǒng) 泌尿系統(tǒng) 血液系統(tǒng)實驗組對照組t值P 12.61±2.04 11.12±3.22 3.66<0.05 11.22±1.14 11.05±2.36 0.65>0.05 13.45±2.35 12.09±2.42 4.00<0.05 11.87±2.19 10.26±3.14 4.24<0.05 12.78±2.22 12.13±2.91 1.97<0.05
3.2 學習效果自評結果(見表2)
給兩組發(fā)放“內科護理學學習效果自我評價表”,主要從教學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偡种?00分,其中知識目標40分、技能目標30分、素質目標30分。共發(fā)放問卷197份,收回有效問卷197份。
表2 兩組學習效果自評得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習效果自評得分比較(±s,分)
組別 知識目標 技能目標 素質目標實驗組對照組t值P 32.47±5.64 30.15±4.32 3.21<0.05 21.78±3.12 15.54±5.68 9.64<0.05 26.35±6.23 19.73±4.40 8.52<0.05
3.3 教師同行評價結果
抽取護理教研室教師聽課記錄共50次,每組25次,對聽課記錄反饋結果進行卡方檢驗,兩組整體有顯著性差異(χ2= 10.42,P<0.05)。按兩組的聽課記錄等級進行比較,兩組優(yōu)秀頻次與中等頻次具有顯著性差異,而良好頻次無顯著性差異,具體見表3。
表3 兩組教師同行聽課記錄得分等級比較(n)
4.1 護生能力的培養(yǎng)
以整體護理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要求護生能進行多學科融合,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給予較好的平臺和較多的展示機會。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力逐步提高,從而使知識、技能、素質全面提升,達到我校人才培養(yǎng)標準,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3]。由表1、2可知,實驗組護生自我評價得分及理論考試成績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除循環(huán)系統(tǒng)外)。
4.2 教師能力的提高
要想成功實施情景模擬教學,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能駕馭討論方向,把握上課節(jié)奏,使護生由被動變主動。這樣既有利于建立師生學習共同體,也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和專業(yè)能力提升[4,5]。
4.3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我校正在探索更適合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評價方式,比如增加校內實踐考核——校醫(yī)室考核,臨床集中見習考核等方法,旨在提高護生護理評估、護患溝通、護理思維能力,在達成知識目標的同時,更好地實現(xiàn)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為護生進入臨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1]尹自芳,姜安麗.美國護理教學專業(yè)認證標準及其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啟示[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6):82-83.
[2]卜秀梅,董博.APIE導引模式在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4):937-939.
[3]張英男.臨床案例教學法在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3,15(2):352-353.
[4]呂云玲,孟曉紅.模擬演示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09,6(1):21-22.
[5]錢榮,蘇琳,葉紅,等.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2):147-149.
G424.1
B
1671-1246(2014)01-0090-02
注:本文系2012年江蘇省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課題(J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