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豐
(淮北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文學系,北京 102488)
新月書店創(chuàng)辦于1927年7月,結(jié)束于1933年9月,是新月派涉足出版界表達其文化訴求的重要陣地?!皩π略屡蓙碚f,新月書店是至關(guān)重要的,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和出版史來說,新月書店也舉足輕重?!盵1]新月書店出版了大量著作和譯著,此外新月書店還擔任著《新月》月刊的出版與發(fā)行。《新月》月刊創(chuàng)刊于1928年3月10日,結(jié)束于1933年6月1日。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譯介外國作品的現(xiàn)代文藝期刊隊伍里,《新月》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名字。作為新月派的兩大支柱,新月書店和《新月》月刊在譯介外國作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張少雄[2]、張少雄和馮燕[3]曾對新月社在文學翻譯方面的成就及其翻譯思想進行過系統(tǒng)總結(jié)。陳丹[4]、李月[5]探討了新月派的詩歌翻譯。黃立波[6]以《新月》月刊發(fā)表的翻譯作品為例,探討了新月派的翻譯思想。但從譯著廣告的視角,對新月派翻譯思想的研究尚涉足較少。本文通過梳理和分析《新月》月刊刊載的譯著廣告,從翻譯選材、翻譯標準、翻譯方法和翻譯態(tài)度等方面,探討新月派的翻譯思想。
新月書店共出版譯著24種,涉及文學、政治、歷史、社會學、哲學、經(jīng)濟等人文社會科學領(lǐng)域。
(一)文學
1.戲劇
(1)《造謠學?!罚═he School For Scandal),[英]謝里丹(R.B.Sheridan)著,伍光建譯,梁實秋校并序,1929年初版。
(2)《詭姻緣》(She Stoops to Conquer),[英]哥爾德斯密斯(Oliver Goldsmith)著,伍光建譯,葉公超校并序,1929年5月初版。
(3)《可欽佩的克萊頓》(The Admirable Crich?ton),[英]巴利(Sir J.M.Barrie)著,余上沅譯并序,時昭沄校,1930年出版。
(4)《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英]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著,顧仲彝譯,梁實秋校,1930年出版。
(5)《若邈玖裊新彈詞》,[英]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著,鄧以蟄譯,1928年出版。
(6)《迷眼的沙子》(La Poudre aux yeux),[法]臘皮虛著,趙少侯譯,1929年出版。
2.小說
(1)《瑪麗瑪麗》(A Charwoman’s Daughter),[愛爾蘭]James Stephens著,徐志摩、沈性仁合譯,1927年8月初版,1928年再版,1931年三版。
(2)《少年歌德之創(chuàng)造》(Le premier cerele de meipe ou,le createur),[法]莫洛懷著,陳西瀅譯,1927年初版,1928年再版,1930年三版。
(3)《織工馬南傳》(Silas Marner),[英]喬治·艾略奧特(George Eliot)著,梁實秋譯,1932年出版。
(4)《何侃新與倪珂蘭》(據(jù)英譯本Song Story of Aucassen and Nicolette),邢鵬舉譯,1929年出版。
(5)《潘彼得》(Peter Pan and Wendy),[英]巴利(Sir J.M.Barrie)著,梁實秋譯,葉公超校并序,1929年出版。
3.詩歌
《先知》(The Prophet),[黎巴嫩]凱羅·紀伯倫(Kahlil Gibran)著,冰心譯,1931年出版。
4.散文
《阿拉伯與哀綠綺思的情書》(據(jù)英譯本Love Letters of Abelard and Heloise),梁實秋譯,1928年初版,1929年再版,1931年三版。
(二)政治學
1.《共產(chǎn)主義論》,[英]拉斯基(H.J.Laski)著,黃肇年譯,1930年出版。
2.《族國主義論叢》(Essays on Nationalism),[美]海士(C.J.Hayes)著,蔣廷黻譯,1930年出版。
3.《政治》,[英]拉斯基(H.J.Laski)著,邱辛白譯,1931年出版。
4.《政治學概論》,[日]高橋清吾著,王英生譯,1932年出版。
(三)社會學
1.《婦女解放新論》,[英]蒲士著,劉英士譯,1931年出版。
2.《自然淘汰與中華民族性》,[美]亨廷頓(E.Huntington)著,潘光旦譯,1929年12月出版,1933年再版。
3.《白璧德與人文主義》,梁實秋選輯、吳宓等譯,1929年出版。
(四)歷史
1.《左傳真?zhèn)慰肌罚∣n the Authenticity and the Nature of the Taochuan),[瑞典]高本漢(Bern?hard Karlgren)著,陸侃如譯,1927年出版。
2.《近世資本主義發(fā)展史》,[法]賽亨利(Henri See)著,胡紀常譯,1928年出版,1930年修正再版。
3.《歷史哲學概論》(Introd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of History),[英]Robert Flint著,郭斌佳譯,張歆海校并序,1928年出版。
(五)經(jīng)濟
《國際金融爭霸論》(The Fight for Financial Supremacy),[英]愛吉兮(Paul Einzig)著,崔曉岑譯,1933年出版。
以上24種譯著中,邱辛白翻譯的《政治》未在《新月》月刊上出現(xiàn)廣告。而小眉先生翻譯的《婦女的將來與將來的婦女》和林微音翻譯的《舊戀的新歡》在《新月》月刊上出現(xiàn)過書目預(yù)告,但未見其出版。
新月書店廣告的主要陣地是《新月》月刊。新月書店出版譯著24種,其中23種在《新月》月刊上反復宣傳。書店與刊物形成了自覺的互動,相互呼應(yīng)配合結(jié)成一個共同體。新月書店利用《新月》月刊的銷售網(wǎng)絡(luò)宣傳出版的譯著,以期提高書店的營業(yè)額,而書店銷售收入的增加又為月刊的及時出版提供保障?!缎略隆吩驴堑淖g著廣告有如下特點:
(一)凸顯譯著的重要性?!安邉臃g的人(可以是譯者,也可以是出版商或編者)介紹外來作品時,往往要為它建立權(quán)威地位,而說明此作品在原語文化如何重要,是最常用的手法?!盵7]如對胡紀常翻譯的《近世資本主義發(fā)展史》(法國賽亨利著)的宣傳:要研究資本主義,不可不知道它演進的歷史,要知道資本主義演進的歷史,不可不讀賽教授的這本重要著作;對伍光建翻譯的《詭姻緣》的宣傳:本書原名She Stoops to Conquer,是十八世紀英國喜劇作家Goldsmith的代表杰作。這本書是英國文學史上有很高位置的名著,也是近年英美舞臺常常重演的戲劇;對余上沅翻譯的《可欽佩的克萊敦》的宣傳:此劇為近代英國大戲劇家巴利之杰作,久已膾炙人口,且在歐美舞臺上常見重演,其價值之高,在近代劇中允稱巨孽;對趙少侯翻譯的《迷眼的沙子》的宣傳:這是十九世紀法國滑稽劇大家臘皮虛的不朽著作。臘皮虛的劇本是頂合群眾心理而且沒有國際界限的,所以不論法國人,美國人,阿非利加土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喜歡看他的劇本。從以上廣告詞可以看出,新月書店對譯著不遺余力地贊揚,通過凸顯譯著的重要性,吸引讀者的眼球。
(二)廣告對著譯者進行簡單介紹,并扼要介紹書籍內(nèi)容,有評價有分析,像一篇短的文藝評論,達到了讀者即使不買書也能了解大概的效果。例如,對郭斌佳翻譯的《歷史哲學概論》的宣傳:這部書是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Robert Flint所著。推溯西洋歷史哲學的發(fā)展,源源本本,絲毫靡遺?,F(xiàn)有郭斌佳先生譯成中文,清新條暢,切實可誦。加以張歆海先生為之悉心校對,并以序文,尤能啟發(fā)西洋思想學問的閫奧。實在是我國學術(shù)界空前之作。原書規(guī)定先作一通論,然后分法德英等國,詳論他們近三百年來歷史哲學的發(fā)展?,F(xiàn)在依照原定方針,第一卷通論,第二卷講法國,第三卷講德國,第四卷合講英美兩國?,F(xiàn)在先出第一卷。此卷通論西人對于歷史的思想的變遷,該括詳盡,尤覺難能可貴;對黃肇年翻譯的《共產(chǎn)主義論》的宣傳:本書著者拉斯基先生是歐美新派政治學家當中的第一流人物。他寫這部書,自始至終用極公正的客觀研究態(tài)度,從政治,經(jīng)濟……各方面細加研究。他在序言里說:“我希望贊成這個主義的人,讀完這書之后,承認一個反對這個主義的人,也能把這些主張平正不偏的述說出來?!蔽覀儸F(xiàn)在把這本書翻成中文,讓讀者看看完全以客觀態(tài)度去研究的共產(chǎn)學說,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學說。本書目次如下:1.序言,2.唯物史觀,3.共產(chǎn)主義的經(jīng)濟學,4.共產(chǎn)主義的國家論,5.共產(chǎn)主義的戰(zhàn)略,6.結(jié)論。
(三)考慮讀者的期待視野。新月書店作為盈利性質(zhì)的出版商,出版的譯著必然要考慮讀者的期待視野。如對徐志摩、沈性仁合譯的《瑪麗瑪麗》的宣傳:短篇小說我們應(yīng)該讀膩了,現(xiàn)在換一本長的讀讀吧!在宣傳梁實秋翻譯的《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廣告中說:這是八百年前的一段風流案,一個尼姑與一個和尚所寫的一束情書……最可貴的是,這部情書里絕無半點輕薄。譯者認為這是一部“超凡入圣”的杰作?!皬V告中引用‘一束情書’四個字是有意的,因為當時坊間正有一本名為《情書一束》者相當暢銷,很多人覺得過于輕薄庸俗,所以我譯的這部情書正好成一鮮明的對比。”[8]
在書籍的出版推廣工作中,廣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廣告是為了銷售一種文學產(chǎn)品時,它致力于凸顯該產(chǎn)品的‘賣點’。而文學產(chǎn)品的賣點往往濃縮著作家和出版商的文學理論和主張”。[9]同樣,新月書店在推銷譯著時,其廣告也體現(xiàn)了新月派的翻譯思想。
(一)翻譯選材
1927年6月27日和28日,在《申報》刊登宣告新月書店成立的《新月書店啟事》中說:“預(yù)備出版的書,都經(jīng)過嚴格的審查”。新月書店共出版譯著24部,其中文學作品13部,社科文獻及其它11部。文學作品占譯著總量的54.17%,社科文獻及其它占45.83%。不難看出,新月派在翻譯選材上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選擇性。
1.通過翻譯文學作品,探索中國新文學建設(shè)。新月書店出版的翻譯作品以文學作品為主,介紹了當時歐美文壇的眾多名家,其中許多還是由新月派的譯者首次介紹到中國,如對梁實秋翻譯的小說《織工馬南傳》的宣傳:本書原作者喬治·哀利奧特女士,系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三大小說家之一,素與迭文司齊名。她所作小說,最擅長人性的描寫。織工馬南傳就是她的一本代表作,今有梁實秋先生譯成中文,這算是女士的作品第一部被介紹到中國來。在翻譯的文學作品中,戲劇翻譯最多,共6部,占新月書店譯著總數(shù)四分之一,這也體現(xiàn)了新月派“想做戲”的思想。如對趙少侯翻譯的《迷眼的沙子》的宣傳:純粹的滑稽劇本,中國向來是很少的,所以趙少侯先生特意把這個偉大作家的不朽劇本,用極流利的文字譯了出來;對余上沅翻譯的《可欽佩的克萊敦》的宣傳:余先生又為撰寫長序一篇,約一萬五千余言,于巴利之生平,著作,及本劇之出處,精義,具有簡確生動之論述。讀之不但易于了解本劇,即對戲劇之為物,亦可由斯窺見端倪矣。通過譯介,新月派將新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介紹給國人,對當時文壇的發(fā)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通過翻譯社會科學作品,尋求中國轉(zhuǎn)型時期社會進步的良方。如對蔣廷黻翻譯的《族國主義論叢》的宣傳:我們中國是一個次殖民地的國家。如果想打倒帝國主義,獲得國際平等地位,不能不先受族國主義的洗禮。這部書就是很好的一副洗心藥;對劉英士翻譯的《婦女解放新論》的宣傳:現(xiàn)代所謂婦女運動,不是早已走到“推車撞壁”的地步?這原因與其說從事這運動者的不努力,毋寧說沒有準確的理論為之先導。婦女解放新論這本書,我相信至少可以彌補這缺憾。這充分體現(xiàn)了新月派通過翻譯,尋求社會進步良方的努力。
3.通過譯介,推動國內(nèi)學術(shù)和教育的發(fā)展。例如對郭斌佳翻譯的《歷史哲學概論》的宣傳:這部書是英國愛丁堡大學教授Robert Flint所著。推溯西洋歷史哲學的發(fā)展,源源本本,絲毫靡遺……實在是我國學術(shù)界空前之作;對梁實秋選輯、吳宓等譯的《白璧德與人文主義》的宣傳:近來中國文壇對于白璧德教授(Prof.Irving Babbitt)已起了重大的注意……研究文學思想的人,讀此書更當有所借鏡。這不是一本時髦的阿附時好的書。但是喜歡研究學問的讀者,在這書里一定可以找到無窮的感興與喜悅。
對王英生翻譯的《政治學概論》的宣傳:政治學一科,早已成為近時國內(nèi)各大學的必修學程之一,但是現(xiàn)在我們?nèi)缬蛔钸m于教讀的課本,實不可多得,這未始不是我國出版界的大缺痕。本書原著者高橋清吾,本是日本政治學界的大權(quán)威之一,生平著作宏富,尤以本書為最著,久為彼邦各大學所公認的一本最好的課本。今由王先生譯出,以供國內(nèi)各大學的選擇。
(二)翻譯標準
《新月》刊登的譯著廣告體現(xiàn)了新月派對翻譯標準的思考。如對胡紀常翻譯的《近世資本主義發(fā)展史》的宣傳:譯筆又正確流利,與一般譯品不同;梁實秋翻譯的《潘彼得》:梁實秋先生現(xiàn)以忠實流利之筆把這段著名的故事譯成中文;郭斌佳翻譯的《歷史哲學概論》:現(xiàn)有郭斌佳先生譯成中文,清新條暢,切實可誦;梁實秋翻譯的《織工馬南傳》:譯筆忠實流暢,一無硬譯生譯的痕跡。這也體現(xiàn)了梁實秋反對硬譯的觀點;冰心翻譯的《先知》:這部先知是她翻譯的嘗試,哲理雖深,而譯筆淺顯流暢,恰能算和原文的真意義;邢鵬舉翻譯的《何侃生與倪珂蘭》:務(wù)期十分忠實而又能把原作的神韻惟妙惟肖的傳出。從以上譯著廣告中,可以概括出新月派的翻譯標準:忠實、流暢、傳神?!爸覍崱⑼?、傳神是目前學者們的共識?!盵10]可見,新月派關(guān)于翻譯標準的主張與現(xiàn)在基本是一致的。
此外,新月派對戲劇翻譯標準也有自己的主張。例如對趙少侯翻譯的《迷眼的沙子》的宣傳:趙少侯先生特意把這個偉大作家的不朽劇本,用極流利的文字譯了出來;余上沅翻譯的《可欽佩的克萊敦》:譯筆恰得原意,能達巴利之雋秒,流利傳神,極合舞臺之搬演;伍光建翻譯的《造謠學?!罚何橄壬钱斀駠鴥?nèi)最有經(jīng)驗的翻譯家,其譯筆極為靈活,往往遇頂困難的地方,能有傳神之妙,為原著機警靈敏的對話生色不少;顧仲彝翻譯的《威尼斯商人》:劇本是顧仲彝先生譯的,忠實優(yōu)美,拿到舞臺上句句都能上口。新月派的戲劇翻譯標準可以總結(jié)為:忠實、流利、傳神,適合舞臺演出??梢娦略屡僧敃r已經(jīng)意識到,不同的文體,應(yīng)該有不同的翻譯標準。
(三)翻譯方法
縱觀中西方翻譯史,直譯與意譯一直以來都是翻譯界爭論的話題。《新月》月刊刊登的譯著廣告中也有翻譯方法的論述。邢鵬舉翻譯的《何侃生與倪珂蘭》的宣傳廣告:關(guān)于這部書的翻譯方面,還有一種特色可以告訴讀者的,就是:譯者在散文方面用直譯,詩的方面用意譯,務(wù)期十分忠實而又能把原作的神韻惟妙惟肖的傳出。由此可見,新月派主張翻譯方法靈活多樣,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從而達到忠實、惟妙惟肖地傳達原作的神韻的目的。其實,翻譯實踐中直譯與意譯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應(yīng)當互相兼容與補益:采用直譯方法時,謹防“硬譯”,刻板僵硬;采用意譯方法時,謹防“亂譯”,隨意發(fā)揮。好的翻譯既不是完全的直譯,也不是完全的意譯,而是兩者的結(jié)合。直譯和意譯的完美結(jié)合,才會結(jié)出最佳的譯品之果。
(四)翻譯態(tài)度
新月書店在出版譯著時是極為嚴肅認真的。新月書店在其成立的《新月書店啟事》中說:“預(yù)備出版的書,都經(jīng)過嚴格的審查”。書店印行的譯著,往往是一個人譯,另一個人校對,從而保證了翻譯質(zhì)量。如伍光建翻譯的《造謠學?!酚闪簩嵡镄Γ晃楣饨ǚg的《詭姻緣》由葉公超校對;顧仲彝翻譯的《威尼斯商人》由梁實秋校對;余上沅翻譯的《可欽佩的克萊頓》由時昭沄校對;邢鵬舉翻譯的《何侃生與倪珂蘭》由徐志摩校對;郭斌佳翻譯的《歷史哲學概論》由張歆海校對;梁實秋翻譯的《潘彼得》由葉公超校對。校對不只是掛名,是就原文詳加勘校。例如,《造謠學?!烦霭娌痪?浩然在《新月》第二卷第六、七期合刊上撰文《兩種<造謠學校>的譯本的比較》,將新月書店和商務(wù)印書館出版的英漢對照本作了對比評述,認為,“就譯文而論,伍光建先生的譯本比較的可靠,文筆也比較的流利”,“若就句法來講,伍先生的文章也比蘇先生的流暢得多”??梢姡略氯说膰烂C認真,得到了讀者的認可。
新月派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流派。新月派不僅在詩歌、戲劇、小說、散文方面有豐碩的創(chuàng)作實績,在翻譯方面也有獨特的貢獻。本文以新月書店在《新月》刊登的譯著廣告為視角,從翻譯選材、翻譯標準、翻譯方法和翻譯態(tài)度等方面,探討了新月派的翻譯思想。翻譯選材上,新月派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選擇性,通過翻譯探索中國新文學建設(shè),尋求社會進步的良方,并致力于推動國內(nèi)學術(shù)和教育的發(fā)展;翻譯標準上,主張忠實、流暢、傳神。在戲劇翻譯上,適合舞臺演出;翻譯方法上,靈活多樣,主張直譯與意譯相結(jié)合;翻譯態(tài)度嚴肅認真,通過翻譯校對,保證了翻譯質(zhì)量。
[1]陳子善.關(guān)于新月派的新史料[G]∥王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第二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216.
[2]張少雄.新月社翻譯小史:文學翻譯[J].中國翻譯,1994(2):44-48.
[3]張少雄,馮燕.新月社翻譯思想研究[J].翻譯學報,2001(6):1-21.
[4]陳丹.詩學觀照下的詩歌翻譯活動―以新月派的詩歌翻譯為例[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7):66-67.
[5]李月.淺談新月派的詩歌翻譯活動[J].文教資料,2010(16):5-6.
[6]黃立波.新月派的翻譯思想探究:以《新月》期刊發(fā)表的翻譯作品為例[J]. 外語教學,2010(3):88-91.
[7]孔慧怡.翻譯·文學·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9.
[8]梁實秋,譯.阿伯拉與哀綠綺思的情書[M].第4版.臺北:九歌出版社,1987:7.
[9]張?zhí)煨?報刊與晚清文學現(xiàn)代化的發(fā)生[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471.
[10]張海波.翻譯標準視角下的英語成語分類及翻譯策略[J]. 外國語文,2012(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