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惠
(高唐縣水務局,山東高唐 252800)
高唐縣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管理經驗
馬文惠
(高唐縣水務局,山東高唐 252800)
高唐縣自開展中小河流治理以來,在工程建設管理、資金使用管理、工程管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使縣域河道防洪減災能力、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障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本文總結了其建管經驗,為類似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提供借鑒。
高唐縣;中小河流治理;建設管理
中小河流治理是黨和國家針對當前水利薄弱環(huán)節(jié),立足維護社會安全、保障發(fā)展全局而確定實施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十二五”期間的一項重點水利工作。高唐縣緊盯中央和省水利建設的發(fā)展投向,自2012年起陸續(xù)對中小河流進行系統(tǒng)、規(guī)模治理,取得了明顯效果。通過治理使高唐縣河道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提高,為縣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更可靠的水利支撐。
高唐縣境內中小河流承擔著防洪、排澇、兼顧灌溉抗旱的任務,河道大多開挖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多年來帶病運行,河道淤積嚴重、建筑物不配套、堤防殘缺不全、防洪除澇能力明顯降低,成為防洪薄弱環(huán)節(jié)。自國家大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以來,高唐縣通過積極申報爭取,已有唐公溝、七里河、沙河溝3條河流被列入《全國重點地區(qū)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設規(guī)劃》,并自2012年起陸續(xù)實施治理。這3項工程總投資7 200余萬元,共實施河道清淤治理49.66 km,兩岸復堤83.18 km,新建、改建配套建筑物131座。
2.1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
為做好河道治理工作,高唐縣成立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管理處作為工程的項目法人,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下設綜合科、工程科、遷占科、宣傳與后勤等科室,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部門密切合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制定了《高唐縣中小河流工程質量管理辦法》《高唐縣中小河流工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保證體系》等文件,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強督導檢查,每周召開例會,及時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度、保質量。定期上報下發(fā)工作簡報,使各級領導和群眾及時掌握工程建設情況,對工程有充分認識,接受領導和群眾監(jiān)督。
2.2 做好規(guī)劃設計,加強技術指導
在工程設計之初,高唐縣水務局配合設計單位派出技術人員,對項目區(qū)進行普查,以獲得詳實的第一手資料,并為工程的實施提供合理化建議,為編制實施方案和工程設計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該縣委托聊城市水利勘測設計院進行初步設計報告編制及施工圖設計工作,并嚴格執(zhí)行批復文件和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確保工程高標準規(guī)劃、高標準建設。在項目實際建設中,沒有出現大的設計變更,確保工程建設順利完成。多次邀請市設計院專家來高唐實地查看工程施工情況,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同時舉辦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管理培訓班,使全體參建人員對工程建設基建程序、技術要求、工程質量、組織管理等都有了全面了解,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2.3 嚴格建設程序,保證工程質量
按照《山東省重點中小河流治理資金和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關于落實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質量規(guī)定》等要求,高唐縣嚴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建設。對原材料實行統(tǒng)一招標采購,項目部領導親自到生產廠家考察,選擇規(guī)模大、質量高、信譽好的原材料生產企業(yè),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對進場的原材料詳細記錄產地、標號等信息,并對原材料進行抽檢,發(fā)現不合格材料,嚴禁入場,從源頭杜絕不合格材料進入工地。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高唐縣嚴格按照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監(jiān)理制的“四制”要求認真實施,保證規(guī)范施工。加強施工工地管理,建立嚴格的報表制度,從工程開工到竣工驗收有完整嚴謹的報表,嚴格執(zhí)行工序報驗制度,一道工序一報驗。嚴格工程驗收,實行由建設、監(jiān)理、施工、質量監(jiān)督單位組成的聯(lián)合驗收組進行驗收,不合格工程堅決杜絕,確保工程建一處、成一處、發(fā)揮效益一處。
2.4 財務制度規(guī)范,確保??顚S?/p>
為加強和規(guī)范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專項資金管理,高唐縣制定了《高唐縣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資金和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對工程建設資金實行了縣級報賬制,同時嚴格執(zhí)行“三?!惫芾?,即專人、專賬、專戶,保證專款專用。項目資金支付嚴格按照程序由國庫集中支付,堅決做到手續(xù)完備,票據規(guī)范。項目資金嚴格按照合同執(zhí)行,根據報賬單位填報的撥款申請、工程竣工驗收單,認真審核報賬手續(xù),審核合格后,按照項目進度、審核情況撥付資金。對違反合同的施工方和供貨單位,對其延遲或核減撥付工程資金,確保了資金的安全使用。該縣在工程建設中,所有工程均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無大額現金支付、無白條入賬等現象。資金管理規(guī)范,財務會計制度執(zhí)行情況良好,在歷次檢查、審計中均未出現擠占、截留、挪用專項資金問題。
2.5 完善管護機制,發(fā)揮長期效益
工程建成后交由高唐縣灌排工程管理處負責管理維護,該管理處為正科級事業(yè)單位,隸屬高唐縣水務局,下設工管科、灌溉科和6個水工程管理所。以已建設完成的唐公溝治理工程為例,該工程涉及高唐縣灌排工程管理二所和管理四所,由這兩個管理所負責管理。高唐縣及時落實了管理單位,明確了管護責任,辦理了移交手續(xù),簽訂了保修單。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堤防日常管理、岸坡防護工程維修、防汛物資管理,其中堤防日常管理又細分為經常性檢查、定期檢查、特別檢查、工程觀測等,各項重要的檢查、觀測資料均整理歸檔。通過工程初期運行,清淤、復堤、險工護砌及建筑物工程均達到了設計要求,運行安全可靠,工程實現了良性運行。
3.1 防洪效益
工程實施后調蓄、攔蓄地表徑流,改善了灌溉條件,提高作物產量,實現了水利對社會經濟的支撐、拉動作用,提升了水利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綜合能力。一系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建設使高唐縣防洪除澇大動脈全部貫通,為該縣防汛排澇打下堅實的工程基礎。以已建成的唐公溝治理工程為例,工程的實施可減少多年平均受淹耕地面積2 466.67 hm2,其中糧食作物1 466.67 hm2,經濟作物1 000 hm2。2013年高唐縣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治理后的唐公溝泄洪不但更暢通,而且泄洪時間更快速,有效防止了內澇現象,在本次防汛工作中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通過對唐公溝流域的綜合治理,大大增強了區(qū)域排澇能力,為農業(yè)旱、澇保豐收奠定了基礎。
3.2 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通過高標準的清淤疏浚,治理后的河道提升了防洪、除澇能力,改善了兩岸農田的灌溉條件,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了沿河景觀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打造形成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tài)景觀長廊,保障和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工程實施后防洪、生態(tài)、經濟效益顯著,保護了高唐縣城區(qū)居民及沿河兩岸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責任編輯 趙其芬)
TV85
B
1009-6159(2014)-10-0047-02
2014-08-17
馬文惠(1982—),女,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