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毛德西教授治療雜病“三味”方簡析

      2014-04-05 12:13:20張文宗祿保平指導毛德西
      世界中醫(yī)藥 2014年8期
      關鍵詞:三味白芥子通絡

      張文宗 祿保平 指導:毛德西

      (1河南中醫(yī)學院,鄭州,450002;2河南省中醫(yī)院毛德西名醫(yī)工作室,鄭州,450002)

      毛德西教授為河南省中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教授、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全國名老中醫(yī)工作室指導老師,河南省中醫(yī)事業(yè)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從事中醫(yī)內科工作50年,學驗俱豐,臨床善于“抓主癥、選主方、用主藥”。在選方用藥方面,以《內經》“君一臣二”為宗旨,發(fā)揮經方遣藥之義[1],臨證用藥多以三味為君臣藥,故稱“三味”方。主藥明確,方證合拍,隨證加減,療效顯著。筆者有幸?guī)煆拿挛鹘淌?,侍診其身,耳濡目染,受益良多。今就毛德西教授治療雜病“三味”方簡析如下,以饗讀者。

      1 大黃、附子、川楝子(疝氣化瘀湯)

      此方取大黃附子湯義,為相反形成之配伍;又參考《止圓醫(yī)話》治疝方,羅云:“以附子、大黃加入普通治疝氣之藥中(即羅氏所用川楝子方),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經驗談也?!泵铣糜陴逇馔猓€將此“三味”用于盆腔炎、慢性結腸炎、睪丸炎、前列腺疾患等,凡見小腹墜脹,隱隱作痛,濕熱互結者,每收療效。

      2 砂仁、黃柏、甘草(封髓丹)

      此三味為古方封髓丹,是治療夢遺早泄的良方。當代著名中醫(yī)蒲輔周將此方用于口腔潰瘍,效果良好。他說:“封髓丹乃補土伏火之劑,土虛則水中之陰火無所抑制,便上炎而發(fā)為口瘡?!笔欠揭陨叭市哑⑴嗤粒S柏清泄陰火,甘草和中清熱,毛老常加入肉桂、干姜、牛膝以引火歸元,于平淡中取效。

      3 浮小麥、霜桑葉、地骨皮(清熱止汗散)

      毛老對于汗癥,不論是氣虛自汗,或是陰虛盜汗,都首選此三味,名曰“清熱止汗散”。氣虛自汗合用玉屏風散;陰虛盜汗合用二至丸加知母、黃柏。若是產后大汗不止,則加入麻黃根、炮附子,以溫陽增衛(wèi)氣,固表止陰耗[2]。

      4 青蒿、白薇、銀柴胡(退熱散)

      此三味是毛老治療低熱經驗方“青白退熱散”之主藥。青蒿以清解陰分熱見長;白薇長于清肺熱,也是退陰分虛熱之要藥;銀柴胡清肝經虛熱[3]。三味合用,以治夜熱早涼、低熱綿綿、舌苔不厚,脈象細數(shù)為應用指證。若舌苔厚膩,舌質紅赤,可加升降散治之。

      5 桂枝、茯苓、白術(溫陽化飲湯)

      此三味有溫陽健脾化飲的功效。取之于張仲景苓桂術甘湯和桂枝茯苓丸等方義[4]。桂枝配茯苓,溫陽化飲,加入白術,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毛老常將此三味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腸炎等,舌苔白潤口不渴者,具有溫化三焦水濕的功效。

      6 橘核仁、橘葉、橘絡(通絡散結散)

      此三味均取之于橘,均以疏肝理氣見長。橘核仁理氣的作用大于橘葉;而橘葉“散陽明、厥陰經滯氣”(《本草綱目拾遺》)為長,橘絡作用緩和,善于舒理中焦氣滯,有化痰濕之功[5]。三味合用,以疏肝理氣、通絡止痛、散結消脹為目的,常用于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或身體某處有囊腫及贅生物者。

      7 白鮮皮、地膚子、徐長卿(除風止癢劑)

      毛老常將此三味用于皮膚瘙癢癥。白鮮皮為清熱燥濕止癢劑,地膚子為祛風除濕止癢劑,徐長卿為祛風止痛劑,對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三味協(xié)同,為治療皮膚痘疹瘙癢之常用方[6]。但在應用時,應在辨別證候性質的基礎上,針對體質的偏頗,選用方藥,然后加入除風止癢劑三味,其效更為顯著。

      8 熟地黃、生麻黃、白芥子(補腎通絡飲)

      此三味為陽和湯的主藥。熟地黃補腎增髓,生麻黃與白芥子辛溫通絡開竅,特別是搜細絡之風痰,是其他藥難于比配的。毛老用此三味,以治療下肢寒滯細絡,腎髓不充,如下肢靜脈曲張、糖尿病足、風濕病、足跟痛等,以下肢疼痛、麻木為主癥者,熟地黃用量可達30 g,白芥子用量10~15 g,生麻黃用量5 g為宜。

      9 青風藤、海風藤、絡石藤(三藤湯)

      此三味皆可祛風濕、通經絡。青風藤善通一身之經絡,絡石藤善通一身之筋脈,海風藤善祛一身之風濕,三味合力,共奏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消除郁脹之效[7]。毛老用于風寒濕痹,癥見腰膝酸軟,關節(jié)腫脹,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三味還可煎煮外洗,以助藥效。

      10 絞股藍、銀杏葉、生山楂(化瘀降脂飲)

      絞股藍在民間用于清熱解毒、涼血消炎,用來治療癰疽腫毒,肺癆咳血等,而近年來發(fā)現(xiàn)有降血脂、降血壓、調節(jié)心律、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作用;銀杏葉亦有降血脂、降血壓作用;生山楂活血降血脂功效明顯。三味合用,沸水沖泡,頻頻飲用,有降血脂、降血壓、化瘀之功,為民間常用驗方。

      11 大棗、小麥、珍珠母(麥棗珍珠散)

      此方取自經方“甘麥大棗湯”,以珍珠母代甘草,以增強鎮(zhèn)靜安神的功效[8]。用于抑郁癥,以及失眠、心悸等。大棗與小麥甘平,養(yǎng)心安神,但取效較慢,珍珠母對于心神不寧、驚悸不安者,具有平肝鎮(zhèn)靜作用,起效較快。如果說大棗、小麥以“養(yǎng)心”為主,那么珍珠母就是以“鎮(zhèn)靜”為主,兩相配合,安神尤良。

      12 大貝、玄參、生牡蠣(消瘰散)

      此三味為清代程鐘齡之消瘰散[9],原方用于瘰疬,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之效。毛老用其義,擴大用于淋巴結腫大、甲狀腺結節(jié)、乳腺增生、卵巢囊腫、皮下囊腫、脂肪肝等。常加入夏枯草清熱散結,天門冬滋陰軟堅,生麥芽疏肝散結。

      13 桉樹葉、瞿麥、半枝蓮(泌尿三味飲)

      此方是毛老學習馬瑞亭先生經驗方而得來。馬先生發(fā)現(xiàn)桉樹葉對于泌尿系感染有特殊效果,云“桉樹葉有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之功效”,毛老配以瞿麥、半枝蓮清熱散結,用于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遠比導赤散等方效果好。毛老云,這是前輩人留給后人的寶貴經驗,應當認真學習、應用。

      14 玫瑰花、靈芝、岷當歸(美容三味酒)

      此三味為毛老常用的美容三味酒,常用量為玫瑰花15 g,靈芝15 g,岷當歸15 g,或加入丹參15 g,茯苓25 g。取黃酒500 mL,浸泡15 d為宜。50 mL/d,加熱飲用。有潤膚活血、美容祛斑、淡化濕濁的作用。用于多例面色黃褐者,一般在1個月左右見效。用紅葡萄酒浸泡亦可,但不宜用白酒浸泡。

      15 胎盤、貝母、地龍(胎盤貝龍粉)

      此三味為毛老治療哮喘的經驗方。胎盤粉30 g,貝母30 g,地龍15 g。共研細末,每次取3 g,溫開水沖服,3次/d。痰熱者,用浙貝母;痰濕者,用川貝母。痰盛者,可與鮮竹瀝液同時服用。但有對地龍過敏者,請注意觀察修正。

      16 柴胡、升麻、枳實(三味升壓湯)

      此三味為升發(fā)陽氣之主藥。李東垣常用柴胡、升麻升舉陽氣,而枳實為寬中下氣之藥,“寬中下氣,枳殼緩而枳實速也”,但從辨證角度看,只有濁氣下降,清氣才能升舉,這就是有些人不明白枳實能升壓的緣故[10]。柴胡、升麻用量宜小,枳實量應大于升、柴。

      17 白附子、白芥子、白僵蠶(三白解語散)

      古代醫(yī)家治療中風之語言蹇澀常取此三味,用以祛風邪、解痰郁、通絡脈。如清代程國彭《醫(yī)學心悟》的解語湯[11],白附子祛風通絡,白芥子祛痰通絡,白僵蠶散結通絡,且三味均可通達細絡,不但可以緩解語言蹇澀,還可以通絡止痛,用于三叉神經痛、頭風痛、牙痛等。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以防過量傷氣耗陰。

      18 桃仁、紅花、甘草(桃紅甘草飲)

      此三味是毛老治療慢性咽炎的常用方藥,取自王清任會厭逐瘀湯[12]。以活血化瘀、清熱利咽為組方之義。毛老指出,慢性咽炎必有“瘀”,不是一般清熱解毒所能為,對于常用抗生素或苦寒藥的慢性咽炎者,可加入麥冬、天冬、桔梗、射干等,或加牛膝、肉桂引火歸源,其效更佳。

      19 川椒目、瓜蔞皮、白芥子(椒目瓜芥散)

      此方用于滲出性胸膜炎,以痰液白黏稀薄不成塊,伴有胸痛者。川椒目辛溫通絡逐痰,瓜蔞皮寬胸利氣,研究認為還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白芥子利皮里膜外之水。三味合力,可以入于細絡利氣搜痰,非一般化痰藥可比。

      20 夏枯草、谷精草、川芎(清頭散)

      此三味以清頭目,散結止痛為主功。夏枯草以清肝火、散郁結為主,是治療頭痛目赤之要藥;谷精草“谷田余氣所生”,以疏散頭部風熱,通痹止痛見長;川芎“搜肝風,補肝血,潤肝燥”,是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要藥。三味配伍,具有清頭目、散郁結、除風熱之功效,常用于肝經風熱之頭痛、目赤腫痛,起效較快。

      [1]江丹,林明欣,李紅.立足《內徑》與《傷寒論》再探扶正祛邪治則[J].世界中醫(yī)藥,2013,8(3):267-268.

      [2]唐愛琴,繆春潤.汗證治驗五則[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4,33(5):408-409.

      [3]劉宗磊.青蒿素類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4,9(1):附1-3.

      [4]劉彥玲,徐光星.苓桂術甘湯研究文獻分析[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36(5):600-602.

      [5]崔國靜,劉芳,賀薔.橘葉、橘絡、橘核的的性狀與藥用價值[J],首都醫(yī)藥,2013,3(1):44.

      [6]劉文輝,趙桂芝,陳莉等.地膚子皮膚病應用概述[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12(5):253-255.

      [7]李釗偉.五子三藤湯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臨床觀察[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3,47(4):59-60.

      [8]何任.《金匱》名方甘麥大棗湯[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35(3):305-307.

      [9]夏公旭.新加消瘰湯[J].江蘇中醫(yī)藥,2011,35(5):21.

      [10]李露露.李東垣升陽法之研究概述[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10):81-82.

      [11]錢旭武,蔣嬰,張冉,等.淺論《醫(yī)學心悟》藥對運用[J].中醫(yī)藥信息,2012,29(3):120-121.

      [12]王尊狀.會厭逐瘀湯臨床運用舉隅[J].云南中醫(yī)藥雜志,2012,33(12):45-46.

      猜你喜歡
      三味白芥子通絡
      白芥子(李源恒)《人間有味是清歡》《暫放塵心游物外》
      藝術學研究(2022年5期)2022-10-29 02:35:32
      《辨證奇聞》中白芥子的運用規(guī)律探討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絡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療腰痹通絡止痛是關鍵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三味”
      醞釀語文“三味” 打造特色課堂
      治咳嗽痰喘
      婦女生活(2015年7期)2015-07-20 05:42:36
      魯迅的“三味”
      通絡止痛湯治療原發(fā)性頭痛68例
      蛭龍通絡膠囊聯(lián)合中醫(yī)辨證論治治療慢性腎衰竭30例
      锡林郭勒盟| 孟州市| 米易县| 武威市| 珠海市| 刚察县| 武威市| 航空| 松桃| 上犹县| 平昌县| 温宿县| 铜鼓县| 玉门市| 新巴尔虎左旗| 开远市| 盐山县| 海兴县| 淮阳县| 库尔勒市| 遵化市| 恩平市| 栖霞市| 明星| 红桥区| 余江县| 兴仁县| 奈曼旗| 长兴县| 西昌市| 白山市| 汶上县| 车险| 兴文县| 屏南县| 綦江县| 沈丘县| 北京市| 陆丰市| 新田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