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玲,彭火輝,朱啟東,管幫富*,彭 華,徐建華,彭玉輔
(1.江西金喬園林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330203;2.江西省蠶桑茶葉研究所,江西 南昌330203)
槭樹為槭樹科(Aceraceae)槭屬(Acer)樹種的泛稱,全世界共有200余種,我國是世界槭樹種類最多的國家,約有160余種,占世界槭樹種類的75%以上[1~3],江西目前已知有31種、1亞種及15變種[2]。雖然我國槭樹資源遠比外國豐富,但作為風景資源開發(fā)差距很大[4]。近年來,在國外的彩葉槭樹品種的影響下,我國明顯加大了本土槭樹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的步伐,廬山、上海、中山、昆明、杭州等植物園都開展了槭樹的引種工作[2,5]。紫果槭(原變種)(Acer cordatum Pax var.cordatum)、嶺南槭(原變種)(Acer tutcheri Duthie var.tutcheri)、紅翅槭(原變種)(Acer fabi Hance var.fabri)、長柄紫果槭(變種)(Acer cordatum Pax var.subtrinervium Fang.)是其中新近開發(fā)出的4個鄉(xiāng)土槭樹品種,兼具果葉同賞的特點,且各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園林新素材。目前,國內還未發(fā)現(xiàn)有這3個槭樹品種的規(guī)?;a或應用,紫果槭、嶺南槭的研究限于種子資源調查和播種育苗方面,而長柄紫果槭育苗與應用研究仍處于空白。為促進紫果槭、嶺南槭、長柄紫果槭的規(guī)模化生產應用,本文對這3個槭樹品種的嫁接繁育及其管理技術進行了探索,旨在為槭樹的嫁接快繁生產提供參考。
砧木為江西金喬園林有限公司苗圃培育的4-6年生三峽槭(原變種)(Acer wilsonii Rehd var.wilsonii)實生苗,地徑粗度為4~6 cm。
接穗來自江西金喬園林有限公司槭樹母本園,接穗品種為紫果槭、嶺南槭、長柄紫果槭,穗條分別取每個品種的一年生側芽飽滿健壯枝條,穗條直徑為0.4~1.0 cm。
于2012年2-3月,分別取紫果槭、嶺南槭、長柄紫果槭一年生枝條,進行不同品種嫁接成活率比較試驗;分別于2011年、2012年、2013年春季(2-3月)和秋季(9-10月)取紫果槭、嶺南槭、長柄紫果槭一年生枝條,進行春季和秋季嫁接成活率對比試驗;以紫果槭一年生枝條為接穗,分別嫁接在移植和留圃的三峽槭砧木上,進行砧木是否移植對比試驗;于2011年秋季對當年嫁接成活的紫果槭苗木進行綁扶和不綁扶處理(穗條長度長于40 cm時進行,方法在本文1.4苗期管理中有敘述);以紫果槭一年生枝條為接穗,對接穗采取套袋和不套袋處理,比較套袋保濕對槭樹嫁接成活的影響,于2011年秋季進行。本試驗均采用切腹接高位嫁接法,每株嫁接3個接穗,為3個重復。不同品種嫁接成活對比試驗調查嫁接成活率和株成型率;不同季節(jié)成活率、砧木是否移植、接穗套袋對比試驗調查成活率;綁扶處理調查嫁接成活率及株型有無偏冠現(xiàn)象,連續(xù)調查3年。
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的接穗數(shù)量/接穗總數(shù)×100。
株成型率(%)=指嫁接后形成較標準樹型株數(shù)/嫁接植株數(shù)×100,標準樹形標準為樹冠圓滿、分枝比較均勻、無明顯偏冠現(xiàn)象的株數(shù)。
1.3.1 砧木處理 選擇桿型較好、分枝均衡、無蛀桿害蟲害,4-6年、地徑4~6 cm的三峽槭為砧木,定桿1.2~1.5 m,選擇3~5個空間分布均勻的側枝作嫁接枝,剪除多余的分枝,并根據(jù)樹體生長情況對嫁接分枝以上的主桿進行截桿,所有切口要求平整光滑,直徑達1.5 cm以上的傷口涂傷口涂抹劑。砧木主枝基部25 cm內的側枝全部剪除,適當保留樹冠中下部的部分側枝,以維持樹體水份和營養(yǎng)物質的輸送,并降低樹桿日灼傷度。
1.3.2 接穗處理 選取母樹上芽比較健壯的1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剪下后將切面削平并用濕棉布包好備用。如氣溫過高可提前采集接穗,整理綁扎好放置陰涼處或地窖內,用稻草蓋好,保持濕度,長期貯存可置于5℃左右的冷庫潤沙貯藏。
1.3.3 嫁接 在砧木上用刀斜切并深達木質部,上淺下稍深,形成長約2.5 cm的斜形切口,再削一長約2.5~3 cm、削面2 cm帶健壯芽的楔形接穗,插于砧木切口,形成層對齊,用薄膜包扎好,再進行套袋。注意切面要平滑,形成層至少一邊對齊,插入接穗不能造成損壞,包扎和套袋時避免接穗移動。
當接穗芽長到5 cm左右,有4~6片葉時,在陰天或晴天傍晚先將套袋撕開一個小口,讓新生枝葉適應外界環(huán)境,3 d后再將套袋解除,解除綁膜以接穗處有明顯橫向生長時為宜。砧木經(jīng)過短截刺激,極易萌生大量新枝,影響嫁接枝的生長,應及時修剪控制。及時剪除砧木萌發(fā)枝,嫁接部位以下15 cm砧木萌枝全部剪除,其他部位疏強留弱,以不影響嫁接枝生長為宜,以后每隔20 d修剪一次,上半年修剪3~4次,夏季高溫停止修剪,在落葉前進行一次全面修剪。當接穗萌條長到40 cm時,采用交叉斜插3~4根小竹棍設立支撐,以防止因重力或強風將愈合的傷口拉開。病蟲害主要有象甲、天牛和蠐螬等危害,可使用敵百蟲、菊酯、綠色威雷、甲拌磷等進行針對性防治。由于嫁接前對砧木進行了重修剪,砧木主桿直接曝露在陽光下,容易產生日灼,造成局部壞死,可通過涂白、綁稻草或無紡布等措施保護樹干西曬面。
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數(shù)據(jù)采用SPESS 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差異性采用OneWay ANOVA及Duncan多重比較;制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軟件進行。
3種槭樹品種于春季進行嫁接成活率及株成型率比較,結果統(tǒng)計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3種槭樹嫁接成活率差異較大,嫁接成活率依次為紫果槭(80.7%)>嶺南槭(70.5%)>長柄紫果槭(45.8%),紫果槭嫁接成活率較長柄紫果槭高34.9%。槭樹苗主要用于景觀美化,株成型率是比較嫁接苗優(yōu)劣的一項重要指標,直接影響槭樹苗的經(jīng)濟效益,3種槭樹嫁接苗成型率調查顯示(表1),紫果槭嫁接苗株成型率最高,達90.0%,其次為嶺南槭、長柄紫果槭。方差分析,不同品種嫁接成活率差異極顯著(P<0.01),株成型率差異極顯著(P<0.01)。結果表明,三峽槭與3種槭樹嫁接親和力存在不同,紫果槭、嶺南槭表現(xiàn)較好,不僅嫁接成活率高,且株型美觀,而長柄紫果槭是否使用三峽槭作為砧木還有待探討。
表1 不同品種嫁接成活率(春季)
對2011-2013年嫁接的3個槭樹品種分別調查每一年春季和秋季的嫁接成活率,調查結果見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不同季節(jié)嫁接對槭樹品種嫁接成活率存在影響,3個槭樹品種秋季嫁接平均成活率均高于春季,嫁接平均成活率差值為3.9%~10.7%,長柄紫果槭不同季節(jié)嫁接成活率差異最大,其次為紫果槭。方差分析顯示,不同品種嫁接成活率差異顯著(P<0.05),春秋2個季節(jié)嫁接成活率差異不顯著(P>0.05)。因此,3種槭樹春秋嫁接均可以,但生產上仍然建議在秋季進行,也可根據(jù)生產需要進行。
表2 不同槭樹3年的春季、秋季嫁接成活率對比
不同處理對紫果槭春季嫁接成活率的影響統(tǒng)計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嫁接前進行砧木移植處理的紫果槭嫁接成活率(95.8%)明顯高于未移植處理(80.7%);采取接穗套袋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槭樹嫁接成活率,套袋處理嫁接成活率較未套袋處理嫁接成活率高11.1%。方差分析顯示,砧木移植、套袋處理嫁接紫果槭成活率差異顯著(P<0.05)。因此,春季時砧木提前移植有利于提高槭樹嫁接成活率,且接穗結合套袋技術有利于提高槭樹嫁接成活率。
圖1 移栽與套袋對紫果槭春季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以嫁接成活后的紫果槭為對象,在接穗枝條長至40 cm時,用小竹棍綁扶固定,并以不綁扶植株為對照,連續(xù)3年觀察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嫁接成活后進行綁扶的紫果槭嫁苗未出現(xiàn)接口斷裂現(xiàn)象,3年后嫁接成苗率為100%;未進行綁扶的嫁接,第1年有10%嫁接苗接口出現(xiàn)斷裂,第2年達到15%,第3年時接口愈合緊密,不再出現(xiàn)斷裂現(xiàn)象,3年后成苗率為75%,較綁扶處理低25%。3年后樹型調查發(fā)現(xiàn),進行綁扶的紫果槭嫁接苗,分枝均勻,樹型緊湊,無偏冠現(xiàn)象,而未綁扶處理樹型開張、松散,出現(xiàn)偏冠現(xiàn)象。試驗結果表明,槭樹嫁接成活后對嫁接萌生的抽條進行綁扶固定能有效防止嫁接苗斷裂,提高嫁接成苗率,并能調節(jié)有效調節(jié)枝條空間分布,防止苗生長偏冠,可培養(yǎng)出分枝勻稱、樹冠圓滿的標準樹型。
表3 綁扶對紫果槭嫁接成活及樹型的影響
槭樹種子成熟率為30%~50%,出種率低于60%,室溫儲藏5 a后發(fā)芽率在50%以上[6],種子生產用量大,且成苗慢,生產上經(jīng)常采用嫁接促進種苗生產。嫁接按照接穗的不同分為枝接和芽接,枝接根據(jù)木質化程度分為硬枝接和嫩枝接。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劈接、切接、腹接、“T”形芽接、嵌芽接、塊芽接等,因植物種類、嫁接時期、氣候條件、砧木大小等選擇不同的嫁接方法[7]。影響嫁接成活有砧穗親和力、內含物、營養(yǎng)物質積累及生活力、嫁接技術水平以及環(huán)境條件等,不同嫁接方法對應不同的樹種、不同砧木粗度以及不同的時間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活率[7]。不同時間嫁接,嫁接愈合率和成活率存在差異[7],紅松(Korean Pine)在東北既有春季嫁接,也有秋季嫁接,但春季在樹液流動前嫁接,成活率最高[8],龍爪槐(Sophara jrponica)也存在相似性,春季枝條萌動、萌芽前采集接穗,可提高嫁接成活率,秋季采集枝條經(jīng)冬藏,接穗水分和營養(yǎng)都會損失,嫁接成活率下降[9]。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砧木和接穗的親和性、砧木和接穗的質量、嫁接技術和嫁接環(huán)境等,其中嫁接親和性是嫁接成活的關鍵。H T哈特曼將嫁接不親和分為可傳遞的不親和和局部不親和[10],砧木和接穗內部組織結構、生理和遺傳特性越接近,親和力越強,砧穗間能夠獲得最大親和力的配置就是最佳砧穗組合[7,11]。三峽槭可以作為紫果槭、嶺南槭、長柄紫果槭3個槭樹品種的砧木,但以紫果槭的親和力最好,春、秋嫁接成活率在80%以上。槭樹嫁接結果顯示,3個槭樹品種秋季嫁接效果最好,在春季嫁接前對砧木進行移植,可提高紫果槭的嫁接成活率,該結論與王富貴[12]等進行的彩葉槭樹嫁接快繁技術研究結論相反,與槭樹品種不同、取穗條部位及穗條母本樹齡不同有關。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嫁接時采用套袋保濕技術,可有效提高紫果槭嫁接成活率,高位嫁接成活后,對接穗的萌生枝適時進行綁扶固定,能提高嫁接苗的成苗率,并形成一個較好的樹型。本試驗未涉及砧木篩選方面的研究,長柄紫果槭適宜砧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三峽槭是否為紫果槭、嶺南槭最佳砧木也需進一步深入探討。
[1] 方文培.中國植物志(46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46:66-289.
[2] 喻蘇琴,裘利洪.江西野生觀賞槭樹資源[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2,(6):16-19.
[3] 徐廷志.槭屬的新植物[J].植物分類學報,1983,21 (3):337-342.
[4] 楊昌煦,劉興玉.中國槭樹資源與觀賞利用[J].西南農業(yè)大學學報,1998,20(1):121-125.
[5] 徐廷志.槭樹科的地理分布[J].云南植物研究,1996,18(1):43-50.
[6] 梁 鳴,張 悅,楊軼華,等.槭屬植物種子解剖生物學的研究[J].林業(yè)科技,2007,32(3):9-12.
[7] 高 柱.木棉產業(yè)栽培關鍵技術研究[D].昆明:西南林業(yè)大學,2012.
[8] 李德玉,龍作義,李 雪,等.不同嫁接時間對紅松果林優(yōu)質壯苗培育質量的影響[J].林業(yè)勘察設計,2009,152(4):68-69.
[9] 王海英,紀全武,敖 曼.相關因素對龍爪槐嫁接成活率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9,(5):71-72.
[10]曹建華,林位夫,陳均明.砧木與接穗嫁接親和力研究綜述[J].熱帶農業(yè)科學,2005,25(4):64-69.
[11]YAN Yi,GAO Zhu,HE Cheng-zhong,et al.Advances in Activity of Related Enzymes during Graft Healing Process of Citrus Paradisi Macf[J].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2011,12(10):1472-1476.
[12]王富貴,焦 猛,李玉峰,等.彩葉槭樹嫁接快繁技術研究[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術,2012,15(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