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Party
如果有朋友邀請你到家里參加“轟趴”,你卻渾然不知“轟趴”為何物,那你就out啦!
“轟趴”其實是home party的音譯,它的意思是“家庭派對”,就是在家里舉行聚會。之所以把它稱為“轟趴”,大有調侃的意思——轟然玩到大家都趴下。看看,“轟趴”一詞多有潮范兒!
西方的party文化發(fā)達,泳池party、草地party、公園party、熱舞party……h(huán)ome party則是其中一種,它成本低,舉辦地不用裝飾得很豪華,氣氛較輕松、自然,適合家人、朋友或同學聚會。
不過既然是party,那一般都會找個主題,比如動漫主題,大家就可以cosplay一下動漫人物;主人可以根據(jù)party的主題,簡單裝飾一下房間,再準備些飲料、點心,就可以開玩啦!
I got it
如果老媽把某事交代給你,你該怎么回答?如果你聽懂了別人的解釋,可以怎么表示?如果你正在尋找的某樣東西找到了,你會怎么說?信不信由你,只要一個句子,就能把上述意思全部搞定,那就是—— I got it!
I got it表示“我知道了,我明白了”,作為對某個要求、命令或解釋的肯定回答。左圖中當物品被找到時,Mandy可以用I got it表示“有了,找到了”。相信你還注意到了,這里的I被省略了,地道的口語中常常直接說Got it或Gotcha。
The Crazy New Year All over the World
瘋狂新年大搜羅
Germany: The Krampus march(游行)scares
(嚇跑)the bad kids
“Krampus march”是流行于德國部分山區(qū)的傳統(tǒng)活動,在每年12月前后舉行。Krampus雖然模樣嚇人,卻有一個可愛的上司——圣誕老人。在當?shù)氐膫髡f中,他是圣誕老人的助手,常常肩背一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拿一根棍子,好孩子可以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則會被棍子敲打。哈哈,你要小心嘍!
Argentina: Enjoy a flower bath
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圣潔的,所以新年這天,人們會去江河中洗“新年浴”。1月份咱們北半球正是寒冬,地處南半球的阿根廷卻是盛夏。下水之前,他們會先將一籃鮮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后跳進“花水”中沐浴,據(jù)說這樣可以洗去身上的污穢,求得一年的幸福吉祥。哇,不僅寓意好,還可以順便消暑,一舉兩得,想想都美呢!
India: Cry on New Years Day
怎么新年一大早,印度有些地方就開始哭聲不斷?原來,人們是在感慨一年時光轉眼就要流逝了,因此印度的新年也叫“痛哭新年”。當然,印度人(Indian)也有愉快的慶祝方式,比如人們會拿著紅粉包給親友拜年,將紅粉涂在對方的額上,表示吉祥如意。年輕人更直接,他們會把紅墨水裝進水槍,射到親友身上,稱為“灑紅”。
Bulgaria: A sneeze(噴嚏)brings happiness(幸福)
保加利亞人(Bulgaria)很有趣,他們認為新年用餐時誰要是打噴嚏,就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所以一家之主總是愿意把第一只羊羔、第一頭牛犢或第一匹馬駒送給最先打噴嚏的那個人。啊,那頓飯一定會噴嚏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