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欣梅
作文教學歷來是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項目,但是因為作文教學的特殊性,導致一部分學生厭惡作文,甚至害怕作文。因此,作文教學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的難點。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研究學生的作文動機就具有較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小學生作文動機既受內(nèi)在因素的影響,又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是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原動力,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所以,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細心觀察和研究學生的寫作動機,找到解決的方法與策略,對于搞好作文教學會起到較大的幫助作用。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只有教師真正地了解了學生作文的各種動機,才會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下面,筆者根據(jù)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對小學生學習作文寫作的動機,進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寫作文是應付家長和教師的被迫選擇
據(jù)我了解,在當前的小學生中,很多學生學習作文是為了應付家長和教師。這種學習動機是被迫性的,沒有學生的自愿因素在內(nèi),從教育學和學生智力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來講,違背了學生認知事物、學習知識的基本規(guī)律,違背了教育的基本準則,是非常不科學的,效率當然也非常低下。
究其原因,其一是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渴求,但是一些家長限于自己的知識和教育能力,不懂得應該怎樣用科學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要求孩子必須按照教師的要求,努力去完成作文任務,就成為很多家長的必然選擇。并且孩子完成學習的情況,也成為家長了解孩子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學生為了達到家長的要求,被迫去學習寫作。這種原因據(jù)我觀察,應該占據(jù)相當大的比例。
其二,在學校當中,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也必然成為教師教學的重點,所以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寫作任務。而且在學生不能完成寫作任務的時候,有的教師甚至會采用一定的懲罰手段,逼迫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這種教育方式,尤其是在一些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農(nóng)村學校,較為普遍。當然學生為了不受教師的懲罰,不得已學習作文寫作。學生為了“應付”而寫的作文,句子不通,有錯別字,不分段落,不使用標點符號,前后矛盾,中心不明確等,常見的毛病都在其中得以體現(xiàn)。一些更加“聰明”的學生,干脆從作文書中找一篇相關聯(lián)的作文,照抄下來,交給老師就算完成了任務。
根據(jù)以上情況可以知道,這樣的作文教學根本不符合現(xiàn)代教育精神,背離了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與我們的教育初衷大相徑庭,背道而馳。因此,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必須予以改革和創(chuàng)新,只有改革,才能讓“被迫作文”變成“主動作文”,把“厭惡作文”變成“喜愛作文”,使學生感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一種表達情感、敘述事情的一種方式,為我們的作文教學指明正確的方向,從學生的思想根源上,改變學生厭惡作文的心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積極性。
二、寫作文是應付考試的需要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中,考試作為一種考量學生學習情況,以及選拔優(yōu)秀人才的方式,長久以來就被教育者們所重視和采用,直至現(xiàn)在還沒有合適的方式能夠替代。雖然我們的教育專家已經(jīng)為改變這一有利有弊的考核方式,做了不少的努力和改變,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還是教師衡量學生成績好壞的標尺,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教師心目中的地位,也影響著家長對孩子、教師的評價,孩子的考試成績時刻牽動著每一位家長的神經(jīng)。而作文作為語文考試中一項必考內(nèi)容,在整個語文試卷中,所占分數(shù)一般來說都比較偏重,作文得分多少確實會嚴重影響整個語文成績,不得不引起學生、家長、教師的重視。所以為了應付好語文考試,取得一個較好的成績,成為了很多學生學習寫作文的重要心理動機。因此,寫好作文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學生不得不學習寫作的被迫條件。
三、寫作文是為了得到表揚和鼓勵
表揚和鼓勵一直是教師教育學生的一大法寶,也是我們教育者必須具備的教學美德。事實表明,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以至于包括成年人,都是喜歡被別人表揚和鼓勵的。在被表揚和鼓勵時,大多數(shù)人都會產(chǎn)生一種愉悅感、自豪感,進而萌發(fā)自主的、積極性上的學習動機。筆者根據(jù)多年教育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表揚和鼓勵,學生會非常愿意為了爭取得到教師更多的表揚和鼓勵,而不斷表現(xiàn)得更加優(yōu)秀。被表揚和鼓勵這種積極情感體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揚和鼓勵對學生來說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被肯定和贊揚,讓學生感到成功和快樂。每當做了一件讓事情,得到周圍的大人的稱贊時,大多數(shù)學生一般都會再接再厲,繼而贏得別人的更多贊賞。其實,這是在體驗快樂。因此有一部分中學生寫作文,實際上是為了得到教師不斷地表揚與肯定,從而迸發(fā)更大的寫作熱情,愿意主動、積極地學習作文的寫作方法,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寫出讓教師更為滿意的作文。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受到表揚和鼓勵是相當一部分中學生學習寫作的巨大動力。它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體會成功和快樂的感覺,變得更加自信,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一生。
四、寫作文是為了自己的興趣需要
興趣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梢钥闯?,興趣在學生的任何一種學習活動當中,都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興趣而去學習,是最為積極地、有效地學習動力。它會比任何強迫性質(zhì)的教育手段,都會更加高效。因為這種動力是學生自愿的,是其他動力所不能比擬的,是很多阻礙都不能阻擋的動力。從教育實踐的角度說,“興趣”這種最簡單,但是也最積極的動機是作文教學能夠取得一定成效的重要保障。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一個人才可能用最積極的態(tài)度去學習。所以教師為了搞好作文教學,就必須重視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人興趣取向,合理加以引導,使之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并成為學生學習寫作的主要動力,為學生的寫作,鋪平道路。這也是作文教學取得一定成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必須要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
小學階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學生接觸作文的剛開始,是學生真正學習寫作的第一步。因此,無論是哪一種動機,對于學生都是一種有益的促進,對學生能繼續(xù)深入的學習寫作都會起到幫助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對班級當中的每一名學生的寫作動機進行分析,而后“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激發(fā)每一名學生的良好動機,使不利于學生寫作的因素轉化為有力的因素,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這對推進作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