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楊
莫言:
“民間外交官”的日本想象
超越國界的文學交往,促成了莫言作為一名“民間外交官”的身份。
1989年,《紅高粱》便被介紹到日本,日本讀者對“父老鄉(xiāng)親們,日本鬼子就要來了”這樣的字句并沒有表現(xiàn)出明顯的排斥心理,莫言說:“這說明,那些日本讀者有胸懷,有自省能力。”
1994年,大江健三郎在諾貝爾文學獎授獎演說上說:“正是這些形象系統(tǒng),使我得以植根于我邊緣的日本乃至邊緣的土地,同時開拓出一條到達和表現(xiàn)普遍性的道路。不久后,這些系統(tǒng)還把我同韓國的金芝河、中國的莫言等結(jié)合到了一起?!?/p>
大江健三郎曾預(yù)言莫言獲諾獎。2002年,大江健三郎曾去莫言的故鄉(xiāng)高密東北鄉(xiāng)過年,兩人的友誼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天,莫言從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里讀到了這樣一個句子:“一只黑色壯碩的秋田狗,站在河邊的一塊踏石上舔著熱水。”他感到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鮮明的畫面,仿佛能夠感受到水的熱氣和狗的氣息。于是,小說《白狗秋千架》出爐。
1999年,《豐乳肥臀》日文版面世,第一次去日本的莫言踏上了伊豆半島,走進了川端康成寫作《伊豆舞女》的房間,“首先有一種緬懷先賢的儀式感,然后就非常感慨。當年讀他的小說時,怎么也想不到會有一天來到這里?!彪S后幾次去日本,他又兩次參觀了川端童年時的故居。在川端的故鄉(xiāng),當?shù)氐膶W校邀請他去演講,臺下年輕的女生們不停地問關(guān)于文學、童年、故鄉(xiāng)等方面的問題。
法國大使的賈平凹之戀
賈平凹曾兩次獲得法國的文學獎,兩次的命運卻大不相同。
去年年初,賈平凹獲得了法蘭西金棕櫚文學藝術(shù)騎士勛章,這是賈平凹繼1987年《浮躁》獲得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1997年《廢都》獲得法國費米那文學獎之后,又一次獲得國際文學藝術(shù)大獎。
法國駐華大使白林將勛章授給賈平凹時說:“法國人熱愛中國文學,其中包括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古典文學。當然也愛中國當代文學,那些以轉(zhuǎn)型中的中國為主題、反映中國翻天覆地變化的種種細節(jié),幾乎貫穿了賈平凹先生的所有作品?!?/p>
當年,《廢都》在本土遭禁,卻在法國獲獎,法國有關(guān)方面邀請賈平凹去法國出席頒獎會,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賈平凹未能去成;法國駐華大使則要在大使館接見賈平凹,他也婉拒了。后來大使在去西安時才“順便”會見了賈平凹。
當代作家逐漸走出去,與全世界進行交流。3月18日,麥家小說《解密》的英譯開始在美、英等21個英語國家上市?!督饷堋酚⑽陌嬖诤M馍鲜械牡谝惶?,就成功打破中國作家在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
美國最大出版社FSG的總編輯艾瑞克預(yù)言:“麥家可能是這個世界上,你們沒聽說的最受歡迎的作家?!贝舜纹簌Z出版社打出宣傳語:“2014年最出人意料的懸念作品”、“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現(xiàn)象登陸西方”。
徐志摩到錢鐘書:“兄弟我在英國時候”的兩種解讀
民國期間,一些作家便開始了他們的“公民外交”。
《再別康橋》至今仍是劍橋大學的一段傳奇。2008年,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的國王學院,在劍河之濱的一塊草地上,為中國詩人徐志摩立了一塊白色大理石的詩碑。這塊詩碑,如今已成劍橋一景。
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是20世紀上半葉倫敦最著名的文化沙龍。1921年9月,徐志摩到達劍橋后,日日與他敬仰的狄更斯、羅杰·弗萊、羅素等人同窗共讀。正是他們,把他帶進了“布魯姆斯伯里”。
徐志摩還把“布魯姆斯伯里理念”帶入中國。上世紀20年代的中國,以徐志摩、陳源、凌叔華等為代表的“新月社”,就是以它為模板建立:詩人、作家、科學家、政治家等,常以沙龍形式聚會,出雜志,辦書店。有意思的是,兩個團體,雖遠隔重洋,卻互相滲透,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
錢鐘書小說《圍城》中的教育部督學拿“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當口頭禪,代表了一種自大的心境。曾留學英美的錢鐘書,對來自外國的誘惑有足夠的抵抗力。上世紀80年代,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他前往講學半年,開價16萬美金,交通、住宿、餐飲費另行提供,可攜夫人同往,只希望由錢鐘書每兩星期授一次課,每次40分鐘,半年講12次課,實際授課時間只相當于一個工作日??慑X鐘書卻拒絕了。他對校方的特使說:“你們的研究生的論文我都看過了,就這種水平,我給他們講課,他們聽得懂嗎?”
英國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錢鐘書有一部寫滿了批語的英文大辭典,專門派人出重金請求賣給他們。錢鐘書說:“不賣?!迸c錢鐘書簽署了《圍城》版權(quán)協(xié)約的美國好萊塢片商,多次盛邀錢鐘書夫婦時間自便時做客觀光,隨便吃住,或監(jiān)督影片制作,他們都搖頭婉拒。他說:“我現(xiàn)在是中國式的硬木椅子,擱在那兒挺結(jié)實,搬搬就散架了?!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