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亞蕾
摘 要:目前,有許多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個別還把語文課當成一種休息課。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中學生和語文教學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
關鍵詞:語文;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參與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2-319-0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目前,有許多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個別還把語文課當成一種休息課。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中學生和語文教學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如何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前人的經驗,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彼褜W習中的“樂”提到如此地位,是有其根據的。應該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語文的“樂之者”?首先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氣氛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盎钴S”的表現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即學生在教師指導啟發(fā)下“思”和“言”的活躍,尤其是“言”的活躍。為此,備課時就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的差異,設計一些難易程度不一,詳略要求有別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別要求;在課堂上,則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語文能力,把握機會及時進行激發(fā)和啟示,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的“思”和“言”提供機會,使他們產生“言”的欲望,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效果。
二、講究授課藝術,強調參與探究意識,提升學習興趣。
教師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志之一即看其講授的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較高水準的教師能夠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從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學的原因分析,其中有教師方面的因素,如講授語言枯燥無味,講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講,而忽視學生聽,長此以往,不但使本來就來就視語文學習為“苦”的學生產生不了興趣,而且也會引起“樂之者”的厭學情緒,這是一個值得語文教育者引起注意的問題。
那么,如何講究講授藝術,培養(yǎng)學習興趣呢?現就語基短文這些“趣味貧乏”、“教學兩難”的課型談談體會。教師應該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在課堂講授時注意講授方法和語言的藝術性。
三、加強感情教育,誘導興趣
情感具有感染的功能,能提高課堂情緒的興奮性和對教學內容的接受性,是學生智力的催化劑。語文教材大多數都充滿了深厚的感情,更有不少抒情名篇,教師如果能夠飽含激情進行課堂教學,那么,教材的情感、教師的情感都可以感染學生,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讓學生在積極健康的情感驅使下真正進入課文的意境,品嘗學習語文的樂趣。因為學生的情感被調動,作品中的情感被挖掘。該文內容決定了教學要有情感,教學若無情感,作品便索然無味。
語文教學的特征和內容決定了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情感的運用。運用情感時,必須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才可能使教師和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從而完成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任務,而對于講說明文,教師應心氣平正舒緩;講議論文,教師又應隨之或嚴肅、或振奮,應充分運用教學環(huán)境的情,使本來無味的氣氛變得活躍而充滿情感,達到以情來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電腦本身就是“多媒體”,它通過硬件和軟件,把各種輸入、輸出設備連接起來,除集中了文字、畫面、聲音等可視、可聽的媒體外,還集中了幻燈機、視盤機、攝像機等硬件媒體,因此,我們要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整合,就應該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同時,充分利用電腦多媒體,為中學語文教學服務。
新的東西往往都是讓人感興趣的,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我們更應該抓住他們對新事物積極追求的個性,利用多媒體,結合課文內容,創(chuàng)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同時能有效地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真正改變傳統(tǒng)教育單調模式,使“樂學”落到實處。
五、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發(fā)展他們的多種興趣,增植厚實長遠的語文學習興趣
語文學習涉及的面廣,除生動活潑的課內學習外,還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所以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汲取多種營養(yǎng)、從而讓學生發(fā)展多方面、多層次的興趣。
1、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讀書是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手段。文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當然對課外讀物我們要有所選擇,可以指導學生閱讀以下五類書:第一,與課內教學密切配合的書。第二、有助于鞏固和拓寬語文知識以及提高語文能力的書。第三,各種文化科學知識書。第四、有代表性又有相當深度的必讀名著。第五、常用工具書、重要參考書等。為了激發(fā)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還可在學生中有計劃的開展一些讀書知識競賽,使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發(fā)展為樂趣、志趣。
2、指導課外聽說活動。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可開展演說會、辯論會、故事會、朗誦會、文藝表演、作品賞析、語文游藝等多種活動。如針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可開展“珍惜時間,珍惜生命”演說會,“升學有無前途”辯論會等。同學們都可以在活動中鍛煉膽量、增長見識,掌握文體特點,提高聽說能力,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
總之,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利于自身的語文學習和語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教法上認真探索,不斷更新喚起學生較高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丁明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中);2011,05.
[2] 戈素云.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