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河南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對策
趙靜
(河南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近年來,繪本教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筆者經過對幼兒園若干個繪本教學案例的分析發(fā)現(xiàn),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著情感教育的缺失,最后,筆者通過分析情感教育缺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教育對策.
繪本教學;幼兒;情感教育
近些年來,繪本作為一種獨特的兒童讀物,悄悄地走進了幼兒園,成為幼兒園早期閱讀的重要材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幼兒的喜愛.繪本攜帶著豐富多彩的知識,它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啟迪幼兒的心智、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情感發(fā)展等.
在充滿童真童趣的幼兒繪本中,豐富的情感給予了兒童情感教育的良好契機.尤其在繪本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述、提問、展示等方式,可以使幼兒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獲得情感上的豐富與體驗.因此,教師應當注重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但是,筆者經過對繪本教學的觀摩發(fā)現(xiàn),多數教師將關注點放到幼兒的語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對于情感教育的關注卻少之又少.繪本中并不缺乏情感,可是繪本教學中卻缺乏情感教育.因此,本論文從幼兒情感教育入手,探討幼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及相應的對策.
2.1 缺少發(fā)現(xiàn),解讀中忽略內在情感因素
在繪本教學之前,教師要對繪本進行解讀,許多優(yōu)秀繪本都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在國內教學都需要有一個本土化的過程.所以教師精確的解讀繪本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優(yōu)秀的繪本,之所以打動人,更多是因為它的情感特征,然而在我們大多數的教學中,教師更多是一種“看圖講述式”地泛讀,缺少對故事的“深讀”.常常會忽略繪本中隱含的情感因素,不注重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內在情感因素.
在觀摩活動《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通過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掌握“上下”、“推拉”“開關”等相反的詞.教師并特意為此設計了律動活動《請你跟我做相反》,然而教師對這本兒童繪本中的情感因素并未發(fā)掘.《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中隱含著豐富的感情:熊叔叔為鄰居們修橋累了一天、小動物們把自己當做禮物送給熊叔叔并且為他開辦生日派對.這是多么好的教育素材呀!可是教師卻將關注點過多的放到了反義詞的學習和應用上,錯失了一個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契機.
2.2 脫離故事,教學中情感性體現(xiàn)不夠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情感性主要體現(xiàn)在繪本本身的情感性和教師所投入的情感性.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通常會脫離故事的本身,故事本身的情感性也就無從體現(xiàn)了.比如說:《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中,熊叔叔因為幫助鄰居鋪石橋太累了在睡懶覺,突然有人按門鈴搗亂,熊叔叔開關幾次門都沒有看到人.最后在門口看見一個大箱子,原來是小動物們躲在箱子里來給熊叔叔過生日了.這個充滿懸疑的故事本身就是想要表達小動物們之間那濃濃的友情,想盡辦法來給熊叔叔制造驚喜、慶祝生日.而老師的教學卻脫離了故事本身的內容,來“推敲”起其中的反義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投入的情感也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幼兒的情感體驗.感情是可以傳播的,只有教師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來向幼兒講述故事的時候,才可以打動幼兒,讓幼兒有良好的情感體驗.
2.3 缺乏引導,提問中針對性不強
在教學活動中,提問是一門藝術,如何讓幼兒按照自己預設的思路走下去,提問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進入文學意境,有效的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繪本教學中,教師的提問通常是針對故事內容,讓幼兒單純的去復述故事情節(jié);或者是為了理解故事內容,設計必要的發(fā)散性問題.對于情感體驗方面的有效提問卻非常少,這也是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缺乏的具體表現(xiàn).例如:大班繪本教學活動《劃圈兒的小小鴨》中,教師圍繞著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所設計了若干個問題,但是對于小小鴨那種“難為情”的心情,教師并未設置有效的提問,比如:“小朋友們有沒有難為情的時候???”使幼兒設身處地的感受到小小鴨的心情.
2.4 缺少意境,閱讀中感情氛圍不濃
應彩云老師說過一句話:繪本為孩子提供了情感的氛圍,而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則為孩子的學習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情境.孩子正是在這種情境中理解故事、展開想象、發(fā)展情感的.所以,在繪本教學中要求有一定的意境,意境可以是老師創(chuàng)設的,也可以是繪本本身所包含的.然而由于孩子們年齡小,并不擅長體會理解繪本故事本身所蘊含的意境,所以老師創(chuàng)設的意境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繪本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對意境的創(chuàng)設并不夠完善,使得幼兒在聽講或閱讀當中沒有應有的情感氛圍,情感教育也就無法開展了.
3.1 教師對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孟昭蘭教授認為“情緒貫穿人的一生,它是兒童呼喚親人照料的信號,是家庭和社會呵護兒童生存的安全基地,是兒童智慧發(fā)展、人格完善、健康成長的基礎.”從這些理論依據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學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其他素質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幼兒園教學繪本教學中,過多的教師將關注點放到了兒童的語言、思維、理解、想象等方面,對情感教育的關注程度不夠重視.
3.2 教師不善于捕捉繪本中的情感因素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缺乏的一個原因是教師不善于捕捉繪本中的情感要素.兒童繪本大多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要在中國幼兒園進行教學,這中間一定要經過本土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發(fā)現(xiàn)繪本中的教育元素,從而設計課程、對幼兒進行教育.而在這一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對于情感要素的發(fā)掘不那么靈敏.
3.3 繪本教學中教師對幼兒情感的啟發(fā)引導不夠
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教師的啟發(fā)引導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關于幼兒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不能利用說教來實施,所以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和有效提問就顯得至關重要.然而經過筆者觀察發(fā)現(xiàn):繪本教學中教師對幼兒情感的啟發(fā)引導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繪本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有效提問和啟發(fā)引導是非常有利于幼兒情感發(fā)展的,這也許就在教師的某些話語之中,也許就在教師與幼兒的對話中間,也許就在教室布置的環(huán)境之中.
4.1 充分挖掘繪本中的情感因素
繪本具有情感教育的意義和價值,要發(fā)揮繪本教材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和價值需要教師研磨教材,不僅要看到繪本在顯性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繪本中的情感教育價值,明確繪本中情感因素的表達形式,進而能夠設置情感教育情境,促進幼兒積極情感的發(fā)展.
首先,教師要善于研究分析繪本中的情感因素.繪本中的情感因素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有的會通過語言文字、圖畫等材料顯性地加以渲染,進而直接表達情感的主題,幼兒在這樣的情感表達方式中會得到較為直接的情感體驗.有的情感表達方式則比較含蓄,需要教師在仔細品味琢磨繪本教材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蘊含在教材深處的情感.
其次,教師要善于設置情感教育情境.幼兒思維具有直觀性和具體形象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能為幼兒創(chuàng)設生動而富有情感的活動情境,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比如,在應彩云老師的繪本教學《熊叔叔的生日派對》中,應彩云老師最后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為熊叔叔制作生日蛋糕的環(huán)節(jié),這讓孩子們十分高興,不僅活動很新穎,而且在活動中幼兒還可以感受到小動物們對熊叔叔的關愛,從而可以推廣至小朋友之間.另外,最后他們還可以品嘗到美味的生日蛋糕,這更讓孩子們意識到:幫助別人是可以獲得快樂的.
4.2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傳情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求幼兒教師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fā)展,都有成功感”,同時“要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兒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發(fā)展的傾向”.可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發(fā)揮重要的中介作用,應為教學活動付出真情.在情感教育過程中,教師更是應該承擔傳遞情感的角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傳情作用.
首先,教師要付出真情.教師教學活動中需要付出真情實感,這是繪本教學活動取得實效的根本保證因素.只有教師在繪本教學中表現(xiàn)出積極的教學狀態(tài),進而才能帶動幼兒走入繪本情境之中,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促進幼兒情感發(fā)展.其次,教師要發(fā)揮傳情的作用.由于幼兒知識經驗的缺乏和好模仿性,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幼兒對教師的態(tài)度表情、行為舉止、動作手勢、語音語調等均有著特殊的敏感性,幼兒也往往會追隨著教師的情緒情感而起伏變化.
4.3 通過有效提問激發(fā)幼兒情感
通過教師的講述和幼兒自己的觀察,幼兒對繪本故事會有一定的理解,可是,如何讓幼兒體驗到繪本中所蘊含的情感呢,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提問,從提問中入手,讓幼兒對繪本故事進行良好的情感體驗.
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課程.在挖掘出繪本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后,教師就要根據幼兒年齡水平和特點來設計課程思路.情感教育不能靠言傳說教,而是要靠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去感受和體驗.其次,教師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提問.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fā)性,能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的欲望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情感較為隱含的繪本中,幼兒可能很難感覺到其中的情感,這就更需要展現(xiàn)教師提問的藝術了. 4.4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由于社會的進步,計算機輔助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尤其是在繪本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切實解決了幼兒共同看圖的問題.在繪本教學中,多媒體的輔助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要讓幼兒體會到繪本中的情感,首先要把幼兒帶入繪本所營造出的引人入勝的情境之中.而多媒體可以為課件設計色彩艷麗的畫面、真實動聽的音效,使幼兒猶如身臨其境,更能夠體會到繪本中所要傳達的情緒情感.比如在《媽媽摘的葡萄》這節(jié)課中,在講到小狐貍哭泣的時候插入小孩子輕輕的哭聲,頓時可以將幼兒帶入到那種傷心的意境之中.所以,在繪本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幼兒情感教育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1〕孟昭蘭.情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林敏宜.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M].臺北:心理出版社,2000.
〔3〕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馮媛媛.繪本對兒童情感教育的影響及其理論依據[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2).
〔5〕林倩,鐘曉紅.促進幼兒情感教育的幾點思考[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4).
G613.6
A
1673-260X(2014)04-02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