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舟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了多姿多彩的絲路文明。雖然早期的絲路文明是在相對狹窄的范圍內緩慢發(fā)展,但隨著交通工具的改進和商品交換的出現(xiàn),就開始有了文明間的相互交流、相互比較和相互借鑒。特別是當歷史之船駛入“世界歷史”的廣闊海洋后,絲路文明的交流互鑒也就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絲路文明正是在交流互鑒中才被注入生機、賦予活力、豐富多樣、精彩紛呈。這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只有交流互鑒,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p>
回顧千百年來的絲路文明,我們就會想起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情景,我們的祖先在大漠戈壁上“馳命走驛,不絕于時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張,晝夜星馳”,當絲綢之路把中國的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傳向世界,又把世界的天文、地理、歷法、醫(yī)藥等帶回中國時,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絲路文明的交流互鑒史上寫下了重要篇章,而且還可以深深感到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薪火相傳。
絲路文明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絲路上的各種文明都有其獨特意蘊和存在價值,正所謂“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不同的文化土壤可以培育出五彩絢麗的文明之花。文明如同酸、甜、苦、辣、咸并存,烹調才能五味俱全,每一種文明都是歷史長河中人類勞動與智慧的積淀,都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絲路文明又是相互平等的,世界上各種文明都值得相互尊重,絲路上的各種文明沒有優(yōu)劣之分和高低之別。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只有放棄傲慢與偏見,以平等謙遜、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對待各種文明,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積極借鑒其他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自身的文明進步才會有可靠的保障。
絲路文明是兼收并蓄的,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又是相互包容的,只有能夠包容并交流互鑒的文明才真正具有豐富內涵和深厚底蘊,進而才能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與活力。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闭裎覀儾荒芤笏谢ǘ涠甲兂勺狭_蘭這一種花,我們也不能要求有著不同文化傳統(tǒng)、歷史遭遇、現(xiàn)實國情的國家都采用同一種發(fā)展模式。中華文明歷經5000多年的發(fā)展,雖歷經滄桑卻綿延不絕,從“西來初地”到“七海揚帆”,從“以和為貴”到“和而不同”,正是在不斷吸取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過程中使自身走向繁榮興盛,由此鑄就了中華文明“有容乃大、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氣度胸襟與寬厚品格。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詩文隨世運,人文今又新”。怎樣“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弊屛幕B接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更好融合,為共建全球絲路文明大道獻計出力。我們深信,絲路文明必將因交流互鑒而更加枝繁葉茂、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