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雅馨
12月16日于蘭心大劇院觀婺劇專場三折《臨江會》《斷橋》《火燒子都》,我最愛《斷橋》一折。
《白蛇傳》可謂是家喻戶曉,《斷橋》一出更是整個故事的高潮。且說這青白二蛇與法海對戰(zhàn),一怒之下水漫金山,逃至斷橋。恰巧此時許仙也逃至金山寺,夫妻二人相見矛盾激化,小青更是怒火中燒,這一折是情感與動作交匯的至高點。
對《斷橋》一折的初印象來自于京劇《白蛇傳》,那白娘子的四個“你忍心”令人肝腸寸斷,青蛇的“一戳”、許仙的“一跌”、白娘子的“一扶”又“一推”,讓本是文戲講究唱功的《斷橋》豐富起來??戳随膭〉摹稊鄻颉泛?,感受到了同樣的故事情節(jié)的別樣表現(xiàn)方式。
婺劇講究“文戲武做”,《斷橋》一折更是該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白蛇、青蛇畢竟是蛇精,卻因為修仙,身上又帶了仙氣??淳﹦〉臅r候我并未關(guān)注過對白蛇、青蛇對于“蛇”這部分屬性的刻畫,更多的是關(guān)注唱詞方面白蛇對許仙的感情表達。而婺劇著眼于這一雙重屬性,將青白二蛇人性的情感與妖形的姿態(tài)同時表現(xiàn)出來。例如青白二蛇的“蛇步”,演員前行模擬蛇行,用帶有舞蹈意味的身段,帶袖扶風(fēng)而走,有妖氣也有仙氣。還有青蛇停下時抖動頭部,這好似真蛇的一些慣性動作,也將小青比白蛇更加具有蛇性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于此小青的性格完全體現(xiàn)了出來。小青追打許仙這場戲在京劇中主要是用唱詞帶過,相比之下,婺劇這個場面更加生動直觀。當(dāng)我們看到青白二蛇與許仙三人圓場疾走,小青舉劍意欲刺死許仙,白蛇因為即將臨盆腹痛難忍只能唱而阻止,頓覺這種表現(xiàn)方式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設(shè)定與情節(jié)發(fā)展。
婺劇的許仙(樓勝扮)相比京劇中的許仙要更加有陽剛氣質(zhì),這或許是因為他豐富的動作所帶來的改變。許仙是個很難把握的人物,一方面他懦弱,懼怕妖怪,對法海言聽計從,另一方又近乎矛盾般地勇敢,他深愛白素貞,在畏畏縮縮中直面她是個妖怪的事實。婺劇中許仙的情感分為三層,一層驚喜,二層驚懼,三是愧疚。許仙于金山寺與白蛇相見,這一見先是驚喜,但在看到拿著雙劍、殺氣騰騰的青蛇之后,他只能驚懼躲閃逃命。演員樓勝的面部表情十分到位,從見到愛妻白蛇時的憐惜,到見到小青時臉色大駭,疾走,與青蛇旋地跑場。當(dāng)青蛇怒氣疊加幾近要失去對雙劍的控制刺向自己,而娘子白蛇竭力喊出那句“青妹,休得魯莽——”時,許仙頓住,轉(zhuǎn)臉,各種情感匯于他的小動作當(dāng)中。而青蛇的動作也從一開始的“真殺”慢慢轉(zhuǎn)為“假殺”,許仙與之對應(yīng)的動作也前后不同?!暗趺薄帮w跪”“搶背”“飛撲虎”等程式化動作通過演員的細致處理,將許仙的內(nèi)心世界具象化,完美地展示了見到娘子的驚喜與憐惜與對對青蛇的懼怕與抗拒。在一靜一動、一柔一剛中,場面處理有張有弛。京劇《斷橋》一折中我們是聽白蛇一人唱,婺劇《斷橋》一折我們是聽白蛇唱,看小青追,樂許仙跌,三人完整地表現(xiàn)著斷橋一會,令觀者有舞臺完滿之感。也難怪這一折有“唱死白蛇,做死青蛇,跌死許仙”一說,三人分工不同,觀眾在三位演員身上的著眼點也不一樣。加之鑼鼓等聲樂伴奏、燈光的舞臺效果,讓人一下子就愛上了婺劇。演員們不僅唱功好,功夫做的更好,三人的交流配合,才讓這出斷橋并非某個演員鶴立雞群,而是突出了每個角色身上的最鮮明個性,從這點來說,婺劇的《斷橋》要勝于京劇中對《斷橋》的處理。
其次“驚艷”到我的是《火燒子都》。故事講述公孫子都(樓勝扮)暗殺潁考叔冒功,卻在回朝后突見潁考叔的鬼魂,在鬼魂的三聲“子都,還我命來”當(dāng)中,臉色因為驚駭而有三次變化(其實是四次)。一直以來以為只有川劇才變臉,也一直以為變臉的招數(shù)都是扯臉這一種,然而婺劇則為我們提供了有所不同的方式,它是“抹臉”,是將藏于身上的顏料抹在臉上?!痘馃佣肌烽_始是變紅臉(最一開始變了白臉),用油彩;之后變黑臉,也是用油彩;最后一次變臉是吹粉!根據(jù)劇情事先杯中放好金粉,借子都遮袖飲酒之機,用力一吹,金粉飛灑面部,瞬間變成金臉。而且,婺劇在變臉的同時還加入了“噴火”的絕技,子都每次變臉都與火有關(guān)。在躲避火的同時演員完成變臉的動作,不得不令人驚嘆。
無論是變臉還是噴火,這特殊技巧的表演都是十分危險的。讓我不得不佩服子都的扮演者樓勝,這位青年戲曲演員,技藝爐火純青,翻撲跌打流暢,變臉迅速,抖翎漂亮,讓人連連稱好。尤其是吹粉變臉這一幕讓人內(nèi)心一緊,這樣的變臉若是掌握不好,一來粉涂得不均勻不好看,二來氣息掌握不好會進入眼鼻喉當(dāng)中十分危險。對于婺劇這樣講究工戲與武戲的傳統(tǒng)戲曲,基本功不扎實是上不了臺面的,《火燒子都》更是要求苛刻?!痘馃佣肌返淖兡樦婕又馃?、翻跌之險讓這場戲精彩非凡,演員的表演完美展示了人物內(nèi)心的極度恐懼,觀眾也在連連稱奇中感受到婺劇獨特的一面。
現(xiàn)代舞臺講究時空的變化,常常用燈光、煙霧等來區(qū)分時間與空間,這一點在婺劇的《火燒子都》中也有體現(xiàn)。戲曲中的一桌二椅能意括萬千場景,留給觀眾想像的空間,也淡化了場景的限制?!痘馃佣肌酚脽艄夂蜔熿F以及紅旗展現(xiàn)火燒場景,這是意象化的表現(xiàn)。相比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手法而言,燈光的加入有更好的舞臺表現(xiàn)力,這可讓觀眾更加集中于樓勝這個演員的表演。當(dāng)樓勝扮演的子都從狠厲外露到驚慌失措再到驚懼絕望,燈光配合上他本人的變臉表演使得演出效果加倍。從觀眾角度來說這也帶來了更多的驚喜。在舞臺,每一個要素的使用都應(yīng)該是加法的,即,多使用一個要素,呈現(xiàn)的效果也應(yīng)該是更強烈有效的。對于傳統(tǒng)戲曲而言,從舞臺燈光等方面開始著手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相結(jié)合是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都說小生最難演的人物是周瑜,最難演的劇目是《臨江會》與《群英會》。畢竟人物的塑造往往是要通過細節(jié)來展現(xiàn)的,周瑜這樣一個在“真實”與“現(xiàn)實”之間搖擺的歷史人物于藝術(shù)創(chuàng)造中有非常大的可能?!杜R江會》這一折最重點的是周瑜吐血一段。在此之前,周瑜想要殺劉備,卻被關(guān)羽喝了回去,樓勝是用一個抖劍出鞘,順勢藏于背后,不敢與關(guān)羽對視,抖翎,然后轉(zhuǎn)身將劍交于后面的侍者來表現(xiàn)周瑜意欲殺劉備卻迫于關(guān)羽威嚴,不得不放棄計劃這樣一個心理變化過程。劉備最終安然過江,樓勝扮演的周瑜“啊呀”一聲追悔莫及,疾步向前,在東吳將士多次大喊“劉備過江了”之中,來了一大長段抖翎。劇烈抖翎后,頹然定立,丹田上提,吐血而出,撲地,最后被將士架起,悔恨不已而死。由這些小細節(jié)可以看出樓勝的周瑜是要突出一個“懼”字一個“悔”字,似乎少了一分三國英雄的豪氣。周瑜綽號“美周郎”,在文人騷客筆下一直是英姿勃發(fā)、羽扇綸巾的人物,樓勝所扮的周瑜的確是英姿颯爽,扮相、身段、唱念做打皆都有青年將領(lǐng)之風(fēng)范,塑造的是一種儒雅美將軍。然而每個人對歷史人物的認識是不同的,在細節(jié)處理上自有不同,樓勝勝在表現(xiàn)周瑜的心機,比較忠實于演義中人們所熟知的周瑜形象。
婺劇的唱腔獨特,并融有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diào)于其中。婺劇里的昆腔是昆山腔的一個旁支,由于多在廟臺和草臺演出因此也稱草昆。正是因為觀眾是農(nóng)民故而與昆曲有明顯的區(qū)別。相比士大夫之曲,婺劇更講究武戲與工戲,文戲武做的目的在于通過強化身段動作的節(jié)奏感與形式美,達到強烈的觀賞效果,從而讓觀眾更加通俗易懂地明白故事內(nèi)容與人物情感變化,使得婺劇具有了強烈的表現(xiàn)力和觀賞性。且,高腔強調(diào)節(jié)奏,亂彈、徽戲、灘簧強調(diào)聲腔,時調(diào)乃是小戲為主體,這一切都賦予了婺劇鮮活的生命力。在不同的劇目中,有不同的聲腔韻味,正是如此婺劇才如此令人著迷。此次樓勝婺劇折子戲?qū)?,筆者也只是小窺了這瑰寶的一面,深感正是有樓勝這樣沉下心精研戲曲的人在,婺劇才能如此綿延流長。 (責(zé)任編輯: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