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而復死與死而后生

      2014-03-28 14:57:21李歡
      藝海 2014年2期
      關鍵詞:中西文化愛情

      李歡

      [摘 要]本文從《羅密歐與朱麗葉》與《牡丹亭》的女主角的愛的緣起、愛的表達與愛的結局入手,努力發(fā)掘其背后深厚的文化淵源。通過比較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塑造的生而復死與死而后生的女主角之異同。

      [關鍵詞]中西文化 愛情 死生觀念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是相同歷史階段輝映于歐亞戲劇天空的大師。16世紀90年代,中西戲劇舞臺上出現了兩部以追求愛情自由不惜獻出生命為主人公的經典名劇,那就是莎士比亞的青春愛情詩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與湯顯祖的至情傳奇《牡丹亭》。它們至今仍在世界戲劇舞臺上盛演不衰。由于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盡管兩劇都是描寫方愛情的典范,卻體現不同的情態(tài)?!赌档ねぁ飞钋閳?zhí)著、含蓄溫柔,《羅密歐與朱麗葉》清新明艷、熱烈奔放。歸根溯源,兩部劇作的人物形象是造成兩劇不同愛情形態(tài)的主要原因。

      杜麗娘與朱麗葉出身富貴,青春美妙,本應該盡情享受美好青春,但最后都成為封建社會的叛逆者,愛情自由的追求者。她們的性格形象鮮明,抗爭精神徹底決絕,顯示出比其它角色更為豐富的內心世界。雖然兩人的塑造從文學淵源上看無甚關聯,但卻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從兩人的愛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發(fā)展出的不同特征,我們能一窺中西傳統文化在女性角色身上的投影,在愛的緣起、愛的表達、愛的結局等方面,杜麗娘與朱麗葉表現出明顯的中西文化差異。

      一、愛的緣起的本質區(qū)別

      陳寅恪的情論曾這樣論述:“情之最上者,世無其人,懸空設想,而甘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麗娘是也?!保▌粝瑢W術思想與人物[M]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30~131.)如果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杜麗娘對于柳夢梅的愛,起源得非?;奶疲只驘o“理由”。

      杜麗娘游園,無非是要為自己的青春找個寄托。而她游園最終所感受到的,是滿目春光里的衰敗與凋零;她看見的是冷漠的人生宿命:“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面對滿園的春光,她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她詠嘆著春光明麗,她哀悼著錦繡年華,心靈深處對于青春的無法安放的無奈感令她無法釋懷。麗娘的情思剛被撩起,卻由于沒有一個可以釋放愛情的對象,終歸化為空無,于是“剪不斷,理還亂,悶無端”。她并不是先有愛的對象再產生愛,而是先有了愛,再產生愛的對象。滿腔情思千萬緒,人間卻無賞花人。此種境地,才是杜麗娘愛情緣起的最苦處。所以對于杜麗娘來說,愛人是誰、長相俊丑、出身哪般實際上并不重要,只因那柳夢梅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走進了她的夢里,便有了愛。杜麗娘有至情,似愛柳夢梅,實際是自戀,甚至僅僅是愛上了感情本身就可以讓她在后來那般奮不顧身,死生相隨。

      與之相較,朱麗葉的愛情由來就顯得“合理”、“自然”很多。她并沒有憑空為自己設定一個愛人,也沒有急切地期盼愛情,將愛情的追求與生命意義等同。直到與羅密歐相識在家族的舞會上,羅密歐的英俊深情深深打動了朱麗葉,她才與之墜入愛河。同時朱麗葉對羅密歐的愛也有精神層面的理由:兩人都有進步的思想,認可人性自由的理念,篤信真愛無敵的信仰。所以他們一經相遇就山盟海誓、義無反顧——這與杜麗娘與柳夢梅的第一次見面(無論夢中還是現實),處處透出的男女情欲的需求就更不相同了。

      二、愛情表達的異曲同工

      朱麗葉她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文主義少女。她的愛從最初的羞怯回應,逐步發(fā)展為熱烈似火的獻身激情,以至毫無顧忌的身心結合,繼而在期待與幻滅的交織中,義無返顧的走向身死情永恒的終章。她的愛激情四溢,充滿了宗教式的狂熱,愛情的表達方式更是大膽直率、溫柔明朗。例如朱麗葉阻止羅密歐向月亮起誓:

      “不要指著月亮起誓,它是變化無常的……”

      “那么我指著什么起誓呢?”

      “不用起誓吧!或者要是你愿意的話,就憑著你的優(yōu)美的自身起誓,那是我所崇拜的偶像,我一定會相信你的。”

      連月亮都被直接排除在兩人世界以外,在朱麗葉心里,愛的象征、崇拜的偶像只有一個羅密歐。這與這與西方人愛情表達直接精確、熱烈排他的特點完全吻合。朱麗葉完全不顧家族世仇與宗教束縛,坦然地追求愛情,享受愛情、捍衛(wèi)愛情,并最終以生命祭奠愛情,可以看出:在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不僅急迫而且充滿信心、斗志昂揚地向封建倫理道德、宗教的禁欲主義宣戰(zhàn);個性至上、愛情自由的價值理念已經深入進步青年的靈魂。

      而《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愛情表達方式更富層次感。杜麗娘的人物象形鮮明而復雜,在她身上溫婉與剛強,活潑與苦悶,叛逆與軟弱得到了統一,也惟其如此,她才那么地真實與可愛。作者真實細膩地描寫了她的抗爭精神的發(fā)展之路。杜麗娘作為名門宦族的小姐,她長于深閨,從小接受嚴格的封建教育,“嫩臉嬌羞,老成尊重”?!扼@夢》中的杜麗娘仍矜持溫順、嬌羞無限。直到夢中幻景,現實難尋,杜麗娘才甘愿選擇自我結束這“如花美眷”般的生命,將自己的一片深情永遠留在這夢中的春光里。

      但杜麗娘的死來只是她抗爭之路的開始。杜麗娘她的游魂主動與柳夢梅再續(xù)夢緣——熱情、大膽地向柳夢梅示愛,以“魂魄”的身份和情人“幽媾”。為情而死去,也為情而再生;為理想而犧牲,也為理想而復活?;氐浆F實陽界的她,又堅定面對父親對她愛情的百般阻撓。最終杜麗娘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詞,感動了皇帝“敕賜團圓”,與柳夢梅成婚。這正是作者借杜麗娘對儒家重孝道和禮教的傳統封建思想束縛的華麗突破,是社會、觀眾對生死至情與人欲合理的肯定與褒揚。

      可以說,莎士比亞提倡婚姻自主、人性自由的“人文主義精神”,既有本能的沖動,也有破壞和毀滅原有思想體制的沖力。而深受陸王心學、李贄“童心說”等“異端性批判”影響的《牡丹亭》,滲透著東方文化對本體的探尋和感受的深情抒發(fā)——不是對人生、對世界的破壞、沖擊,而是深情脈脈中的情理和諧。朱麗葉的愛大膽熱情、明朗純粹,這是人文主義思潮涌動下的水晶之戀;杜麗娘的愛則是深情含蓄、執(zhí)著堅定,而這正是明代進步知識分子突破封建禮教的“至情”宣言。

      三、愛情結局的匠心各異

      朱麗葉與杜麗娘“生而復死” 與“死而后生”的結局,均凝聚著兩位劇作家精心的構思,可以說是匠心各異,難分軒輊,展現出中西文化的差異。

      朱麗葉對待愛情熱情決絕、勇于承擔,然而命運的捉弄又顯得那么令人無法抗拒。羅密歐因她的假死悲痛欲絕,服藥自殺??吹缴磉吽廊サ牧_密歐,蘇醒過來的朱麗葉覺得生無可戀,終也拿起短劍自刎。杜麗娘的為情而死并沒有成為她愛情的結局,相反,湯顯祖要用她的“至情”反抗當時社會的“至理”。于是杜麗娘的鬼魂浪漫地與柳夢梅再續(xù)夢緣,更為了與情郎長相廝守而還魂復活。接下來的她在現實世界中, 大膽而堅定,纏綿而執(zhí)著:家宅之中,深情申訴;金殿之上,慷慨陳詞;歷經劫難、終得團圓。

      朱麗葉的“生而復死鮮明體現了西方文化的死生觀念對莎士比亞的影響。首先就是所謂的“死亡與救贖”思想。從某種意義上說來說,羅朱之死與基督之死有著異曲同工的效果,所以他們的死亡并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悲劇結局——他們用肉身的死亡交換了精神的解脫,死亡成了具有凈化審美意義的某種儀式,借由次,真愛的力量得以升華。羅朱殉情還因為他們均秉承著基督教的“彼岸意識”。他們相信由生入死只是一瞬,信仰愛情而又拒絕缺失——這必然會讓他們不自由毋寧死的“生”態(tài)度。只要充滿激情,尋找到愛的光輝,死亡的陰影就不再寒冷。莎士比亞的藝術審美創(chuàng)造,使“靈魂窺見了墳墓后面的光輝”,“在地上獲得被揭示出來的天堂”。(郭宏安(譯),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75.)

      反觀杜麗娘的生而求死,只是一種解脫的形式——死亡的彰顯正是她解決宗法倫理牽絆進而自由追求愛情的起點。也就是說,麗娘“為情而生”的前提是必須要先“為情而死”,不破不立。而這種死亡,更像是朱麗葉的“假死”。與朱麗葉的真正死亡相比,杜麗娘的“死”僅僅是一種手段,死亡不是歸宿。生命空間擴大化和對人倫世俗的執(zhí)著性才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湯顯祖生死觀的核心。正如湯顯祖所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這種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看似荒謬,但只要它的最終指向永遠定格在“生的眷戀”,那么就永遠會被作者、其他知識分子、廣大讀者觀眾接受。

      中國戲曲傾向于圓滿、團圓的結局,“至情”在貌似合理的情節(jié)中得到和諧的勝利。但歸根結底,杜麗娘不是在今生而是在來世(復活可算再活一次)才找到幸福。這也可以算是皆大歡喜中的一絲苦澀回味,既突出反映出了湯顯祖在儒家、禪宗、道家思想影響下形成的特殊文化心理,也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中國文化看待生死的世俗性的特點。 (責任編輯:蔣晗玉)

      參考文獻:

      [1]李澤厚.華夏美學 [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1.

      [2]袁行霈.中華文明之光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87-397.

      [3]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較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馮天瑜等.中華文化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17-525.

      [5]陳志平.中西戲劇結局背后的文化底蘊[J].楊陵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4,(1).

      [6]王艷艷.中西文化比較之生老病死[J]. 科學時代,2011,(7).

      猜你喜歡
      中西文化愛情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書介:《中西文化關系通史》
      國際漢學(2020年1期)2020-05-21 07:23:02
      愛情兩個字好辛苦
      愛情讓我們直立行走
      中西文化視閾下的《藝術概論》課程教學改革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如何克服語言教學中中西文化差異
      中西文化的異質共生——以英譯《浮生六記》為例
      從電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人間(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
      中西文化語境下月亮的“意”與“象”
      武隆县| 饶阳县| 循化| 西乌| 奉新县| 通化县| 洪泽县| 凤冈县| 家居| 北宁市| 南安市| 梁山县| 九江市| 商丘市| 三门峡市| 三原县| 阿合奇县| 历史| 高雄县| 澳门| 吴川市| 阜城县| 贞丰县| 清涧县| 永昌县| 仲巴县| 合江县| 高要市| 武宁县| 泰顺县| 苍南县| 泽州县| 中江县| 内乡县| 额济纳旗| 桂平市| 盐山县| 忻州市| 宽甸| 门头沟区|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