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洪波
班級網(wǎng)頁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掏心的話語,讓我細細品味著孩子們成長的甜蜜,也咀嚼著別離的滋味。突然,我的視線停留在了一張照片上:班長李志拉著張強的手,眸子里閃著友善的清澈;張強真誠的眼神透著幾分羞澀。此時,我的思緒不由回到了兩年前,回到了那個曾引發(fā)軒然大波的夜晚。
在一堂晚自習課上,張強擅自調換座位,值日班長李志要求他回到原位。不料,張強卻用污言穢語謾罵李志,李志一拳打在張強的臉上,憤怒的張強拿起椅子向李志頭部砸去,李志眉骨上方被椅子的鐵腳刮到,掛了彩。
這起突發(fā)事件,使我和我的班級一夜之間處在了輿論漩渦的中心。
作為班主任,我必須站出來為此事負責。我主動要求以取消年度考核評優(yōu)來為此次事件承擔責任,得到了領導的理解與認同。
懲戒,營造成長空間
班長李志工作認真負責,曾被評為三好學生。事發(fā)后,任課老師反映他課上不專心,同學反映他課下神情恍惚。
于是,我找來李志談話。見面時,我發(fā)現(xiàn)他幾天來無助的眼神有了笑容。他說:“老師,如何懲罰我?讓我懸著的心早點放下來!”
李志的態(tài)度讓我感到欣慰。按照學校規(guī)定,李志要接受行政記過處分。但處分結果公布后,他的反應比較強烈。
“我是在管理班級時被迫還手的。張強挑釁在前,我不能忍氣吞聲吧?”
李志不服是我意料中的事。通過推心置腹的談話,李志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作為一名優(yōu)秀學生,要考慮的是以錯誤來警戒往后,使自己人格更完善,實現(xiàn)更好的人生發(fā)展。
其實,懲戒并非處罰了事,懲戒后的心理撫慰更為重要。老師不能僅僅為了“以敬效尤”,把懲戒或當作個人情緒的宣泄方式,或當作用來立威的武器。懲戒只有本著教育人、促進人發(fā)展的目的,才能真正為學生營造成長空間。
懲戒,口服還須心服
張強認為自己在班主任心目中印象不好,李志是班長,因此班主任處理事件肯定會偏袒李志,結果會對自己不利。
為了消除張強的主觀臆測,我出示了他之前因犯錯寫下的一疊認錯保證書,讓他明白:如果因為一次打架記一個行政記過處分,根據(jù)這些保證書上的過錯記錄,自己會領受多少處分?假如你是李志,受到行政記過處分,是否覺得公平?通過多次談話,張強從內心明白了班主任并沒有偏袒班長,表示誠心接受學校的懲處。
懲戒作為一種教育手段,須遵守公平公正原則。懲者,以正其心也;戒者,以絕其行也。受懲戒者口服心服,懲戒之目的才能實現(xiàn)。張強后來的表現(xiàn)印證了這一點。
懲戒,克服負能量是前提
任何懲戒都難免會承載負能量,這件事的最大負能量來自張強的父親。事件發(fā)生后,張父基本的態(tài)度是不合作:拒絕來校商議處理方案,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如要求重罰班長,后又聲稱其子身心受到傷害要求學校承擔責任,再后來居然污言穢語辱罵老師,揚言要“修理”班長、“教訓”老師。張父的言行無疑使事件處理陷入了困境。
怎樣化解這一阻力?我們以坦誠化解對峙,譬如送張強去醫(yī)院診治,確認身體無礙以消除家長顧慮,并傳遞我們的善意,緩解張父的對抗情緒;通過張強及其母親告知事件真相和處理方案,以此表明我們的基本態(tài)度;借助張母勸導,以減少張父對兒子的不良影響;重點做好張強本人的教育工作,使他對其父親的言行有正確的是非判斷。
最終給張強的懲戒是“留校察看一年”。給出處分意見當天,張強在我QQ上留言:“我為我父親出言不遜感到羞愧。老師,我們對不起您!”
懲戒,必須敬始慎終
事發(fā)后的第二個學期,李志參加省市幾項大賽獲得優(yōu)秀成績,還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所受處分被提前撤銷。在事發(fā)后的第三個學期,張強的考試成績全部合格,所受處分也隨之撤銷。畢業(yè)前,他們兩人到同一家單位實習,雙雙被留用。昔日對手成為未來同事,就有了本文開頭描述的那張照片。
馬卡連柯說過這樣一段話:“凡需要懲罰的地方,教師就沒有權利不懲罰。在必須懲罰的情況下,懲罰不僅是一種權利,而且也是一種義務?!弊鳛榻逃?,如何看待懲罰,如何實施懲罰,絕非易事。看著這張照片,我在工作札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感悟:
“要使懲戒成為學生成長中的洗禮,必須敬始而慎終。‘敬始,就是要選擇懲戒最佳方式,創(chuàng)造相宜環(huán)境,把握懲戒力度,確定恰當?shù)慕逃繕耍弧鹘K,就是要積極進行懲戒過程管理,為了實現(xiàn)目標,時刻懷揣關愛、警覺之心,把握學生的各種狀態(tài),及時給予指導、幫助?!?/p>
(作者單位:無錫汽車工程中等專業(yè)學校
江蘇無錫 214153)
責任編輯 顏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