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研究,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無論是單從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還是從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對本學科教學的幫助上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關鍵詞:轉變觀念;信息素養(yǎng);行為習慣
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和研究,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滲透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無論是單從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還是從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對信息技術教學的幫助上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
下面就結合筆者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教學實踐,談談課程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一、轉變觀念,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潛移默化
新課程理念指出21世紀的教育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共處?!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對教育兒童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素質(zhì)的高低,是否敬業(yè),是否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都將直接影響教育的質(zhì)量。
老師在學生們的心目中是神圣和完美的,他們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賴,往往是他們在觀察老師時會產(chǎn)生一種“放大效應”和“模仿效應”。也就是說,老師一言一行都處在學生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在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特別重視語言內(nèi)在和外顯的教育、引導作用。上課時教師講普通話、用文明語;要注意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語言音調(diào)豐富自然,經(jīng)常保持微笑,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主動撿起地上的垃圾,把凳子放整齊。這樣,老師在自己的引導示范作用下,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在循循善誘下,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慢慢就會形成。
二、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內(nèi)容,通過教學不斷強化與滲透,讓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在各學科中,信息技術課是最有魅力,學生最感興趣的學科之一,這既是本學科的弊端,也是優(yōu)勢所在。學生可能會因為過度的興奮激動而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只要教師能夠恰當?shù)剡M行利用,就可以將信息技術課變成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理想場所。
1.講衛(wèi)生的良好健康衛(wèi)生行為習慣
首先我們要求學生每次上課時不許吃零食,下課時自覺清理自己周圍的垃圾紙屑,并放到紙屑箱。打開計算機的時候先取下顯示器上的保護套,疊放整齊后放在桌子下面的抽屜里。下課離開的時候重新套上。還有要在離開的時候把凳子擺放回原處,做到上課進來的時候什么樣子,下課離開的時候就要還原成什么樣子。
2.自覺維護公共秩序的良好社會公德行為習慣
為保證機器設備的安全,進入微機室時我們要求學生要在教室門口自覺排好隊,在班干部的組織下依次安靜地進入微機室,下課時也要求每個學生將自己的東西整理好后,按隊列依次離開微機室。
3.愛護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
學生們上課時按組分配,每個學生都對自己的電腦負責。若電腦及相關設備發(fā)生人為的故障,就直接追究到人,責令其及時改正或作出賠償。另外,教室里的風扇、門窗等,都指定給相應的小組管理,這樣,讓學生逐步樹立對公共財物珍惜愛護的良好習慣。
4.積極主動思考的良好思維習慣
信息技術學科的實用性很強,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調(diào)動他們的思維,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身邊遇到的問題。在體現(xiàn)信息技術課優(yōu)勢的同時也激發(fā)增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5.學會與別人配合的良好人際關系行為習慣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是常用的學習方式。是通過小組中每個成員的共同協(xié)作完成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通過小組共同動腦,共同勞動獲得成功,共享成果,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感。他們在小組愉快的合作中不知不覺地就建立起與人合作的良好人際交往習慣。
6.勤于動手的良好動手操作行為習慣
信息技術課中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只有通過實踐的操作,才能讓知識掌握更牢固。故而要培養(yǎng)學生敢動手,勤動手,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動手習慣。
7.勇于探索的良好創(chuàng)新行為習慣
信息技術課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探究的道路,要把學生引入浩瀚知識的海洋,還得使他們懂得,只有自己大膽地投入到探索中,才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識,創(chuàng)造出更有價值的東西。從而讓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8.文明負責的良好信息素養(yǎng)習慣
學生使用的電腦屬于公共電腦,未免有他人保存的私人文件、圖片等,這樣就要求學生要有一種信息倫理道德觀念,不亂用別人賬號,不亂建、亂刪文件,不亂發(fā)電子郵件及虛假的信息。特別在接受和傳播信息時,對社會和他人要有高度責任感,不作和傳播淫穢信息以及計算機病毒,尊重知識產(chǎn)權,養(yǎng)成良好文明負責的電腦使用行為習慣。
三、讓習慣成為習慣,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和鞏固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認為:“有兩種習慣養(yǎng)成不得,一種是不養(yǎng)成習慣的習慣,另一種是妨害他人的習慣?!奔议L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良好的習慣也需要家庭教育來培養(yǎng)和鞏固。例如:學生在家用電腦游戲,上網(wǎng)學習時,家長要注意監(jiān)督,在時間和內(nèi)容上要有限制,做到健康文明的上網(wǎng)。用完后要正常關機關電源,放好鼠標和鍵盤,電腦桌做好清理,保持其整潔。
“有好的習慣,才會有好的人生。”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學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