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燕
語文學科包含著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學科改革使得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有了新契機。課堂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教學模式改革中永恒的話題。梁啟超的語文教育現(xiàn)代化思想理論就強調(diào)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語文課堂中,使師生間獲得靈魂的交鳴,在潛移默化的形成和發(fā)展中,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提升。
一方面,語文學科是一門包含著感情的學科,通過文字對學生的身心和道德進行熏陶及培養(yǎng),也正是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將德育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領悟語文教育思想內(nèi)涵。另一方面,在實施實踐教學時,只有將心理教育融入到語文教育中,才能實現(xiàn)對學生心理需求的關注,才能對他們的成長真正有所幫助。下面本文就基于這兩點,對小學語文的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進行探索。
一、融入德育教育,領悟語文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
1.以尊重學生為基礎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要體現(xiàn)出德育教育,那么對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叛逆或是“扮熟”等現(xiàn)象,就不能過分嚴厲地去指責,而是要理解。用諷刺、挖苦的方式去教訓學生,會更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傷害。因而,教師在語文課上要結合學生成長的階段性特點和心理因素,因材施教,對不同性格、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教導方式。當然,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教師不能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或性格特點來評判他們,要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尊重和理解都是相互的,對塑造學生的人格有積極的影響,要為學生樹立榜樣,使他們也能學會如何去尊重、理解他人。
2.“愛”與“嚴”并施
從學生的心理活動出發(fā),在民主的基礎上對他們實行嚴格管理的措施,會更利于德育管理。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和自我調(diào)控能力,他們也是認識的主體,因此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前提下,對他們施加一些強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和自我管制能力。要做到嚴格管理,首先要求學生必須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作為行動的準則,加強對學生思想德育意識的培養(yǎng),這對學生的成長甚至以后的人生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結合心理教育,實現(xiàn)語文教育本質(zhì)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會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帶來積極的影響。梁啟超曾說過:“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應該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們身上激發(fā)起來?!痹谥v課時,教師經(jīng)巧妙設計,向?qū)W生講述生命力量的偉大,充分激發(fā)他們由內(nèi)而外的寫作熱情,最終讓學生從心理上感受課程的重要性。
1.建立適度的懲戒與獎賞機制
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和適度的贊揚,會使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成就感和歸屬感。而適度的刺激和留有余地的批評,也能很好地激勵學生。教師在講解課文的過程中,一些學生積極提問發(fā)言,但另一些學生則莫不做聲,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教師應該做出適度的表揚和及時的批評指正,并讓他們寫學后感,對課堂內(nèi)容做出反饋,從心理上接受課堂。作文課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傳達初中生情感的糧倉。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文的反饋,實現(xiàn)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實施心理教育,并有效地促進語文學習。
2.個體化心理輔導方略
語文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私人化的信息交流,架起溝通的橋梁。比如,語文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互相交換日記,借用這種形式進行心理咨詢,開導學生走出負面情緒。再比如以語文課本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的事跡,來啟發(fā)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格。單獨的心理輔導,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需求和發(fā)展的對策,關注青春期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充分認識學生,解決學生的困難。在心理交談中,鼓勵學生要自信,傾聽他們的心聲,提供和創(chuàng)造條件及時解決他們的困惑。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一些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以及沉迷于網(wǎng)絡和早戀的兒童實施關愛時,要從心理上關注他們成長,以愛心引導他們正確對待挫折。
3.心理教育模擬訓練課
近年來,雖然實施了新課改,但是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聯(lián)互動方面,受到一些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改革結果都與原先的心理教育準則相背離。語文課上,看似輕松活躍的氛圍中,仍然會有那么幾個學生將注意力投向了別處,能動性降低,學習的專注力和能力也就受到了干擾。而心理教育模擬訓練課,是在語文課原有教育計劃和目標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創(chuàng)新性課程改革方略,以實踐性的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具體而言,它以活動、教材資源、競爭方略、合作競爭、抗壓能力、績效評估幾方面為流程展開,以語文項目教材為基準,讓學生自主授課,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
4.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
語文教師要深入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了解他們心靈深處的渴求,將“為人師表”的光輝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將自身經(jīng)歷講述給學生,并及時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處理問題,比如以自身童年印記和上學時代的心理事件為例,和學生交流經(jīng)驗,交換人生感悟,談談各自的理想,談談語文學習的意義和人生規(guī)劃,最終實現(xiàn)和學生精神領域的共鳴,從而讓學生們重新審視自己現(xiàn)在的生活,樹立正確的意識,從心理上認同和接受老師的教學成果,學習老師的優(yōu)秀精神和品質(zhì),由內(nèi)在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素養(yǎng)。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學科中融入德育教育,才能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領悟語文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在教學實踐中,將心理教育融入到語文教育中,才能實現(xiàn)對學生心理需求的關注。梁啟超的語文教學現(xiàn)代思想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fā),教師在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使語文教育的真正意義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育才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張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