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
(長江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
1928年,前蘇聯(lián)著名的民間文藝學家弗拉基米爾·普洛普出版的《故事形態(tài)學》,成為了結(jié)構(gòu)主義敘事學的源頭。該書亦是普洛普的開山之作。普洛普在對俄羅斯民間故事進行詳盡的分析時發(fā)現(xiàn),童話故事中雖然有千變?nèi)f化的人物在執(zhí)行同一行動,但是這些人物在童話里的活動和作用卻是十分有限的,其中無疑存在著一些基本的、始終不變的元素。他將這種元素稱為“功能”。普洛普從敘事中最穩(wěn)定、最小的單位“功能”入手,對民間故事的構(gòu)成因素、構(gòu)成因素之間的相互關(guān)系以及這些構(gòu)成因素同整體的關(guān)系進行了研究,力求從大量不同的故事背后找到共同的敘事語法,從而將個案的民間故事研究推廣到一切敘事文學中去。角色的功能可以分為31種,這些功能相互交錯進而形成7種角色,而這31種功能角色又可以進一步歸為6大基本敘事階段,構(gòu)成了敘事學可供借鑒的理論基礎(chǔ)。
電影《狙擊電話亭》的編劇拉里·科恩僅用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完成了劇本,導(dǎo)演喬·舒馬赫竟只用10天完成整個拍攝過程,其高效率令人嘆為觀止。全片片長80分鐘,劇情大部分都發(fā)生在一個僅占方寸空間的電話亭中,角色也十分有限。一方面,低成本制作出的優(yōu)質(zhì)電影讓觀眾耳目一新;另一方面,這樣的局限性無疑也給導(dǎo)演、編劇和演員提出了一個高難度的挑戰(zhàn)。此片是戲劇經(jīng)典定律“三一律”在電影上嫁接的典范之作?!叭宦伞敝傅氖乔楣?jié)整一律、地點整一律和時間整一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情節(jié)整一律。情節(jié)的整一與普洛普的“功能”分類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一人可分飾多角,但其表達的意義是一貫的。影片中,電話對面的神秘人要求斯圖拋開虛偽的主題貫穿始終,情節(jié)圍繞著斯圖在謊言和真實之間做出抉擇的掙扎和痛苦而展開,發(fā)人深省。
《狙擊電話亭》成功借鑒了普洛普的敘事理論。影片中,斯圖以欺騙穿梭于職場中、家庭內(nèi)和生活里,游刃有余。謊言編織著他的生活,他不知疲倦地制造謊言,用一個謊言去彌補另一個謊言的漏洞。直到有一天,神秘人撥通了他用來和年輕美貌的帕梅拉聯(lián)系的一個工具——公用電話,一切就此改變。斯圖試圖用謊言與神秘人抗爭,更準確地說,是與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抗爭,最終戰(zhàn)勝了自己,拾回了本真。
在普洛普的結(jié)構(gòu)主義敘事理論中,有7種故事角色。它們分別是:壞人;施惠者;幫手;公主,要找的人或物;派遣者或發(fā)出者;英雄或受害者;假英雄。普洛普所說的故事范疇并不是與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對應(yīng)的,而是在不同的敘事段落和情節(jié)發(fā)展中人物充當?shù)慕巧?。在某個具體的段落中,一個人物可能卷入數(shù)種角色范疇,而若干個人物又可能卷入同一個角色范疇。[1]
在電影《狙擊電話亭》中,斯圖作為該劇的主人公,衣著光鮮,招搖過市,他用一個謊言兌現(xiàn)另一個謊言,環(huán)環(huán)相扣,看似天衣無縫。謊言給了他所擁有的一切,他事業(yè)蒸蒸日上,助手對其崇拜之至,妻子對其謊言毫無覺察,情人也單純地信任他。他是一個相對的壞人,但就此劇而言,他在法理上是受害人。他猶如脆弱的羔羊,于圈中待宰,來復(fù)槍后的眼睛注視著他,扳動扳機就能隨時輕易了結(jié)他的性命,他在電話亭中做困獸之斗,在生命的脅迫下做自我救贖。同時,他本身又扮演了“要找的人”這個角色,在片中被迫尋找真實的自己。
神秘人扮演著施惠者、幫手和英雄的角色,但他的行徑在法理上又屬于壞人。神秘人要挾斯圖放棄原來的虛偽,對于迷途中的斯圖來說,他是一個施惠者,同時也是一個“強硬”的幫手。神秘人在片中無比強大,掌握著片中各種角色的生殺大權(quán),最后也成功馴服斯圖,具有英雄氣質(zhì)。但是,神秘人無視法律,槍殺了一個皮條客以殺雞儆猴,向斯圖證實自己確實能夠輕易奪取他的生命,他以剝奪一個人的生命來達到此目的顯然是不合法的。
警官雷米扮演了幫手和英雄的角色。雷米有豐富的辦案經(jīng)驗,他發(fā)現(xiàn)此事并不簡單,其中必有蹊蹺。他并沒有因為斯圖的“挑釁”而變得不理智,也沒有受到另外一名警官的干擾,而是冷靜理性地分析,用縝密的思維和豐富的經(jīng)驗努力讓事情不出現(xiàn)不必要的差錯。他的任何一點疏忽或者武斷都可能導(dǎo)致主人公斯圖的枉死,他對斯圖來說是幫手。即便沒有成功破案,但他的不懈努力也讓他在片中成為英雄。
普洛普從一組具有相近造型的一百多個故事里,抽象出一個結(jié)構(gòu)。普洛普認識到:“童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千奇百怪、五彩繽紛;另一方面,它如出一轍,千篇一律?!盵2]普洛普的“功能”概念正是基于童話的二重性理論提出的。盡管童話故事紛繁多樣,千奇百怪,各不相同,但其結(jié)構(gòu)常常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許多甚至如出一轍,普洛普在對其規(guī)律的探尋上做了大量的研究。普洛普推論道:“人物的功能不論由誰或以何種方式來完成,它永遠是故事中穩(wěn)定不變的因素?!盵3]普洛普將31個功能分為6個基本敘事階段,即準備階段、深入階段、派遣階段、搏斗階段、返回階段、承認階段。當然,并非所有故事都依此6個階段進行鋪陳。電影《狙擊電話亭》囊括了6個基本敘事階段中的5個:準備階段、深入階段、派遣階段、搏斗階段和承認階段。
影片一開始,即對電話在當時的使用狀況做了說明。移動電話開始普及,電話亭慢慢失去了從前的熱度,人們漸漸習慣于使用更為簡單方便的移動電話,電話亭似乎成為多余,政府慢慢加以拆除以減少這一看似多余的基礎(chǔ)設(shè)施。有誰會使用電話亭的電話呢?旅行者、窮人、移動電話出現(xiàn)故障的人……還漏了一種人,那便是本片的主人公。
主人公斯圖為了避免妻子察覺他和漂亮情人間的曖昧關(guān)系,下班后總用電話亭內(nèi)的公用電話和情人帕梅拉聯(lián)系。在普洛普理論的準備階段,影片對主人公的形象做了介紹。他依靠謊言游走于紐約街頭,騙人不倦,謊言成就了他的名牌意大利西裝、金表和地位。年輕的助理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斯圖看起來很忙,其實他只是忙于編織謊言,成就其私利。他是個極度自私的人,一切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罔顧道德與良知。
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日子,斯圖完成了數(shù)個謊言,如往常一樣下班。他來到電話亭前,這時來了一個送披薩的送貨員。送貨員表示受托將披薩交給他,斯圖并不相信,用輕蔑的言語應(yīng)對。急于與情人聯(lián)系的他完成了一串的冷嘲熱諷后,以五美元打發(fā)走送貨員。斯圖認為錢能做到一切,包括踐踏人的尊嚴,此時,他并不知道他的惡劣行徑正被神秘人注視,一覽無余。
斯圖進入了電話亭,在電話中對情人甜言蜜語。電話未講完,就有人想使用電話亭。斯圖當然不肯放棄與情人通電話的美好時光,他對電話亭外的女人惡言相向。接下來,電話亭里響起鈴聲,斯圖習慣性地拾起聽筒,從而卷入了一場錯綜復(fù)雜的游戲。電話對面的神秘人告訴他說:如果掛掉電話,你就是個死人。原本斯圖以為這只是個惡作劇,但神秘人竟對斯圖的狀況了如指掌,并一語道破了斯圖使用公共電話是為了避開妻子聯(lián)系情人的隱秘。斯圖一時錯愕,但頭腦靈活的他開始醞釀如何擺平對面的神秘人。這時,電話亭外的女人找來另一個女人幫忙,試圖讓他盡快結(jié)束通話,他并沒有理睬。于是,這兩個女人又找來了一個魁梧的男人幫忙。斯圖故伎重施,試圖用錢收買電話亭外的男人。斯圖承諾的現(xiàn)金數(shù)沒有讓男人滿意,他坐地起價。這時,神秘人一槍奪去了那個男人的生命,從而制造了斯圖殺人的犯罪現(xiàn)場,斯圖也由此相信了自己的生命可能隨時被剝奪。
斯圖被困于電話亭中,若踏出半步,則必定一命嗚呼。電話亭外,那宗命案也招來了警察。警方嚴陣以待,蓄勢待發(fā)。斯圖陷于電話亭中,進退失據(jù)。警官雷米對斯圖喊話,要求其解除武裝,走出電話亭投降,而斯圖受命于神秘人,不得離開電話亭半步。
一場斯圖、神秘人與警方三者間的搏斗就此展開。警方聽信于兩個目擊者,認為斯圖就是殺害受害者的犯罪嫌疑人。斯圖心知肚明神秘人才是元兇,可是他無力證明自己的清白,且神秘人將手槍藏于電話亭頂,使得斯圖更是難辭其咎。斯圖與神秘人在電話中對壘,警方與斯圖在現(xiàn)場斗智,而老道的警官雷米發(fā)覺事態(tài)的蹊蹺,暗中部署部下進行對神秘人的清查。三者間的相互搏斗十分精彩,緊張激烈的場面和劇情讓觀眾握緊拳頭,沒有閑暇分心走神。
神秘人要求斯圖先向情人坦白自己單身未婚的謊言,然后再向妻子揭露自己想偷腥的惡念。一向精于算計、巧舌如簧的斯圖試著與神秘人交涉,企圖通過對話讓神秘人暴露自己的身份和所在。他的努力讓警官雷米發(fā)覺了事態(tài)的復(fù)雜,也有了一點神秘人的線索,但斯圖本人并不想面對真實的自己,因為揭開虛偽外衣的他太不堪了。自己的妻子、情人、客戶,圍觀路人,警方和媒體齊聚于電話亭外,對外界坦誠的后果必然是失去他擁有的一切,這對于他來說太難以決斷了。
斯圖與神秘人交涉無果,警方對神秘人的追蹤也沒有取得實質(zhì)進展。斯圖在死亡威脅面前低下了頭。他拿著聽筒,依照神秘人的要求告訴妻子:他想和情人帕梅拉睡覺。神秘人不依不饒,斯圖只能赤裸裸地告訴妻子:他想和情人做愛。神秘人在片中像上帝一樣,將斯圖的罪惡毫無保留地呈現(xiàn)在斯圖面前,并要求斯圖做一場虔誠的懺悔。斯圖頓悟了,他忽然間不再懼怕神秘人的死亡威脅,丟開電話,走出電話亭。他告訴妻子自己的背叛,告訴情人自己的陰謀,告訴助手自己平時對他的真實態(tài)度是蔑視,告訴客戶自己用謊言和他們周旋……他承認了自己的罪,猶如鳳凰涅槃,他獲得了新生。神秘人并未因為他離開電話亭而射殺他,警方用橡皮子彈擊昏他,沒多久,斯圖醒了,靈魂煥然一新。
這部僅80分鐘的電影脈絡(luò)清晰,扣人心弦。通過對《狙擊電話亭》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整部劇中在敘述單元幾乎都能找到和普洛普的故事分析類型對應(yīng)的單元,并且敘述順序也大致相同。利用普洛普敘事理論對這部電影進行分析,我們能夠更清楚地把握電影的主旨,了解視聽語言敘事所隱含的內(nèi)涵?!靶员旧啤币苍S并沒有錯,但外部世界物欲橫流,我們難免落俗,沾染許多污垢,忘記自己的單純質(zhì)樸,進而打開自己內(nèi)心的潘多拉魔盒,釋放出邪惡、虛偽與貪婪。影片中神秘人不但幫助斯圖完成了自我救贖,也警醒了觀眾,提醒我們切勿為世俗所迷惑,而拋開道德與真誠,投身于虛偽。
參考文獻:
[1](前蘇聯(lián))弗拉基米爾·普羅普.神奇故事的結(jié)構(gòu)研究與歷史研究[M].賈放,譯.北京:中華書局,2006.
[2]蔡圣勤.美國追尋主題電影的敘事結(jié)構(gòu)分析[J].電影文學,2006(9).
[3]馬欣.運用普洛普敘事理論闡釋電影《蝎子》[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